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7:29:52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117―01

一、课前精心准备

1.了解学情,强化课前预习。在设计学案时,我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研究学生实际,以学定教。在课前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要他们做好必要的预习。

2.重新整合历史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历史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要善于从宏观上驾驭课程,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通过这些内容组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以问题为纽带,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1.历史教学问题设计要“趣”。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2.历史教学问题设计要“悬”。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

3.历史教学问题设计要“巧”。现代教学的事实表明:历史教师通过提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得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历史教学问题设计要“精”。 教学问题设计的“精”,是指历史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三、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教学改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也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历史学习,应在学生主体自学、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大胆质疑,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随着课改的进行,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可以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专题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更应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事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能力。如可组织历史辩论会、一分钟的历史演讲、撰写历史小论文、组织历史文物参观考察等。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兴趣,同学之间也增进了解,师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一、 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教学设计传入中国后,引起了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也普遍关注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教案,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据笔者粗略统计(基于CNKI),成果包括近10本书、近10篇硕士论文和40余篇期刊论文,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详述于下:

首先,作者群体结构单一,基本是中学历史教师,其比例高达95%以上。已出版的8本书基本为中学历史教师的集体智慧,7篇教育硕士论文也是出自在职的中学历史教师之手,专家(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寥寥无几。

其次,内容绝大部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期刊论文上的成果绝大多数是教师对某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而8本书也基本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集。严格说,这种侧重于将自己在课堂上“讲什么”和“如何讲”作为中心的经验式备课(计划)活动,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还有的把教案等同于教学设计的,则是将教学设计仅仅视为“产品”了。实际上,教学设计既是指过程,又是指结果或产品。

再次,概念、理论不清。表现之一是,对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理论来源、教学设计的原则、层次与模型、要素等教学设计基本理论等本体性知识含混不清,尤其是最基本的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原则。这类作品大多就一些历史教学内容制定目标、选择媒体、策略、创设情景等,将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碎化为几个因素、流程的简单叠加。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一段相当长时间里,国内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者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一般以“过程说”(把教学设计界定为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计划过程)居多。这使得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误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几个环节或要素。另外,那些案例加点评的书虽冠名教学设计,但实际难觅教学设计原理的痕迹。

表现之二是,少量成果中有一些理论,但将教学设计理论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到历史学科的实践研究中,没有加以消化和吸收,理论与实践处于“两层皮”状态。比如有的不加分析就举例使用抛锚式、支架式、随机进入式等自主学习策略,甚至无视建构主义的缺陷(没有完整的教学目标和评价、强调环境和意义建构,弱化了在历史学科使用的操作性)任意夸大其意义。还有的机械套用教学设计的模型。模型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是通过关联的方式来初步思考和学习重要原理的一种方法”[1]。教学设计模型只是针对特定教学系统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不是普适的流程或框架。任何一种“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体现了以系统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观念,在该观念的任何理论或抽象意义上讲,不存在一个最佳的、正确的或错误的模型。当所创造的模型在具体情景中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有效时,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可以任何方式表征。”[2]因此,模型只有针对特定环境条件才具有实际意义,不能僵化地套用。

最后,就整体来讲,目前的历史教学设计仍处于基于模型设计加经验的初期阶段。基于模型的教学设计通常提供给教师各式各样的教学设计模型备选,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形式上可按照某模型进行操作,而对于策略的选择、教学模型的具体化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经验。所以,历史教学设计研究仍处于经验性的摸索阶段。

二、 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一是历史学科自身的原因,二是外部的原因。

1.历史学科自身的原因

第一,历史教学设计的研究群体结构单一,与教学设计研究的需求不匹配。作为一门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任何一个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团队都应是既有理论的专业研究者,又有一线实践者,二者的亲密、平等合作才能造就高水平的教学设计成果。而历史教学设计的研究群体绝大多数为一线教师,专家身影难觅。因此,出现概念、理论不清等问题,处于经验摸索阶段实属必然。

第二,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起步晚。教学设计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以后引入中国,而历史教学设计开始的时间更晚,第一篇相关论文始于2001年,此后作品零星,2005年以后逐渐增多,2008-2011年达到高潮(包括3本书,3篇硕士论文,21篇期刊论文),其中较多集中在2010年。显然,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刚起步且还未及消化吸收,因此,大多引介别人的成果,缺乏构建历史学科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操作规范,缺乏在深层次上的理性思考确属必然。正如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迪克和凯瑞所说:“那些不能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而独立执行任务的人,将永远不能掌握教学设计的学问,他们充其量只能充当一名好的操作工。”[3]因此,生搬硬套某一教学设计模型的现象在所难免。

2.外部的原因

第一,教学设计研究本身理论脱离实践。首先,教学设计虽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但其理论本身比较抽象不易被一般中学教师所理解;其次,多数教学设计的专家高高在上,埋首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的构建,不了解基层实践,忽视了对中学教学设计实践的反思性探索,因而也就难以完全发挥教学设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他们提供的教学设计模型大多为线性、封闭的模型,“线性的、程序化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易屏蔽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难以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5]即只给教学提供一个宏观的指导框架,而未能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不可能发挥教学设计的创新和独特功效。专家们提供的教学设计的实践环节也都只是宏观的、概化的描述,缺乏容易掌握的研究方法和操作工具,教师只能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来揣摩理论和模型。这样,优秀的教学设计就成为个别研究型教师的专利,远远没有发挥教学设计的应用性。教学设计研究的最终归宿是学科教学,否则何谈存在价值和发展源泉?

第二,我国教学设计的本土化水平低。我国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至今,极少形成自己的成系统地教学设计理论,构建符合我国教育背景和教育需要的、适合基础教育教师使用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操作规范还为数寥寥。

第三,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仍有缺陷。虽然国外教学设计从60年代末至今,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发展了两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第三代正在研究中),可谓成绩显著。但他们也承认,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还非常年轻,各种理论观点都带有某些合理性,但每一种理论只能把握部分教学的本质。”[4]

总之,历史教学设计研究由于我国教学设计理论的薄弱,自身缺乏对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基本的教学设计操作规范的训练等原因导致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三、 思考与建议

鉴于以上原因,以下思考与建议仅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

第一,学习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是基于理论的操作技术,这就决定了教学设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理论认识活动,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的历史学科化,也必须用基于操作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作为基础才能实现,即应把历史教学设计看作是一项面向历史学科知识的设计技术,而不是单纯的历史学科特征和教学策略的描述的拼凑。由此,历史教师必须掌握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领会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原则,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型和基本要素。这不需要去阅读加涅、迪克和凯瑞、史密斯和雷根等的经典教学设计原著,只需阅读一两本国内系统阐释教学设计理论的著述,如何克抗的《教学系统设计》、皮连生的《教学设计》等即可。除教学设计理论的本体性知识外,还应学习一些教学设计的条件性知识,其中应具体、详细学习一些当前教学设计应用频率较高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如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等。这是做出真正科学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深刻领会和有意识实践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后对一定活动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等的抽象概括。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关于一定活动的“应然状态”的判断,往往对相应的实践起着引导定向的作用。因此,不同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与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在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阶段,面对新课改对教学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为了避免手足无措、彷徨无计,积累教学设计的理论,提升教学设计的效果,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必要的。这些理念包括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教学观、知识观等,都是我们耳熟的东西,但是否能做到熟练、有意识应用于实践就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了。如果这些理念仍停留于纸面上,教学设计方案无异于传统教案的改头换面,而教学方式也只会是走老路而已。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将这些学到的理念理解、消化,并渗透到实践中,才能彻底更新教与学的方式。

第三,始终遵循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很多,如程序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开放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等,但笔者认为,应重点掌握其核心原则——系统性原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两个原则之所以是核心原则,是因为这是新课程与旧课程明显区别之所在,更是制约当前历史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核心所在。系统性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二是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是完全颠覆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很多教学设计之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核心问题就是仍在以教师为中心设计、实施教学,只考虑教师如何好教,完全违背了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或“为学生”设计教学。早在教学设计诞生之初,加涅就曾提出教学设计中的这个核心问题;后来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梅瑞尔(M.David.Merrill)也指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瑞格卢斯也指出:“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7]所以,我们应该围绕学生的现有水平、需要、未来发展设计教学;而不是围绕教师如何灌输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

第四,认清教学设计中的一些误区。有的教师认为,别人教学设计得好,是因为别人的学生素质高、教学条件好或教师水平高。这其中有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好的教学设计有赖于好的外部条件;二是一般的教师很难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案,即优秀的教学设计只能是优秀教师的专利。“教学设计的系统思维观点认为,我们不能把教学成效的条件直接地等同于教师或学生的天赋特征,不能寄希望于以优越或理想的条件去实现预期目标,因为它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设计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用什么样的途径使得一般的教师和一般的学生都能取得不一般的业绩呢?这便是教学设计的优势所在。”[6]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而科学地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条件以及学生条件等各种因素有机地整合,同样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不仅有效果,而且更富有吸引力。另外,还有一个误区,当听说某某教学设计优秀时,一些教师就会蜂拥模仿。实际每个教学设计都是在充分、综合、全面考虑自身所面临的教学系统内各种因素(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结构与功能达到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自身特色与经验不断揣摩和精心设计的结果。换言之,就教师经验的复杂多维性与设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前瞻性而言,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延续、依据情景脉络变化时“创作”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的教学设计案例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简单复制和照搬。

参考文献

[1] 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第六版).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W.迪克等.教学设计原理(第六版).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转引自卞亚红.MCAI课件知识点的教学设计.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6).

[5] 张文兰.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思索与浅探.中国电化教育,2003(5).

[6] 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本科;历史文献;阅读

目前,中国高校教育分为理论型教育与应用型教育两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更注重选择应用型教育,为将来的就业寻找出路。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理论型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理论作为支撑与指导,其发展就会失去后劲。无论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实际上都离不开前沿理论的带动。

地方高师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理论型教育与应用型教育的矛盾。人们受急功近利因素的影响,对于理论型专业的学习缺乏兴趣,对于理论型专业研究所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不甚重视,本文仅就历史学专业培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材料的阅读展开论述。

一、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中指定阅读材料的必要性

历史学是探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这种对历史本体的认识是史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而史学工作者这种历史认识的主体是经过一定的培养训练塑造出来的。大学教育主要是在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历史理论指导下,借助历史工具,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去探究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这种专业技术能力的养成就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学生的能力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大学课堂,学生们学到了许多历史理论,甚至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要真正学会运用这些理论与技巧,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相比,学生的学习已不仅仅是老师出题学生做题,而是要在老师的熏陶与指导下去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材料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甚至归纳问题的主要途径。

二、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中阅读材料的指定

在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中,常遇到给学生布置阅读材料的情况,指定哪些阅读材料,如何考察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不考虑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跟踪学生的阅读进度,指定阅读材料只会流于形式。

阅读材料的指定可分为几种情况,包括课前指定、课后指定以及论文写作中阅读材料的指定等。

(一)课前指定阅读材料

在教学计划进行一个阶段后,为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重点与难点知识,可以提前布置一次课堂讨论,课前指定阅读资料,并规定学生就阅读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便在讨论时能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展开争论。如关于唐代历史,一般认为开元天宝之际是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在此前后,社会制度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变化。为了深刻理解这段历史的变化,探究唐代历史由盛转衰的原因,可以安排一次课堂讨论,提前给学生布置阅读材料,加深学生记忆,并帮助学生分析其原由。

(二)课后指定阅读材料

课后指定阅读材料是对一堂课或一个章节内容的复习与巩固,高校学生接受的历史知识是多维度的,教师在课堂上会讲述与以往熟知的观点有分歧的其他观点,会阐述学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并且会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后要指定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

(三)论文写作中阅读材料的指定

高师院校中,毕业论文的写作是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论文能较好地体现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也是历史学专业学生学力水平评估的依据。而一篇论文的优劣,除了选题适中、观点正确、富有新意之外,还要看引用了多少前人或近人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有的是学生自己寻找到的,有的是论文指导者指定的。

目前,学生受网络的影响,忽视了对原始文献资料的阅读,甚至于出现历史专业的学生读不懂历史著作的情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学专业学生基本功的缺失。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普遍出现浮躁的心态,“板凳要坐十年冷”已成为一句书面用语,真正能够埋头学问的学生微乎其微。为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接触原始文献资料,学会如何搜集资料,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

三、指定阅读材料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阅读材料的指定,也要考虑到一个学校或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学校图书经费充裕或学科专业资源雄厚,相关的文献资料就有可能丰富;一个学生经济状况优越,购买的图书资料会相对多一点。所幸的是,学校或院系图书资料都会对学生开放,而且又有现代网络技术帮助学生查阅到更多的文献资料。在网络技术发达的条件下,更鼓励学生阅读原始文献资料。

为鼓励学生搜集文献资料,学校与院系还可以制订一些措施:对于大学期间认真阅读文献资料并取得成果的学生,给予奖励,如在班级量化管理方面,增加其成绩,在奖助学金评定方面享有优先权,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优先推荐。

总之,在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文献资料的阅读与指定是一项重要而基础的工作。这项工作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检测标准。对学生而言,也是因人而异,有的可能阅读过二十四史中的全部书籍,有的只是接触部分书籍。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与方法,积极促使本科历史专业的学生多接触历史文献资料,借助院系图书馆的典藏室、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获取所需要的各种文献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清凌.史学理论与方法[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2]邢磊.高校教师应该知道的120个教学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科书;研究综述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迄今为止,十年过去了,我们在历史课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作为历史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教科书改革,其成果也非常显著,这是值得肯定的。在历史教育领域中,我国各界人士对于历史教科书的观点更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新课改以来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和反思,更是具有现实意义。

一、对论文成果的综述

(一)对课改新历史教科书研究的介绍

自国家实行一标多本以来,研究的论文相当多,特别是2001年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这方面的成果更加丰硕,现将课改以来对新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成果简单介绍如下:在关于教科书编制理论方面的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多从教科书的编制理论、历史观、编制原则等方面来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各自的观点。其中,研究历史教科书逻辑关系的有黄牧航的《论中学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历史教学》,2003年6期)一文,文章强调“任何一个学科的中学教材都必然包含三种逻辑:学科体系逻辑、学生学习心理逻辑和教材编写逻辑,历史教材也不例外。” [1]在关于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的研究方面,学者多从教科书的整体内容或对某一具体的内容来对我国课改新教科书进行研究。其中,对某一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的文章,则多是从反映某一具体意识的内容出发进行论述,比如教科书的内容反映了或缺乏了女性角色意识、环境意识、爱国意识等等,如宋纹的《“大‘少数民族主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1期)。在对于历史教科书使用的研究方面,学者多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出发,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材观,树立新的教材观,改变传统的“教教材”的教材使用方式,树立新的“用教材教”的方式。比如说,张洁在《历史教学》(2005年9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新课改下历史教科书使用问题》的文章,文章指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应该科学地看待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不唯书,不唯上,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转变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2]在国内对于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比较的研究方面,学者多对不同历史教科书的某一结构进行比较,或者对不同历史教科书的某一内容进行比较,更有甚者,则对不同历史教科书的整体进行比较。比如,硕士学位论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戴昌保)则是从教科书的结构、内容、活动课的设计等等方面来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验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进行整体的比较研究。在对于历史教科书结构的研究方面,有的学者研究教科书的某一结构,也有的学者则对于教科书的整体结构作系统的研究。其中,在对历史教科书的整体结构进行研究方面,学者多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把教科书的结构分为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然后对这些结构进行功能分析。比如说,硕士学位论文《中学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研究》(钟杰,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是以系统论为支撑,并把中学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分为导学系统、图料系统和巩固系统,并对这三大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用性极强的设计案例。但是,有的学者不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历史教科书的整体的结构的。比如说,硕士学位论文《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设计理念与组织结构初探》(张耀辉,2011年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则是从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科书的功能定位出发,深入分析为了达成历史教育教学功能和价值最优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科书结构。这些研究无疑对现阶段新课改中的处于一线的历史教师的教学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二)对港、澳、台和国外历史教科书研究的介绍

在当前研究历史教科书的热潮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外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研究已取得累累硕果,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国外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有所了解,而且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历史教科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除了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研究,还对国外的教科书进行研究,在对国外的历史教科书研究的论文中,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比较多。在对英国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中,如《史料在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应用初探——以HODDER教育版、牛津版和剑桥版为例》(2011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文。在对美国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中,《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结构研究——以McGraw-Hill版和Prentice Hall版为例》(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文对美国历史教科书的学生版以及教师版的结构均做了全面的研究,并分析其结构特点及启示,打破了以往对美国历史教科书研究中未见对教师版研究的局面。还有的论文主要研究美国历史教科书的史料运用情况,如《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史料运用研究——以为例》(2011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还有一些论文主要进行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的比较,其中,有的论文偏重教科书内容的比较,如《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比较——以“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章节为例》(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也有的论文偏重对中美历史教科书对课程目标的体现的比较研究,如《中美两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课程目标中的体现比较——以两国的独立解放战争为例》(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中,从笔者目前找到的论文资料来看,笔者发现这些文章多是从日本历史教科书擅改历史史实和由此体现军国主义思想的残留等等这些问题出发,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影响的,如《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根源探析》(2008年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还有在《日本教科书审定历史观浅析》(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文中也有就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批判了该教科书的指导思想自由主义史观。另外,有的学者对香港、台湾和大陆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研究,包括对教科书的结构、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研究,来为更加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学本化的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提出具有启发性的建议、意见,这方面的文章有很多。其中,《当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研究》(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文,主要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对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变化做了纵、横向的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其变化的原因和提出了作者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设计的一些构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涉及到新加坡历史教科书的有李晓康所写的《新加坡历史教育与政治发展》(《公共管理研究》第9卷)的文章,文章“通过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加坡历史教育课程的发展,以及在80年代以后政府编撰的初中新加坡历史教科书的演变,探讨历史教育与新加坡人的国家身份认同变化的关系” [3],从而“探讨历史教育作为当地国民教育计划核心部分对新加坡政府维持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3]在这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新加坡历史教科书部分也只是讲到教科书的内容根据不同时期政治的需要而侧重点不同,而没有涉及教科书的结构问题。从国内对港、澳、台和国外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历史教科书结构的研究多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把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分为课文系统及课文辅助系统来分析的。

二、对专著成果的综述

我国有关历史教科书的专著也是硕果累累的。其中,赵亚夫、唐云波主编的《国外历史教育文献选读》(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年版)是一本“借鉴性资源”的书,其中第二章的“国外历史教材选读”中,作者选择了国外的历史教材方面的文献并将其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让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师开阔视野,并将国外历史教材方面可供借鉴的理念和方法本土化,为我所用。臧嵘、周瑞祥著的《历史教材学和史学论丛》(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在“历史教材学概说”中,详细地论述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裁、编写原则、编排结构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编排结构方面,作者深入分析了教科书编排结构的诸要素,并且指出了新世纪我国历史教科书编排的新特色。作者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来研究历史教科书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深思。马卫东主编的《历史比较教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在第五章“各国历史教科书比较”中,主要从历史教科书的制度、体裁、体例等方面对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等国家的历史教科书的特色进行探讨。作者在该著作中,从各国的历史教育理念和目标出发来研究各国的历史教科书体例的,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教科书体例的一个视角。赵亚夫等编著的《国外历史教育透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在第4章“历史教科书与历史教育”中深入分析了三种视野的历史教科书:“在传统基础上求变化的日本历史教科书”、“‘新历史学科’指导下的英国历史教科书”、“追求多元文化价值的美国历史教科书”。然后总结了国外历史教科书的几个特点,最后提出我们要编制出从有利于“教”的教科书到有利于“学”的教科书。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白月桥著的《历史教学问题探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本书用系统论的原理分析教科书,指出:“通史体结构的教科书的子系统可分为两大系统部分:一是以体现教学内容为主的课文系统部分,二是以体现教学方法为主的课文辅助系统部分” [4]。然后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来深入分析这两个子系统及其不同构成要素的结构和功能。这为我们研究历史教科书的结构提供了一种以系统论来研究的视角,这在对历史教科书的结构进行研究的学术领域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专著。

三、小结

对国内外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分析、研究国内外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写原则、内容和结构,并从中发现这些教科书编撰特点,这对于提高我国历史教科书的质量意义重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国外的历史教科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在历史教科书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同样能够对我国的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和修订有所启发。但是,就笔者所查找到的文献而言,发现:在对国外历史教科书研究中,国内学者多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教科书进行研究,研究国家少,而且笔者暂未发现有学者对新加坡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研究。但是,受儒家传统影响的新加坡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中转站,那么,在教育领域,我们如何引进、借鉴西方教育先进的教育理论呢,这可以学习新加坡的经验。因此,研究新加坡历史教科书可以知微见著,把握它所反映的新加坡历史课程特点,给我国课程改革带来一些新的启示。这正是笔者在硕士毕业论文中努力的方向,以期对我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黄牧航.论中学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J].历史教学,2003年(6):9.

[2] 张洁.关于新课改下历史教科书使用问题[J].历史教学,2005(9):39.

[3] 李晓康.新加坡历史教育与政治发展[].公共管理研究(第9卷):68-69,67.

[4]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4.

[5] 宋纹.“大‘少数民族主义’”[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1).

[6] 戴昌保.新课标初中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比较与思考[J].历史教学问题,2006(5).

[7] 钟杰.中学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研究[J].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张耀辉.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设计理念与组织结构初探[J].2011年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谢萌.史料在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应用初探——以HODDER教育版、牛津版和剑桥版为例[J].2011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陈丽.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结构研究——以McGraw-Hill版和Prentice Hall版为例[J].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杨利刚.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史料运用研究——以为例[J].2011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李蔚.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比较——以“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章节为例[J].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王娟.中美两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课程目标中的体现比较——以两国的独立解放战争为例[J].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杨普安.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根源探析[J].2008年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吉莉.日本教科书审定历史观浅析[J].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张利娟.当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研究[J].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赵亚夫、唐云波.国外历史教育文献选读[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18] 臧嵘、周瑞祥.历史教材学和史学论丛[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6.

[19] 马卫东.历史比较教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一、营造氛围,构建良好的学习、教研生态

历史科把建设学者型教研团队作为教研组建设的目标,鼓励老师博览群书,切磋交流,努力践行既当“经师”,更当“人师”的理想。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教研生态,我们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给教研组老师作专题报告,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让老师们了解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理解和认识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的重要性。我们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如特级教师、首批广东省正高级教教师全仁经藏书量大,学识丰富,著述勤勉,给教研组老师树立了榜样;被称为“活图书馆”的扬幼全老师,博览群书,见解深刻,给教研组老师以积极的影响。在内外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教研组老师不甘落后,虚心好学,努力进取,形成了趣以读书为乐,安以教书为业,竞以善教为先,争以立言为荣的学习和教研氛围,大大促进了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

二、拓展阅读,扩大视野,提升境界

历史教学博大精深,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株守教材,囿于教参。“阅读的高度就是教学的高度”,我们勇立学校“书香伴我行”潮头,持续地阅读学习,扩大知识视野、提升教学境界。我们编制和完善《历史教师基本阅读书目》,不定期举办交流学习会,指导老师阅读学习;我们要求老师订阅基本的历史教学杂志,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定期学习、交流其中的优秀文章。我们阅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师人文读本》等书籍,理解教育的本质,争当优秀教师;我们阅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反思中国教育》等书籍,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我们阅读《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国外历史教育透视》等书籍,掌握历史教学的新理念、新趋势;我们阅读《国史概要》《全球通史》《世界文明史》等书籍,掌握史学新知识、新观点;我们阅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等历史教学杂志,紧跟历史教学前沿;我们交流《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史学研究文章,了解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

三、加强合作,深化教研,共同提高

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不仅需要自主学习,更需要互助交流,我们充分利用教研组平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首先,在课例评析中提高教学水平。课例评析是教研组交流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形式,我们组织的课例形式多样,有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课、新教师展示课、师徒结对推门课、同课异构等等,每一课之后,老师们都要从知识、方法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设计、师生互动、学习效果等多个角度,对课例进行评析,在评析中交流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次,在专题研讨中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教学问题,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讨,为此,我们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些专题研讨活动,互动交流,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加强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如我们曾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进行专题研讨;我们还组织过“以什么样的主题来统领‘辛亥革命’一课教学”的同课异说研讨活动等。第三,在资源共享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每一学年都要组织高、低年级备课组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接活动,将优势的教学资源一届一届往下传,增强学习和教研的有效性。我们开发、建设了“‘红霞满天’顺德一中历史教研网”,成为教研组成员之间优秀教学资源和教学心得的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1.1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有一大部分内容非常生动且感人,这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例如:讲“戊戌六君子”的课时,教材中有段“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变法领导人之一的谭嗣同,当变法失败后发出的感慨,有着非常鼓舞人心的气势,像这样的史料教材中随处可见,所以这样的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增强历史感

历史本身的教学就有强烈的历史感,在一些课堂上,适当的增加一些古文,不仅可以增强历史感,还可以使历史教学具有时代特征,如:在讲禁烟运动的课时,林则徐写到:“(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句话表现当时鸦片的危害严重性,同时也表明要求禁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培养探究精神

历史学科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具有思考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的记住某些答案或解释,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些史料,进而学生可以对史料进行直接的探索。如:通过阅读英国《大》和《权利法案》的史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渐进性和创新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学生经过相互之间的讨论,这样可以避免死记硬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历史的理解,最终可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提高史料教学的方法

2.1加强分析能力的锻炼,进而产生兴趣

目前,中学生对漫画作品兴趣浓厚,我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漫画等史料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册《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中有一幅“一战后德国、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漫画。针对漫画,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图中显示英、法、德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分别是论文怎样?②说明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图中所指的核心问题最后的结果是论文怎样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如时间关键词:战争时、战后,空间关键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历史名词:贷款、偿还、赔款,以及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单而言,就是论文“知识回位”。通过对一战结果、一战对四国产生影响的分析、思考,归纳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论文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是论文最大的债权国。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根据近年高考材料题出现的新趋势,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数,对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所以,单纯依靠动脑、动口是论文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学生表述成文,动手操作。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题意理解了,但要表述成文却词不达意,概念不清,逻辑性不强。为此,基础年级就应该规范教学要求,表述时要思路清晰、文字通顺、语句流畅,并加强训练的力度。不但要动脑学习思维,而且还要动口动手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进而为高二、高三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进行研究性学习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疑”使学生在认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识冲突,引起探究性的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因此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学问的基础,在教学中精心设疑,如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会“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些发明出自中国却没有在中国成为资产阶级的“预告”而成为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预告”。为什么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来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等等这里面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探讨、挖掘。让学生去深思。这样精心设疑,对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尤为重要。

2.3适时进行激励,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求异思变的一种心理过程的反映,它集中体现为一种强烈的创造欲望,也表现为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它支配着人们的创新活动。教材中有关探索创新的文明成果极为丰富。如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变法图强,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现代史上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加入WTO。多少人进行科学领域探索,中国史有四大发明、张衡的地动仪到如今的神州五号的上天,世界史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行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把人类的天地观由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发明创造等等举不胜举。教学中抓住这些素材进行时时激励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扉,增进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经常激励学生标新立异,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依常规,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罗斯福新政都是突破求同定势的创新的体现。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教师不要因其“荒谬”而随意指责,而应给予正确的引导,适当的保护。如经常表扬他们:“你真聪明!”而不要骂他们“神经病”,认为他们精神不正常,不以理睬,这样就会压制影响他们的创造思维。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因此,学生只有在多想、多说、多做的训练中,才能点燃心中探求知识的思想火花。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要予以尊重发展,才能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3小结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式学习;教师教育

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把学科知识融人生活主题。大学与中学的历史教学在培养目标、方向、教学任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它们之间如何接轨形成系统培养的链条体系,各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师范毕业生需要具备哪些教学理念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与创新实践

1.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要搞清作为“知识本体”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史实是史学的基础,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什么而应当先搞清是什么。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大声疾呼要减轻学生负担,重点考查学生历史认识的能力,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谁更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呢?事物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则是凝固的现实,霍布斯鲍姆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了一个连续体,所有人类和所有社会都根源于过去。要明确现实社会的历史支撑点,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由于历史本身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在学习时做到“神入”历史,“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囝,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钱钟书先生讲“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事,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人情合理”。提醒人们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要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情景中加以体验、理解与研究。西方批判历史哲学思想的代表克罗齐、柯林武德等人也持此观点。

正因为历史是不可重复的过去这一特点,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无论在传统历史教学还是在新课改中,都被充分肯定并加以提倡。用这种必要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这已成为创新型历史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搞清楚作为“历史事件”的相关细节与情节,历史教育不能没有故事的描述,不能没有人物的刻画,不能没有场面的呈现,不能没有史料的支撑。但是,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切不可走入误区,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曲解历史情感教育的内涵。必须把握营造历史情景的有效性和适度性原则,在实施中注意准确性和针对性,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题。营造情景本身并不是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是其真正的目标,历史情景一旦脱离主题,极有可能破坏整个教学目标的落实。

2.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

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完全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把新课改反对死记硬背看作是反对记忆和背诵。这也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也不可能否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记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了基础知识谈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根曾指出,历史是关于记忆的学问。课堂教学不能淡化历史知识的传授,要避免出现课堂精彩、考场无奈的现象。

历史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论从史出”和“史由证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材料筛选的典型性和适度性。一般材料的故事性越强,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但材料的故事性应服从历史真实性,不能选择没有史实依据的“野史”“传奇”之类的材料,教师首先要注意考证材料,鉴别真伪;同时,“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历史的过程不只是一个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重新体验过去和向往未来的过程。所以,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感悟历史,体会前人的行为动机,重演前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塑造自我。

二、中学历史新课改对学与教的挑战

1.正确处理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与学生自身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十分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性活动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一节课是否具有创新性的重要标志。但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历史教学)2008年第23期中,刊登了苏海老师的文章《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阐述了自己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新尝试。文中揭示了形式主义探究学习的弊端:学生的观点多是照搬看到的历史书,教师则是依据教材和教参,所谓“探究”的背后无非是几本书在打架。看后确实发人深省,形式主义的探究式学习并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随后苏老师给探究式学习的目标做出了自己的定位,即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培养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体验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太平天国洪秀全其人”展开探讨,并开列了一些研究书目,之后提出了五个探究性的问题。就普遍意义看,笔者认为相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以及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个定位未免有些过高。让中学生去阅读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册等书籍,然后要他们回答出史学家们各执己见的依据,是史料、传统观念还是某种历史哲学,以及历史撰述、研究方法的相对性等。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历史哲学、历史主义、逻辑学等一些概念,在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一套培养程式,如果让中学生去实践,去分析、理解不免有些勉为其难。当然,这种探究式学习的初衷是好的,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不仅仅是用于背记,而是用于研究,要他们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只是将中学历史教学演化为历史的研究,学生在课下可能要去做很多的资料查寻、辨析工作,确实会给负担日重的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难免他们会有这比写作文、做数学题还要复杂的感慨。提倡探究式学习,强调“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课堂中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形成问题讨论和探究的氛围,这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境界。教师还要以务实的心态来对待课堂问题,做到所提问题的具体性、基础性和可操作性,才更能彰显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作用。

2.正确处理历史教师自身知识的专与博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其首先要掌握的是历史本学科知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础,尤其是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这单一学科范畴,而应向哲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泛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的知识结构。这需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如梁任公所言,对于读书一事,“专精同涉猎,两不可少。有一专长,又有充分常识,最佳。大概一人功力,以十之七八,做专精的功夫,选定局部研究,练习搜罗材料,判断真伪,抉择取舍;以十之二三,做涉猎的功夫,随便听讲,随便读书,随意谈话。如此做去,极其有益”。一个历史教师,光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显出,只有专长常识不足,也难以触类旁通。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历史知识、理论素养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厚的知识积淀有助于教师从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现实联系来理解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它是教师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基础和保障。这需要深厚的积累,广采博览,持之以恒。诚如陶渊明讲: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三、高师历史教学如何应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1.加强高校历史教师对中学一线教学的了解

《历史教学》2008年第23期,刊登了任世江教授《与美国历史教学的短暂接触》一文,谈到在美国,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之间不存在鸿沟,共同研讨教学问题已经成为传统。而这一现象在我们国家出现的几率却很小,实际上不是我们没有这个需要和要求。前不久廊坊师范学院承担了一项省级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的任务,在他们的结业论文答辩中,当你真正的和中学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坐到了一起,才发现他们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很多也是我们存在的一些困惑,面对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怎样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有效地实施教学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其中既有中学历史教学与大学历史教学的对接问题,使学生的历史教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形成完美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工作母机,树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关系到来来教师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决定他们能不能满足新课改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能不能胜任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作岗位。因此,中学历史教师与师范院校历史教师之间的深入接触与交往,共同研究与提高,不仅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作为高校历史教师一定要对中学一线历史教学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认识,这种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会使双方都受益。

宏观上讲,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高师教育首先要强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观念,改变那种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而封闭运行的状况。师范院校必须深入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诸如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等问题;研究未来的中学教师,在大学里要学些什么知识,培养哪些素质,依据研究成果重新设计学生的未来。

2.按照中学课改的要求加强对师范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

传统课程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习惯于从教育者的理想出发,强调社会对人的一般性要求,“规定要教给学生什么,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而不考虑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以及个性与差异”闱。在高校的历史课上,一般都是老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宣讲,历史是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去追踪、探求。学习期间他们很少去接触第一手的史料,其历史知识都是由老师或教材转述给他们,学生对历史认识始终有隔膜感。他们感受不到历史是鲜活的,历史的认识论又是相对的,缺乏查找和阅读史料的能力,缺少分析、梳理、辩论的能力,难具广阔的历史视角,没有自己的历史见解。学生最终获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

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高校自身。对基础教育缺乏实质性关注,导致职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倡导教师参与研究的背景下,高师教育并没有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整体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在培养目标上仍旧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对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将“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排斥在教师培养的系统之外。对师范生的科研经历与能力的调查显示,41.45%的学生未有任何形式的研究经历,44.27%的学生从来没有与老师探讨过学术问题。经常主动写论文的只占8.33%,51.04%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布置时才写。培养“研究型”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一道共同参加知识的构建。建立起适应“研究型”教师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

3.培养师范生拥有现代的教学理念与意识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具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广阔的学科研究背景和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常识,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同传授历史知识一样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点。历史思维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实现人的自我理解,因而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历史思维是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嗍。如何使其渗透、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方式。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历史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12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59 [本刊网址]http:∥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获取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当前,我国高校历史教学普遍采用的是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的接受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文献阅读能力有限、质疑能力不足等诸多弊端,因而,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激励他们的探究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历史教师肩负的主要任务,但以科研为重心的评价体系使得许多高校历史教师都将研究高深学问作为职业志向,造成教师对教学、教学改革的关注和尝试较少。当前,一些高校的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活动的主宰者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的自主性活动被忽视。正是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以讲述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问答活动上。这种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主性、创新性和能动性,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宽泛庞杂。近几十年来,高校历史学科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大量涌现,但历史教学内容却较为宽泛庞杂: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通史,通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教材内容包罗万象,不仅包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而且还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社会史等多个门类,内容繁杂、面面俱到,讲授内容太多,学生自学时间太少、选择学习内容的余地较小,知识来源渠道单一,没有独立的特色。如受条件限制,历史最新研究成果、文化史和社会史等研究成果难以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中,这种内容宽泛庞杂、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无法满足历史专业教学的需要。与中学历史课相比,高校历史教学在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增加和扩展了史料和史实。

(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长期以来,单一的闭卷式期末考试是我国高校历史教学采用的主要考核评价方式,试卷统一命题、一次考试便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过分强调书面考试的作用,而且考试内容多为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这势必会束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因而,对于以研究为本的高校学生来说,应摈弃与研究性学习不相适应的内容,将探索为本的学习、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构建研究性学习活动体系,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探究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历史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世界历史精髓,这些文献是学生积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资料来源,也是他们深入了解历史问题、培养其文献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古代汉语》、《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是我国高校历史专业开设的、与中国历史和世界各国历史相关的文献课程,这些课程是当代历史学家们最新研究成果的浓缩,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还为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提供了权威性资源,但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查阅、整理和阅读古代历史文献和世界各国文献原始资料,在研究过程中梳理出自己的观点。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早期历史研究存在许多推断性、猜疑性和不准确性,与西方独立意识和质疑能力强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顺从、统一意识较强,质疑能力不足。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发现,原来历史资料中推断和猜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必然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埋头于教学研究的历史教师了解不够全面,陷于被动学习中的学生对此理解必然不够深入。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将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与教材上的观点相比较,以此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质疑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学论文写作能力。历史学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四年学习综合水平的直接反映,也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毕业论文的质量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能否获得学位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前,由于高校学生文献阅读能力和质疑能力较差,加之部分学生对写作基本要求、程序不清楚,不会搜集、整理、归纳资料,造成历史学论文质量普遍较低。随着网络的普及,毕业论文机械摘抄、利用现象十分普遍,这对科研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在阅读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意识和“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态度、方式方法和内部自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方式,将自身角色从知识传播者、权威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和推荐者,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按照学生“自主发展”的模式,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改变过去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无限的空间;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自主学习、自由表达情绪和思想。

(二)构建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建设,是育人为本教育观念的体现,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研究性学习特别重视课堂教学建设。首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删减与中学历史教材重复的知识和史实,改变教学内容过于宽泛庞杂的现状,对前沿知识、研究新成果等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内容给予充分关注;其次,树立“授课而非授书”的观念,减少授课时数,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学习内容、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余地,如以三分之二的学时来讲授理论知识,其余时间则留给学生自主获取历史知识。其次,营建参与式教学体系。高校历史教学必须积极营建参与式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在自由、开放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参与式教学体系主要由确立以“问题”为组织形式的学习主题、向学生提供选择阅读的资料、撰写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等教学环节构成。在确立学习主题环节,教师重点讲授历史研究动态、历史基本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解决学习主题的基本方法;在向学生提供选择阅读资料环节,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和教学内容布置阅读书目,提供阅读资料,学生则结合学习主题阅读参考书目;在撰写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学习成果纳入学业成绩中;最后,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讨论内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启发学生相互质疑辩论,总结讨论内容。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实施研究性学习还必须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方法,从一次终结性评价方法转向全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从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转向对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突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考试内容的应用性和灵活性,弱化知识记忆型评价,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如在中国古代史考试时,可以适当增加“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重视学习结果和学生在某方面的收获,又重视学习过程和学生达成研究性学习目标的情况。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地方史 高中历史教学 作用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根据教育改革要求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谈到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时指出:“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提出学生学习要达到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我想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方面,地方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逐渐形成了将地方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来开展历史教学的新思路。

为了解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地方史运用的情况,我借助《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镜像站)》、《万方数据》、《独秀学术搜索》、《Google学术搜索》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了2010―2011年发表的有关高中历史教学的论文,其研究对象多为新课程下历史课堂的构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于教学的反思,等等。从检索的情况来看,以“地方史教学”为研究对象的文章还是不少的,如《地方史教育渗透常规历史教学例谈》(广西教育,2011)、《地方史教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教研版,2010)、《浅谈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科技信息,2010),等等。尽管这些文章都提到地方史的价值,但并未将地方史资料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当然也有一些文章在将地方史资料运用到历史教学方面作了一些个案性的尝试。如《地方史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课为例》(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历史教学和地方史资源的结合――校本课程设计之思考》(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等等,但这方面文章还不是很多。

实际上,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而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或动机则是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当前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仅以历史这门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玉环县地方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作用及教师运用地方史应具备的因素。

二、地方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地方史的研究是目前史学界方兴未艾的一个领域。所谓地方史,指的是以某一地域为对象,充分利用地方的史料进行历史研究。之所以考虑到将地方史运用到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主要是基于两点因素:其一是自己在攻读历史学硕士期间,专业为专门史,研究的对象为宁波地区的区域历史,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研究地方史的基本思路。其二是自己在从事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感觉教科书的历史事件多发生在一些大的中心城市,而我工作的地点却只是一个在改革开放时代崛起的海岛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若只和学生讲教材中的那些历史事件,往往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因为那些事件的发生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对他们都是很遥远的。作为一个中学的学生,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很少,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了解得比较多。因此,自从来到玉环县的一所普通中学任教后,我就开始尝试着将地方史运用到历史课的教学中。在这尝试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兴趣感陡然提升,这也坚定了我在这方面的努力与尝试。总的说来,地方史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的历史感觉离我们太遥远了,特别是对于玉环这样缺少文化底蕴的海岛县城的学生来说,对于发生在其他城市的事件,他们往往很少有兴趣感。对于他们来说,关注更多的无疑是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因此,在坎门中学教学过程中,我在这一方面开始了尝试。记得在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讲到科举制度时,我问学生:玉环有没有“进士”。学生们当即回答:“没有!”听罢,我问学生:“有没有家住楚门镇的?”我让来自楚门镇的学生回答:你们知道你们那里有个“进士巷”吗?学生说:“知道!”我问他们:“知道这个地名怎么来的吗?”他们摇摇头。我告诉他们:这里曾出了一个进士叫林芳,他住的小巷子也因此而被命名为“进士巷”。尽管其他地方的学生不太清楚“进士巷”,但当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玉环也有进士时,不仅感到惊讶、产生自豪感,而且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现历史原来就在他们的身边。

2.加深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尽管当前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选取的材料多是有关全局性的,而涉及局部性的材料,总是有详有略,有所侧重,又不是等量齐观的。且教材中的材料多是有关主干知识的,能够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但是,有时缺乏细节支撑的历史课程,必然变得枯燥、乏味与难懂,极大影响了历史学科的生动性、形象性,丧失了历史学科应有的魅力。即使有细节,也很难顾及全国所有的地方。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将重要知识点讲深、讲透、讲得生动、有味,有时离不开地方史料的补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版,2009版)为例,该书的专题一第四节在讲到明代中国的“海禁”政策时,只是引用了一些朱元璋颁布的“海禁”法令,而未用材料加以说明。法令是比较抽象的,是很难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究竟明代海禁政策实施如何?学生根本不清楚。而在有关“海禁”政策这个方面,玉环自身的历史材料是很丰富的。据《玉环厅志》卷一记载:“明初,倭寇为患。洪武二十年,命信国公汤和相视沿海要地,于漩江之北玉环乡楚门老岸筑城设所以备守御,而徙江南玉环山之民于腹里铙其石。曰:居者死,耕者断足,其地遂弃海外。”该志中对明代“海禁”政策在玉环的实施作了详细的记载,在讲课时的运用丰富了教材资料的缺乏,加深了学生对海禁政策的理解。

3.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偌大的一个中国是由无数个地方组成的。爱家乡是一种爱国的集中体现。当很多学生听了他们平时从来不知道的且与玉环关联的一些历史知识之后,对家乡的情感无疑又加深了。尽管鸦片战争、、巴黎和会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地点不在玉环,但在这些历史事件后,也有玉环杰出人士的参与。如在鸦片战争期间,玉环城关林正阳追随镇海总兵葛云飞参加了定海的保卫战;玉环坎门的郭云观曾先后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担任代表团的秘书。因此在讲课中,我就注意将玉环人与这些重大事件直接联系加以说明,从而使得学生对这些重大事件不再陌生,同时自然萌生一种对杰出乡人的钦佩之情。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我们需要培养公民对自身生活城市的认同感。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毕竟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而高中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新一代公民,他们价值观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他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为此,历史这门课在构建学生的家乡认同感方面则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历史教师应该做的是积极发掘地方文化中的一些典型素材,以便更好地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师驾驭地方史能力的培养

地方史是地方鲜活的记忆,其资源是丰富的,既有文字资料,如地方志、拓片、家谱、旧报刊等,又有实物资料,如文物、遗址、古董、老照片等,还有无形的资料,如传说、民谚、方言、老人的口述等。如何将这些地方史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并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运用地方史的前提是:对教材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非常熟悉。现行的普通高中历史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组成部分,且必修与选修之间及必修教材内部都存在着知识点重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知识点加以有效整合,从而构筑一个清晰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在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点之后,还需要明确教材每章节的重难点,根据每节课教学重难点知识点的需要,搜集与之相关的典型的地方史资料,以丰富教材主干知识,促使学生突破重难点。

总之,对教材的熟悉与理解是灵活运用地方史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我们充分了解了大的历史,并能准确把握人类历史演进态势,方可将地方史恰当地加以运用。

2.教师运用地方史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了解地方史。了解地方史是运用的一个重要基础。只有了解地方史,才可能运用。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丰富的地方史知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第一,阅读地方志,地方志是地方的百科全书,通过地方志,我们可以很快了解到地方的方方面面的情况;第二,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料室;第三,利用文保机构的考古发现资料,并将其列出一个清单;第四,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第五,有必要做些实地考察,多了解地方,这样才可能讲得有味。当然,学习地方史,还需要对地方的地理环境了解,特别是对于地图方面,尽力不要出现地点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地方史资料,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对家乡热爱的情感。但同时也要注意使用地方史资料的度的问题。毕竟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要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地方史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好比是佐料或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点。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出现主次颠倒的现象,切忌出现一节课只谈地方史,而不谈大历史的情况。真正科学、合理的做法是将地方史与大历史有效整合,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地方史中的优良文化传统来感染、教育学生、启发学生。

参考文献:

[1]钱放.谈地方史,民族史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中学《新疆地方史》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学历史教学,1994,(1).

[2]陈全瑜.对历史教学中地方史教学的几点建议,1995,(Z1).

[3]孟庆祝.乡土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历史教学问题,2003,(6).

[4]胥宝玉.如何开发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3,(3).

[5]周学君.运用地方史知识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1).

[6]董云杰.利用包头地方史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7]陈方南.新课改形势下的乡土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2007,(1).

[8]李文生.高中历史教学与包头地方史结合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罗天智.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地方史的教学.网络财富,2009,(22).

[10]王梅.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使用实践.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

[11]马敏.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新课标教学中的作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12]曾文成.地方历史遗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郑宁.历史教学和地方史资源的结合――校本课程设计之思考.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5).

[14]杨丽.浅谈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科技信息,2010,(28).

[15]宋旭飞.开发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6]荣进.地方史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课为例.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7).

[17]玉环厅志.光绪十四年胡钟骏续增刻本.

[18]张树华,杨雁斌主编.当代国外学术论丛(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87.

[19]浙江省玉环县编史修志委员会编纂.玉环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10篇

今学期,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双基教育和能力培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基础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强化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安排好教研组研讨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并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并根据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进度,制定好本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3、积极开展组内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0节,教师校内开课1节,不定期开设组内研讨课,在教研活动中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对课堂教学过程、方法等方面提出评课意见;加强组内交流,采取随堂听课的开放模式,听课教师负责将听课意见及时反馈给被听课教师;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组织上好汇报课、公开课、示范课等。

4、进一步抓好课题研究工作和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工作。扎扎实实搞好课题研究,制定好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合理分工,落实到人。用课题带动学科组集体教学研究,由课题研究扩展到日常教学中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效率,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5、初三教师要认清形势,明确努力方向,感受到身上肩负的重任,树立提高历史教学成绩,重塑龙山品牌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的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现在一天要上10节课,在校时间较长,长时间学习,学生不可能一直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难免中间会有疲倦,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效率低下的情况。教师要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搞活课堂,比如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容易困,可以

给学生讲述一件奇闻轶事,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一则短小的笑话,来个智力大比品快速抢答问题等活动。

6、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现实情况是历史学科课时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只有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来提升教学成绩,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课堂做到紧凑,安排科学合理,教师少说废话,精讲精炼。提前进入课堂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快下课时稳定住学生急躁情绪。特别是后期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稳定好学生的兴趣,情绪对提高成绩尤为重要。

7、关注中考动态,研究中考范围,分析中考试题,搞好后期中考复习。从各种渠道获取中考的各种信息,以便调整教学,教师熟知中考范围以便复习有目的,有针对性,避免画蛇添足。研究近3年中考试题,从中分析出试题的特点,比如各册知识的分值分配,基础知识的考察方式,学生分析对比,综合能力考察的方式,课本插图考察的出题模式,横向纵向知识比较的跨度等。以便复习能有针对性。

8、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答题规范指导,提高应试技巧

考试是一门学问,要想取得好成绩,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与掌握是必需的,是前提。若要取得更高的成绩,应对考试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熟练的考***试基本技能,过硬的解题技巧,规范的答题还是必须的。这学期加大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初三学生,如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排除法,对比法,直接选取法等,填空题注意书写的规范,关键字的书写,术语的完整等。材料与简答题注意仔细审题,确定考察范围,出题思路,书写要规范,标好123,语言的简练,知识点地完整等一系列应试技巧。

上一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范文 下一篇:历史教育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