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阅读兴趣培养初探

时间:2022-10-01 08:37:33

中职生阅读兴趣培养初探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对个体、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中职生的阅读现状不乐观。中职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本文拟从调动主观能动性、师生共读、享受读书乐趣三方面培养中职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阅读;兴趣;共读;乐趣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一生发展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阅读不仅能够提高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专业课的学习。阅读还能改变人的气质,提升个人和民族的整体素质,曾国藩曾说:“唯读书可变其气质。”

世界各国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犹太民族之所以培养出了近百分之三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他们的阅读能力强紧密相关。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华民族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生的阅读现状堪忧。受家庭环境、自身条件所限,中职生大都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笔者曾在教学过程中做过几次阅读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不要说经典,就是初中课后要求的必读书,很多同学都没读过,他们拉下的课太多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阅读兴趣。只有愿意读书,喜欢读书,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阅读兴趣,见仁见智。在工作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基于兴趣 精选书目

学生的阅读是基于自身的心灵结构,那些与学生心灵息息相关的作品最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只有学生愿意读、喜欢读,才能真正走进书的世界,产生共鸣,受到震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青春期的学生喜欢漫画、猎奇,玄幻、等类型的小说,老师、家长应善加引导。学生的阅读层次是逐步提高的,一定要有量的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量变,才会引起质变,学生的阅读量上去了,此类型就满足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慢慢就会提升阅读层次。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是学生个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即使是不成熟的。

师生共读 共同成长

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靠老师来引导。试问,一个从来不读书的老师能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学生吗?要让学生喜欢读书,老师必须喜欢读书,老师的阅读对学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读书的乐趣,读书的价值与意义,以及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管理时间,利用一些零碎时间来读书。老师课间休息时拿出书来读上几页,既能舒缓疲劳,又能影响学生,何乐而不为?课堂上,老师也可以随身带一本书,安排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完全可以拿出书读上几页,学生看到老师如此热爱阅读,读书的劲头自然就高。日常教学中,要把阅读贯穿始终,每学期可以举行一次班级读书比赛,看谁读得多读得好。笔者建了一个美文分享群,读到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学生读到好的文章可以分享,有了感悟也可以分享,建立起师生共读的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增强自信 享受乐趣

中职学生之所以不爱阅读,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自信心。自信心弱就不爱读,越不爱读能力越差,能力越差就越不愿读,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首先培养阅读的信心。选择理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哥拉斯学院的创建者和校长哥拉斯博士于1996年提出的。选择理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自尊感的需要,他才会感到阅读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阅读。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自尊和归属。因此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有趣的,学习是有趣的,这一点对中职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被忽视的太久了。老师应摒弃那种功利性阅读,抛弃那种先入为主的思维。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选择。老师不要有过多要求,因为过多的要求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从最基础的阅读开始循序渐进,等阅读量上去再开始加以规范,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慢慢体验阅读的乐趣。时间久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会被调动起来。

中职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阅读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原点。对学生终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对文化传承、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榜样作用、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过程中难免有挫折与反复,老师一定要相信学生,老师的信任就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面对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面对社会的重任,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当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全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张莉.课外阅读指导新思路[J].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5

[3]郑梦如.做好课外阅读六个“结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4]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5]曹明海,宫梅娟.语文阅读活动轮[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和方法 下一篇:浅析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