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

时间:2022-10-01 03:50:4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

现代社会注重人的发展,要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内心健康的人就成为关键。教会学生做人,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也就是德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因此,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字词句外,更要渗透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

一、德育和情感教育对中学生尤为重要

中学生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人格、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凡是选入教材中的文章,均是名篇或上乘之作。总是以它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这里有生活的欢愉,有人生的思索,有悲歌慷慨的壮志,有奋发进取的豪情。可以让学生一遍遍咀嚼回味,就像一把犁耕耘在荒芜的心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使学生的情感因共鸣而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

二、如何进行品德和情感教育

1.人文性的教育是首要。

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工具感觉,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每一堂课都应该带给学生高尚、美好的情感熏陶,不仅能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融入作品的氛围,而且要善于及时引导、点拨,使学生得以升华他们的感情,提高他们的境界。

如《陈情表》反映的是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亲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作者的这种感情带到现实中,让每一位学生换位思考,反思过去总结教训,通过这一过程感受亲情的不可取代,亲情的可贵。所以我在处理此文习题时加入了其他几篇体现亲情的经典片断,已期学生有更深入的体悟。

2.设境激情,让学生切身感受爱与美。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就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教学中,我利用设境激情的教学法,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所述意境之中,同作者和书中主人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直接感知美、领略美,从而产生丰富的美感。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对荷花的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羞涩”把荷花写活了,好似一个个粉面含春、娇羞欲语的少女,堪为撩人的一笔。作者妙笔生花,细腻描绘了荷花,让学生细细研讨,慢慢品味,能不拥有美的享受?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想象,通过形象思维,去体会课文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和艺术美,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激发对生活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做一个情感健康、内心积极向上的中学生。

三、品德情感教育中的教师角色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来认识语文、掌握语文的过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教师应该实施爱的教育。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接受现成的说法和做法,要有自己的思想,不流俗、不唯书,这样才能把语文课本自身所蕴涵的道德情操、人文思想、生命形态等转化成个人的审美体验,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也能在学生的精神、人格塑造形成过程中给他们以深远的影响。鲜明的个性,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精品无数。有经典的个性人物,有人间的悲欢离合,也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这些内容都需要语文教师在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展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这些将会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确立良好的目标。

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作者单位 陕西省蒲城县文光学校

上一篇:浅议芹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一篇:中小学信息化趋势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