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

时间:2022-10-01 12:29:59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

最近有两份报告值得关注,分别是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和《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报告称,人类的生态耗竭已超过50%。专家解读,如果以这种超出地球资源极限的方式发展,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相当于两个地球来满足每年的需求”。而中国生态足迹总量已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即便没有这样的报告,人们从身边的环境和新闻中,也能感受到当下经济方式给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如果把地球比作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超级巨轮,它早已严重超载,人类正在逐步耗尽这艘巨轮上储存的自然资源。报告显示,在情况最严重的热带地区,地球生命力指数在40年内降低了60%,热带淡水物种减少了近70%。人类追求的现代生活方式,正在让这艘巨轮带着人类驶向一条无法预知前景的不归路。

虽然如今人们都在倡导低碳的经济方式,降低每个组织和个人的生态足迹,但由于这些生活理念没有相应的文化和价值基础,在现实中很难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只靠科学数据,是极难让人们自愿选择一种新生活方式的。要想建立新的生态伦理,必须从文化上去重新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只有当这种认知有足够的力量形成新的文化共识,形成一种文化潮流之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文化和哲学资源,能成为创立今天生态伦理的思想源泉。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处理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中国文化最具超越性的智慧,就体现在人对自然和万物生命的尊重上。热爱生命与敬畏自然,一直是中国人修养和天性的一部分。《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因天地万物对人有养育的恩德,人会发自内心地对天地万物怀有感恩之心。儒家文化也是一种生命文化,对“生”的珍视体现在每一个层面,不仅尊重人的生命,也同样尊重天地万物甚至日用之物的生命。

古人将人与人之间的买卖或往来称为“生意”,它原本的含义,就是在提醒人们在做一切事情时,都要关爱与尊重“生”的含义,体现“生”的价值。程颐曾说“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在儒家看来,“仁”的最重要的内涵就是“生”。所以人的一切生意,也就是一切活动,是要以不损害人或世间万物的生命为前提的。所谓仁行,主要也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上。有“生”,才有“生意”,维护一切事物的生命力,是古代各行业人的一个基本操守。孟子说“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认为天下万物只有一个本源,你珍惜了天地和世间万物,就等于保护自己的生命本源。

《中庸》更是明确提出,只有平等看待人与物,两者的关系才能趋于和谐。《中庸》甚至把“尽物之性”放在“尽人之性”之上,“尽”的意思就是实现。人想实现自己的本性,就要让万物实现自己的本性。如何“尽性”,也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万物同时发育而不相互妨害,各种规律同时运行而不相违背。人与物的价值平等观,是儒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基础。人与物只有实现了共存而不相害,也就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另一方为代价,才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境界。荀子说的更为直接:“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而王阳明认为,人不仅要对鸟兽之死、草木摧折要有不忍之心,对于瓦石毁弃,也要有顾惜之情。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已超越了通常所说的生命。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共生的境界,像朱熹说的“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用今天眼光看,这些观念无疑蕴含着非常前沿的生态伦理与生态良知。儒家把人格平等观推而广之,扩展到所有生命乃至一切事物。这种思想为传统中国人的敬畏生命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所以传统中国人极少把自然看作可供掠夺的资源。在生活中,恃强凌弱或贵己贱物,也会被看作是缺乏修养的表现。这些传统观念,无论是对控制人类的生态足迹,还是重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都是一种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

大量生态危机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人类在看待自然和生命的观念上出了问题。只有首先解决人在观念和价值上的认知,才可能形成相应的文化共识,进而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经济发展方式。要始终记得,做“生意”的前提,就是要尊重一切生命。

(作者为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

上一篇:马云:电子商务给中国带来三大改变 下一篇:QE2的结束无关痛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