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09-30 11:43:32

语文高效课堂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 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举措。传统的教师角色面对现代教育已陷入困境,语文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向组织策划者、学习者、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角色;服务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26-0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在不断地追问新课改的方向与归宿,于是,“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日益高涨。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师的组织、策划下,通过愉快的师生课堂活动,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方面都富有特色的课堂。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等等,已成为国内影响较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是针对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而提出的,从过去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其根本要求就是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传统的教师角色

在中国古代,教师是“道”的代表、“礼”的化身,因此受到膜拜和尊敬。最具代表就是“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荀子把教师的地位抬高到与国君并列的层次,“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源自《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是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道德为人,学习老师说话方式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师生关系是“君臣”“父子”关系,教师扮演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君”“父”角色。

孔子是布衣教师,但却被后世尊为“圣人”“万世师表”,他提出“仁者,爱人”,认为教师应该“达者兼济天下”,尊师的同时,教师有爱生,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是“有教无类”“不耻下问”“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仁者、学习者、普通人。韩愈发展了这种思想,认为教师是一种职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并且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教师也曾因经济地位乃至政治地位低下而成为卑贱者角色。一句“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的俗语反映了某些时期教师生存状况困苦。特别是在期间,学校教育混乱不堪,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教师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到制裁,成为革命和批斗的对象。

除此之外,人们对教师还有很多恰当或不恰当的比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蜡烛”,是“春蚕”,是“园丁”,是“人梯”。

二、教师角色的现实困惑

(一)师道尊严,自己难,学生也难

“师道尊严”主要表现为教师过分维护尊贵,总把自己视作高于学生的权威者,希望学生唯唯诺诺地服从自己的指挥、安排和训斥。当前,教师权威受到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人格上,师生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教师已不可能继续维护传统的君臣父子关系,新时代的学生要求得到爱护与尊重。二是在知识上,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拥有者。过去学生有一个字不认识,需要请教老师,因为老师才知道,老师才有字典、词典。现在教读文言文,学生买一本《文言文全解》,注音解释译文什么都有。老师拿着教参讲解课文后面练习,学生手头已有习题解答。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电子读物、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体,使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渠道多元化,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老师:有不少老师还不会上网找资料,不会用QQ,不会发邮件。三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对某些教师来说,教师也只是一种职业。教师其实没有被“神化”后的那般伟大与崇高,面对以利益驱动为原则的市场经济,教师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以养家糊口提高生活质量,不少老师不辞辛苦地去做家教,从事第二职业,或者努力使学生考取好成绩而获得评优、晋级和奖励,教师的角色也因此沾上了功利的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再讲究“师道尊严”实在很难。

(二)呕心沥血,自己累,学生也累

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曾经是用来赞美老师辛勤劳动最好的词语,“春蚕”“蜡烛”也曾是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美好的形象。然而,在人们大谈“幸福”指数的今天,教师感到再追求“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实在是太累,也太残酷了。学生已不再认同那种用“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去换取成绩的做法,他们渴求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享受快乐。教学低效,方法单一,靠题海战术呕心沥血的教师自己累,学生也累。

三、高效课堂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高效课堂是以三维目标的高效达成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策略的课堂。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求教师角色转变。

(一)由表演者转变为组织策划者

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演、主讲。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高效课堂首先撤去了讲台和讲桌,规定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这样,老师就没地方讲了,没时间讲了,迫使教师不再是课堂表演者了。教师下“台”学生上“台”,学生成为真正的表演者,那么,走下讲台的教师去哪儿?教师由表演者转变为课堂师生活动的组织策划者。这种组织策划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包括学习目标的厘定,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活动的安排,学习效果的检测。过去上《陈涉世家》,基本上是先介绍作者,讲解时代背景,逐段给学生翻译,板书重点字词,最后做练习,一般要讲三节课,老师觉得还有好多东西没讲完。在高效课堂理念引领下,首先列出学生学习本课要所达成的目标(课前策划),指导文言文翻译和理解关键字词的方法,课堂上组织学生在理解文意和归纳重点字词方面进行独学、对学、群学活动(课堂组织策划),在第一节课结束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世家”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用“世家”一词?请同学们课外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解释(课后策划)。第二课时,学生口头汇报,包括前一课时留下的问题和文章翻译;板书汇报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结果学生在汇报前一课时留下问题时,把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写作特色等一系列的问题高效解决了。为了检测学生学习达成情况,让每个学生出了一份测试题,互相测试,展出结果。

上一篇: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摭谈 下一篇:浅谈文艺复兴对欧洲美术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