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探析

时间:2022-09-30 08:01:01

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探析

【摘要】时代呼唤素质教育,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农村初级中学中,那些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英语学困生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笔者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了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并因地制宜的提出了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种种策略,这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程;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要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在实施新课程中,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科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主要原因是学困生队伍庞大,要提高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此,笔者仅从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方面谈个人的观点。

1.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造成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本文就主要分析来自学生和教师这两方面的原因:因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育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基本方面的对立和统一”。所以,教学中出现的“学困生”自然来自学生和教师这两方面。

1.1 学生方面的原因:(1)学生学习英语动力上有障碍。进入初中,英语学习课时增加,知识难度增高。需要掌握的词汇量逐渐加大,一些学生畏难情绪随之而生,加之家庭、学校未及时“加油”,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知难而退、不思上进导致成绩直线下降。

(2)学生学习英语方法上欠佳。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的参与。然而,部分学生只满足于能听懂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而没有把精力用在听、说、读、写的实践练习上。致使他们无法形成语言技能,所学到的知识不能熟练掌握。这样,虽然他们也想把英语学好,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边学边忘,越学越觉得困难,最终还是落后,掉队。

(3)学生忽视了语言的渐进性。学习英语一定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逐步提高。如果单词学不好就无法组织句子、简单句掌握不好就难学复合句,听力差就不能说好英语,词汇、句型、语法掌握不好写作就十分困难,如上一节课出现了缺漏,下一节课又要学新课,学习内容和负担将逐渐增加,如果一段时期没有抓紧,连续出现缺漏,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就困难重重,掉队就难以避免。

1.2 教师方面的原因。(1)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有的教师对教材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编写体系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研究得不够,教法单一呆板,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的培养;只重讲解,不重实践,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会加剧学生的厌学、弃学情绪。

(2)对“学困生”缺乏理解和关心。教师对学生不能够一视同仁,有些教师只关爱优等生,对“学困生”漠不关心,任其发展,“学困生”得不到教师的关爱而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弃学。有的教师把表扬全部给予优等生,把批评给予“学困生”,对他们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批评、训斥,还常常叫家长到学校来谈话,以此给“学困生”施加压力,从而使他们对教师怀有恐惧感和厌恶感,进而在心理上甚至在行动上采取对抗态度,与他人的距离愈来愈大。

2.转化英语“学困生”的有效对策

2.1 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绝大多数“学困生”都是失去信心和自尊心的孩子。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差异是教育的前提,“尊重不仅使人愉快而且使人聪明”。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不可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而应当耐心地、细心地、循循善诱地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心理障碍。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的关系,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应当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显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出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2.2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绪。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使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出富有情趣的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小品表演、知识竞赛、链接、“下蛋”等。总之,需要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翻新。

2.3 分层次要求,使“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一般来说“学困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控制力差,缺乏胜任感,从而厌恶英语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分层次要求,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适合“学困生”口味问题,让他们回答,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充分肯定其能力。使他们尽快获得成功。与此同时,坚持组织“学困生”每天读20-30分钟的课文;在课后,督促他们多次复习,使“学困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便于课堂上“表现”,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4 正确运用形成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参与和完成的课堂任务的难易程度,了解学生的理智和情感,切忌随意褒贬,因为教师的褒贬如失之于过严或宽,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自我意识。在师生的课堂交往中“学困生”对教师的反馈,优其是负面反馈(纠错)非常敏感。下面几种纠错方式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错必纠、点名纠错、中断纠错等。教师应采取正确的纠错方式,多用期待性评价。如教师可以请其他学生帮助或通过加重语气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纠错,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更重要的是尽力保护“学困生”的学生积极性。

2.5 帮助“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大多数英语“学困生”缺少良好的自觉复习、上课不专心听讲,很少独立完成作业或干脆不完成作业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下功夫,在课堂上“学困生”设计一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有意引导他们发言,课后单独给“学困生”留作业,当面批作业或让家长督促学生完成并签字。在布置背诵任务时,注意对“学困生”讲究弹性,背诵量由少到多,由易对难,让组长或家长定时检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能背书,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每次测试讲评结束后要求他们把试卷错题再做一遍,提高学习效率。复习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但大多数“学困生”认识不到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时机积极引导。诸此现象,需要教师做一个善于观察问题“有心人”,并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引导。长此以往“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逐渐形成,学习差距亦会逐渐缩小。

总之,“实践出真知”。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去研究和实践。教师只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功感就一定能使“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从而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上一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与分析 下一篇:重视化学实验 突出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