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初探

时间:2022-09-30 05:15:54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初探

【摘 要】本文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这一重大主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论证。就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等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路。对于深入开展高校贫困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界定标准不能等同于我国一般的贫困标准,其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不仅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所以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心理贫困。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也是由于经济贫困以及其他社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困惑。其主要表现如下:

1. 悲观、自卑――缺乏自信

悲观、自卑和抑郁是贫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由自卑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对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现实中的经济贫困、生活困难,他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会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不与同学们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对待人生和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常常郁郁寡欢,自惭形秽,阻碍着自己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

2. 谨慎、怯懦――过于敏感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而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谨慎、怯懦,过于敏感以及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较强的自尊心和脆弱的承受能力使其转向自我封闭,顾影自怜,自暴自弃,所以也很难与群体中其他人交流、合作。

3. 焦虑、恐惧――心情烦躁

贫困生背负家庭的、经济的、生活的、学习的、择业的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常常表现出焦虑、恐惧、不安、忧虑及心情烦躁、心神不定、精神萎靡、意志消沉,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受挫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言谈举止不稳定,时而冷漠,时而激动。冷漠时对一切不感兴趣,不参加社交活动,没有集体荣誉感,甚至无视别人的关心帮助,外在表现意志消沉,穷愁潦倒、无可救药的样子;激动时爱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困难,希望得到大家的怜悯和帮助,得不到就变得更为沮丧、失望、冷漠。个别人愤世嫉俗,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活着太累、没有意思而产生退学、轻生的念头和行为。

4. 虚荣、嫉妒――心理变态

少数贫困生心胸狭窄,自尊心极强。他们总希望自己处处比别人好,但现实却恰恰相反。这种矛盾致使他们的情感、认知心理出现障碍。好攀比、图虚荣,往往因不满、不服气对他人产生嫉妒情绪。更有甚者心理变态、自私自利、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抱有抵触、敌对、报复心理。无视法规校纪,在校内外从事行骗或刑事犯罪,虽然这类贫困生人数极少,但对社会影响很坏。

这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人格完善、人际交往、学习成绩,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极易引发一些心理疾病,给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蒙上阴影,还会影响校园秩序的稳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激化矛盾。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来自于主、客观两个方面。

1.从主观方面来看,主要有:(1)自我意识水平不高,容易发生自我评价偏差。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的困扰,不能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水平不高,容易发生自我评价偏差。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偏低,心理焦虑,自卑感强;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偏高,自傲、敏感、多疑是其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2)家庭经济贫困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当下,对绝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贫困都不能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但有些贫困生却把贫困当成无能和耻辱,自尊心受挫,因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演变为心理贫困。(3)有些贫困生认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应该关心我,照顾我,解决我的困难,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在自己得到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别人多时,心理就不痛快,烦恼、哀叹、愤怒的情绪随之而生。他们把贫困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发生了扭曲和形变。

2.从客观方面来看,主要有:(1)社会环境的影响:1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在现实生活中,“一切向钱看” 、“金钱至上”的影响,贫困生感到备受歧视,导致主观幸福感的缺失。2来自弱势群体身份的压力。作为社会上所定义的弱势群体的身份和社会部分人群对贫困家庭的偏见也给贫困生带来巨大压力,最终导致心理问题产生。(2)学校环境的影响:1高校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对贫困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了解、关注的很少。助困与育人相脱节,工作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2大多数贫困生来自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长期以来这些地方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较低,进入大学后感到各方面都比别人差,易引发诸多心理问题。3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公开亮相和张榜公布,使一些贫困生在精神上遭受重创,心理失衡,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产生被施舍和低人一等的感觉,加重了内心的自卑和抑郁感。

三、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据贫困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要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宣传依靠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优秀贫困生典型,激励贫困生效仿,并正视困难、积极进取。

2.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全方位的经济资助。高校在认真落实救助政策的过程中,建立经济资助运行机制,加大校内外勤工助学力度,让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贫困生获奖受补,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鼓励艰苦求学,以健康和上进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3.特别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要让他们明白,国家、社会和学校对贫困生采取的救助措施都是善意的,不带有半点歧视;要让他们懂得,贫困的境遇是暂时的、可改的,而任何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都是有限的,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把压力转化为生活的动力,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行为指导。针对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人际交往训练为主题的心理训练,掌握与他人交往的知识与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卫东,刘鸽. 消费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员教育作用探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谢宜勤,张海亮.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作者简介:

李晓丹,女(1982-),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贫困生管理。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基于Pro/E的筒形摇架三维参数化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