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应实事求是

时间:2022-09-30 01:46:10

科学教育应实事求是

2012年4月9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文明之旅》栏目播出了一档节目:《赵启正——讲述中国的故事》。节目中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提到,讲述中国的故事,我们需要“说明”中国,不要“宣传”中国。他阐述道,“说明”就是全面地说,而不必掩饰,讲真实的故事就行,有什么就说什么,说明成绩也说明缺点、不足;“宣传”一词在英文中是贬义的,“就是强词夺理地说自己的好”。细细品味,此话一语中的。同样,在科学教育的观念上,也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从“宣传”科学走向“说明”科学。

一、学校的科学教育要走向说明科学

当今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它的综合国力、竞争潜力。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都必须依赖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

(一)《课程标准》已明确了方向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揭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我们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改前的“自然”学科主要让学生学习与周围自然现象有关的知识,包括培养相关的技能、学习的兴趣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情感。新课标提出的科学素养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要素有: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以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最能反映科学教育的时代趋势。

二是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其心理品质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时期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学习知识,到培养兴趣、练习方法,这就是科学启蒙的含义。

《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处理空间都很大,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途径。

(二)科学教育要渗透到生活之中

目前我国的科学教育主流还只是简单的知识点传授,有的还未达到“自然”学科的教学目标,没有从本质上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其实,对学生普及科学,不必太郑重其事,也不必死记硬背太多知识,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要有趣、生动,要有书本以外的东西,还要有些人文素质方面的内容。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必须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不仅限于课堂,更不仅限于知识传授。良好的科学素养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记忆和复述,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的社会生活予以理解和评价,全面说明事物或现象。

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扬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或者能说明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

(三)科学教育不能只是为了评价

学习科学是学生自己做的事,而不是别人为他们做的事。学生需要说明、描述物体和事件,提出问题,获取知识,对自然现象作出说明、解释,以不同方法对所作解释进行测试,与他人交流想法。

《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小学科学讲的科学素养主要指通用的,即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有的一般的科学素养。而课改前的《教学大纲》则规定了最高要求,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都不能突破这一上限,否则教材会被视为超纲而无法在教材审查中通过,教学会因加深加难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评价(尤其是统考和高考)也会被视为超纲而受到指责。但现实中我们的教育课内课外仍围绕《教学大纲》的思路进行,考什么就教什么,一切为了评价。

科学教育必须使所有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至少应做到:

1.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以学生的已知和需知为基础,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需要中选择学习主题,并帮助学生确定建构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维与创新思维,以便科学地处理各种信息和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学生活动的进行,而不是单纯地讲授与解释。

2.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以自然现象或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科学问题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态度。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讲概念、定理与原理,只做标准化的习题,与现实世界完全脱离。

3.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人类的任何活动都需要思想交流,科学教育也不例外。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科学用语,能与他人自由交谈,进行口头汇报,撰写书面报告等。

二、公众科学普及要摒弃“宣传”科学

杨振宁在《杨振宁传》首发式上说,现在整个世界对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但国内向民众介绍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科学的工作,做得非常不够,“讲一句不客气的话,多半科普文章不忍卒读,作者没有扎实态度,而往往是投机取巧的居多”。

现在的民众科普教育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科普的简单化,二是科普的功利化。

(一)大众媒体的简单化科学宣传

媒体过于强调单纯的知识,随心所欲地创造新“概念”,简单地宣传一些科学术语,喜用外来语、专业符号,让公民产生科学的神秘感。诸如牛奶广告中的“益菌因子”、“幸福因子”,或将已有规范用语的激光说成“镭射”、维生素说成“维他命”,还有WTO(世贸组织)、GDP(国内生产总值)、CPI(消费物价指数)等。其实科学普及的不只是科学概念、定义,更多的应是一种科学观、世界观和人文素养。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成了一个热议的概念。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2011年12月5日播出的《这天气:像雾?像雨?又像霾?》节目,白岩松电话采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郝吉明说:“PM10和PM2.5就是来表征大气当中颗粒物的两个量——小于10个微米或者小于2.5个微米以下的粒子。”随后许多媒体就宣传为专家解读:PM10是大气中直径小于10个微米的颗粒物,PM2.5是小于2.5个微米以下的粒子。很显然这种宣传是错误的,小于2.5微米已经包含在小于10个微米之中,PM10包含了PM2.5!

如果这样说明就很容易理解: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用“PM100”表示),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用通俗易懂的汉语进行说明,少用符号或译名开展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

(二)媒体广告的功利化科学宣传

广告媒体借科学之名,进行商品宣传,最明显的就是太功利化。诸如药品、保健品广告,都是“包治百病”,一用就灵,完全放弃专业知识,不分个体差异;再如日化产品,总是“一洗就净”,一味强调效果,撇开国民文化、环保教育;又如食品宣传,总是投其所好,不倡导科学饮食;还有产业的推荐,什么“科学养猪就肥”,以为科学就是致富。这些是对科学庸俗化的解释或别有用心的宣传,已违反了《广告法》,严重影响了公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时常引发公共事件,让公众厌恶广告宣传。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随即出现了“碘能防核辐射”的谣言。碘盐真能防辐射吗?尽管卫生部门给出了权威解释:“食用碘盐预防辐射并不科学”,可是多数民众却听信谣言。这说明广大民众对于相关科技知识以及科学判断力的欠缺。这则谣言为何快速扩散?一是公众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从众心态较重;二是公共信息不对称,被不法商家借机炒作;三是相关部门公信力下降,无力的宣传显示不了权威。

中国虽然在一些项目上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但总体落后的局面不能被我们忽视,公民的科学素养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存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惜的是,“科教兴国”的口号喊得很响,而现实并不令人乐观。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因此,政府、社会和媒体对大众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尤为紧迫,政府的相关机构科普说明要有权威,媒体科普要依法、真实和全面,不断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中心小学)

上一篇:关注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驰骋想象 描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