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追求:展示.质疑.思辨

时间:2022-09-29 10:46:32

高效课堂的追求:展示.质疑.思辨

前几天,看了一则幽默,说:“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看完之后,我没能被这些可笑的现象搞笑,而是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也许,这仅仅是个冷笑话,但却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教育中的一些弊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不想也没能力从理论的高度解释其中的缘由,也无法提出什么“高瞻远瞩”的解决方案。我只想从自己的和自己身边的课堂入手,发现问题,再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改变一些东西,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

“节约时间”其实是在浪费生命

――要舍得“浪费”时间,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形成“展示”的课堂

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的抱怨:“这题我都讲了几遍了,你怎么又做错了?”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学生的问题,而本质上是老师的问题。现在的课堂,老师说得太多了,做得也太多,总是这个“不放心”,那个“再讲一遍”。可知道儿童的世界,是要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世界。他自己所探索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没有用心学,老师讲N遍都是徒劳,这也是很多老师抱怨的“我都讲了几遍了,怎么还不会”的原因所在。

“展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的暴露方法,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是教师课堂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发源地,也是学生获得学习情感支持的化学分子。高效课堂可以说是一种“展示文化”。缺少了展示,就等于“离魂寡居”,课堂就会变得“灰冷阴暗”,没有展示的课堂是没有温暖、力量和活力的课堂。

让学生展示,一开始学生可能“支支吾吾”“嗦嗦”的讲不好,似乎会浪费一些时间,这也是有些老师舍不得让学生展示,急不可待的“亲自”来讲的原因。而这时我们必须舍得“浪费”时间,让学生去自由地展示。“蝴蝶破茧”的道理大家都懂,性急的好心人用剪刀去帮忙,结果又会怎样呢?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表现欲,唯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以及思考的时间。如今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的不就是“表现机会”和“思考时间”吗?

经典案例:

这是五年级的一堂公开课,授课的是一位经过选拔的年轻教师。

教师出示了一道题:2升果汁分给3个人,平均每人分到多少升果汁?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此题。学生在纸上写写、画画,开始解题,几分钟后汇报答案。教师把三个答案写在黑板上:A.B.C.,让学生把有自己姓名的磁牌贴在答案下面。全班学生解决此题的情况很快就呈现在黑板上了:选A的20人,选B的3人,选C的7人。正确率是10%!

显然,这位年轻的教师没有料到是这样的结果,他抿抿嘴,让几个学生解释自己的想法。选A的学生振振有词,并画了示意图展示给其他学生看(画一个大容器,中间画一竖)。教师面对学生的解释,发现了问题所在,开始旁敲侧击:++=2,而++=1;想想看单位“1”是多少?但学生看着老师,再看看选A的学生画的示意图,根本不领老师的情。

学生解释、教师引导的过程耗费了很长的时间。当教师追问学生现在怎么看这三个答案时,一位原来选B的学生走到黑板前,把自己的磁牌揭下,放在了答案A的下方。这位年轻的数学教师把眼睛瞪得更大了,脸上写满了纠结。他让更改答案的学生说说想法,学生根据前面同学画的示意图解释了为什么这道题的答案是。年轻的教师抿抿嘴,皱起了眉头,原先瞪大的眼睛小了,但更显深邃了。学生也看着老师,教室的空气中充满问号的味道。

下课铃声就在这时响了,这一堂课就研究了这一个问题,只是直到此时,绝大部分学生既没有得到正确答案,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这是《小学数学教师》2010年第11期的一篇文章《你有勇气上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吗?》中介绍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的周小川老师在上海作《日本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讲座时的一个案例。这是一个让学生尽情展示的经典案例。案例中的学生的展示是我见到的最大胆、最纯粹的展示。他们的展示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充分表达着自己的意见。案例中的老师也是我见过的最“敢放手”的老师,面对学生的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仍然给学生独立思考、尽情展示的机会。他宁愿花费这么多的时间,也不愿把答案告诉学生,宁愿自己“理屈词穷”地尴尬着,也不强求学生的统一。这需要勇气!如果这些学生在下一堂课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所在,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该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所以,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你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地走上讲台尽情地展示。

“没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形成“质疑”的课堂

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师:同学们,都懂了吗?

生(异口同声):“都懂了”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了

这时老师会笑眯眯地说:“很好,同学们学得都不错。”

我不禁要问:真的很好吗?真的都懂了吗?真的没问题了吗?如果真的没问题了,那才是最大的问题。

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学生不提问题、不质疑。如果学生能主动提问题,重要的不是他们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其独特性和创造性。而我们现在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所以,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

教师向学生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出“为什么”的价值高。教师是教育目标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而我们现在的课堂呢?掩耳盗铃的认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殊不知,没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没有问题,说明学生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以至于没有个性。

经典案例:

1928年,应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教育的奠基人张伯苓先生的邀请,英国著名学者温弗莱•莫琳可女士来到南开大学参观。

在交谈中,张伯苓表示很欣赏英国的教学方式,并希望多了解一些英国教师的教学方式。温弗莱便决定在南开上一节数学课。

课上,温弗莱给南开的大学生们出了这么一道看似简单的题:在一条河一侧的B地仓库着火了,住在与仓库同侧的A地居民马上拿着水桶到河边提水奔向B地救火。请作出居民救火的最佳途径。

题目一出,学生就纷纷给出答案,而且答案是惊人的一致:做出B点关于河边的对称点B?蒺,连接AB?蒺,与河边交与C点,则由A经由C再到B是居民救火的最佳路线。

温弗莱有些失望,她再次问了一句:你们的答案都是这样吗?哪位同学有不同的想法?有没有更好的想法?教室里一片寂静。

渐渐地,一只手慢慢地在学生中举了起来。

举手的是一个男生。

温弗莱鼓励他说:“你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我们现在就是在培养大家的发散性思维,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一点点新的想法也许会给全班同学带来极大的启发。大胆点,你的想法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举手的学生听了,便说:“居民提着空水桶不是可以跑得更快一点吗?而水桶里盛满水后就不那么好提了,所以我觉得BC这段应该更短点。老师,不知道我有没有说错?”

刚才还一片寂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炸开了。学生的思维也被大大地激活了,各种讨论声、争辩声四处都是。

温弗莱没有制止学生们的争论,只是微笑着看看台下的学生。张伯苓也暗自为温弗莱的巧妙手段感叹不已。

……

其实,学生不是没有问题,只是我们的“标准答案”太多了,学生的头脑一天天被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占领了。案例中,本来当学生说出救火的最佳路线时,似乎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但温弗莱并没有止步,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生的思维一下被点燃了,爆发了。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转向主动提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权威学生”统治课堂

――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让思维的火花尽情碰撞,形成“思辨”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让老师“走”下了讲台,教师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变成组织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权威人士”。但不知不觉地课堂中又形成了另外一股“权威”:在一些公开课、研究课的课堂中总有几个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率高、句句都说到老师心坎里的同学。这些同学是课堂中的积极分子,有时甚至是公开课教学中老师的“救命稻草”。我暂且称呼这些同学为“课堂中的权威学生”。这些“权威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机会多,特别是在公开课、研究课中,更是“一枝独秀”。他们的发言在其他的学生心中就是“标准答案”,没有人怀疑或否定。其实“权威学生”的存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和质疑的能力。而杜绝这种现象蔓延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展开平等的“课堂辩论”。

辩论是唇枪舌剑的“战斗”,是思想与思想的撞击,是智慧与智慧的较量。多年的寒窗苦读,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听老师说、听老师讲,除了偶尔被提问,学生开口的机会很少。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着升学这根指挥棒,从来没有人意识到在课堂上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如何与别人交往。

有位哲人说过:你给我一个苹果,我也给你一个苹果,那么我们手头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若你给我一种思想,我也给你一种思想,那么,我们就拥有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学生在短兵相接的辩论中,能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经典案例: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数学室主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先生的教学设计十分精妙,令人耳目一新。

吴正宪在讲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分数的产生及概念后,为巩固分数的概念,强调分数概念中的“平均分”,设计了一道判断题:“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

结果学生的回答截然不同,吴正宪没有简单做出评判,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了辩论。

吴正宪:“认为这道题正确的同学请到我的左边排好队,认为是错误的请到我的右边排好队”

于是全部学生走到台上,分成左右两队,但还是争论不休。

吴正宪:“现在我们把认为正确的队作为正方,认为错误的队为反方。先请正方同学推选出两名代表,先向反方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请反方同学推选两名代表向正方说明自己的理由。”

正方派出两名学生,吴正宪给他们一张圆纸片。一名学生从中间对折,撕开,拿出一片反问反方:“我们把这张圆纸片分成两份,这其中的一份难道不占它的吗?”

反方同学沉不住气了,急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吴正宪也给了反方两名代表一张圆纸片。

反方学生把圆纸片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拿出一片,向正方学生示意:“我们也把圆纸片分成两份,这一小片难度占整个圆纸片的吗?”

两队僵持不下。当吴正宪说:“认为对方正确的同学,可以站到对方的队伍里去的。”

正方大多数同学站到了反方那边,但还有两名同学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

于是吴正宪问他俩:“你们不服,还有何理由?”

这两个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分法后说,“这题是说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我们把圆纸片平均分成两份了,难道不占么?”

但一反方代表也在出示了自己的分法后反问:“你们是平均分成两份,可是题目并没有说是平均分呀!难道我们不是分成两片吗?你们说,这一小片难道占整个圆纸片的吗?”

……

吴正宪:“看来是否是‘平均分’确实很关键,能不能占要看是否把圆片‘平均分’了。刚才辩论中,反方抓住题目是否‘平均分’这个关键点,一举攻破了正方的观点,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因此,老师要感谢你们。”

反方学生齐道:“不用谢。”

吴正宪先反方同学鞠躬,并请反方同学回到座位上。

吴正宪又转向正方同学,握住正方最后两名学生的手:“老师也感谢你们,正因为你们提供了错误的判断,才使得大家对出错的原因有了分析,对分数的定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谢谢你们!”

正方两位同学表现出不好意思的神情,齐说“不用谢”。

全体师生便都笑了,当然,这种笑,是善意和开怀的。

让学生辩论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案例中,学生对问题的有两种答案,这时吴老师并没有立即“参与”,急促的下定论,而是组织学生辩论,说出自己的理由。辩论的过程也是对“平均分”进一步内化的过程,学生不仅牢固的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思辨”的思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在60年前就大声疾呼: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这“五大解放”,就是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用头脑自己去思想;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干;让孩子自由提问和辩论;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作出结论;把孩子从过多的考试、沉重的课业重负下解放出来,使他们有一定时间、空间,去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责编 /董 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的数学解题策略 下一篇:大话铁壶老铁壶收藏之我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