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方法初探

时间:2022-09-29 08:30:10

课外阅读方法初探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拓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读

1.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教学《女娲补天》一课,可以让学生收集《嫦娥奔月》《开天辟地》等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进行阅读;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课外阅读本”《百合花开》中的《小英雄雨来》(续),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教学《卡罗纳》一课前,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课外读物;教学《渔夫的故事》一课时,可以介绍学生阅读《一千零一夜》等学生喜爱的童话名著;教学《巨人的花园》《普罗米修斯》等课时,可以推荐《快乐王子》《希腊神话》等书籍。这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既能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推荐他们喜欢的书籍。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喜欢神秘、冒险、刺激的事情,仰慕机智、勇敢、聪明的人物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让学生阅读,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哈利・波特》《淘气包马小跳》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水平,又能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敞亮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熏陶学生。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因素。为了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笔者在建构班级文化时,首先在教室四周墙壁张贴有关乐学、促学的名人名言。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让名人警句走进学生的心灵。其次是让学生努力打造课桌文化,选取自己最崇拜的有关读书的座右铭贴在课桌上,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以此来开启学生的心智。最后是利用剪报、板报等形式宣传名人读书的故事、趣闻,以此来感染教育学生,让学生知道读书的好处,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让他们乐于读书。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会读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等特点。要想让学生爱读、会读,还要读得有效,就需要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读有所获。

1.浏览。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就可以了,可以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了解,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2.略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如《昆虫记》一书,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

3.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静心细读,体会作品的立意构思,揣摩作者的布局谋篇,欣赏文中的好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4.多写。阅读书籍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写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写摘要、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对于中高年级学生,特别要提倡写读后感。写读后感属于创造性读书,能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既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增强阅读的深度,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习作水平。

三、拓展空间,让学生多读

1.充实班级图书角。充实班级读书资源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的重要途径。班级学生因性别、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的不同会拥有不同的课外读物。笔者发动全班同学捐书,实现“资源共享”,组成了五彩纷呈的图书角。P者通过选定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编号,进行规范管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书、看书,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读物,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2.利用学校图书室。学校的图书室或阅览室相对于班级“图书角”藏书更多、更广,且分门别类,一清二楚,这更有利于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的这座“知识宝库”借书阅读,并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内容,交流阅读的感受,实现资源共享。

3.运用书店、网络阅读。笔者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读书阵地阅读时,还安排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到社区书店阅读或上网搜寻,查找相关信息、资料,博览群书,写出读书体会,并每两周布置学生写一篇有关课外读书的周记,在班上进行交流。

4.让父母陪读。父母陪伴孩子阅读,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空间,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笔者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让他们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选书的科学性,并向家长介绍有益于学生阅读的书目,促使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陪伴孩子阅读,引领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四、培养习惯。让学生常读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转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阅读知识、教会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质疑问疑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帮助,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把开展的各种丰富的活动作为学生阅读的“激活点”,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阅读的成果,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形成阅读习惯。如开展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诗文朗读会、猜谜语、读书征文等活动。学校也定期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如读书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阅读知识竞赛、“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童谣朗诵会、成语接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好处,也能让阅读实践活动转化成多读书、读好书的动力,使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进行课外阅读。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教师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让语文教材滋养学生作文之笔 下一篇:加强中小作文关联走出作文教学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