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部分

时间:2022-09-29 06:11:56

高中历史选修部分

【考情分析】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了“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Ⅰ卷)和“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及作用”(Ⅱ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了“戴高乐将军号召人民坚持抵抗的理由及法国复兴的经验”(Ⅰ卷)和“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计划的背景、作用”(Ⅱ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了“成吉思汗接受丘处机意见的原因及丘处机西行的意义”(Ⅰ卷)和“俾斯麦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及基本政策评析”(Ⅱ卷)。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了“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及作用”(Ⅰ卷)、“新军的特点及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Ⅱ卷)和“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及意义”(Ⅲ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了“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及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Ⅰ卷)、“罗曼・罗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及原因”(Ⅱ卷)和“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及计划受阻的原因”(Ⅲ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了“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及功过评析”(Ⅰ卷)、“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及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Ⅱ卷)和“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特点及贡献评价”(Ⅲ卷)。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主要围绕政治、经济(币制)和军事改革选材,范围全是中国史,偏重古代史。从考查方式看,提供材料,归纳其内容,借助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作用及意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部分主要围绕一战、二战和“冷战”及相关内容命题,从涉及的国家看,主要有美、中、苏、法等大国。从考查方式看,主要是借助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背景、作用及意义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涉及政治家(俾斯麦、成吉思汗)、军事家(高仙芝)、艺术家(郑板桥)、教育家(蔡元培),他们在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教材很少涉及,需根据材料分析背景(或原因)、归纳特点、简评作用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首先,历史选修部分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导向功能明显,要想在高考中取胜,必须摆脱教材的束缚,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最后,要学会独立思考,历史不是看你记的多少,主要是看你对历史事件及历史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层次。据此,复习2017年高考历史选修部分时,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改革部分可将重点放在对改革经验、教训方面的探索。第二,战争与和平部分重点围绕大国担当、战争反思及大国关系等内容探索。第三,人物评说部分重点选择古今中外有重大影响、教材又没有涉及(或涉及较少)的人物。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Ⅲ卷第45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为太祖,不再为拓跋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的庙号改革,旨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再为拓跋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等,从部落首领、孝文帝、异姓王等方面归纳改革的内容。第(2)问从削弱旧贵族的特权、减少改革阻力等角度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的地位;遵循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示例2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卷第47题)(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l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

【解析】本题考查反战运动,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第(1)问,依据“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保卫苏联”等概括回答。第(2)问,可以从“总结大战的教训”、形势变化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5分)

(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5分)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5分)

示例3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Ⅲ卷第48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周天度《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1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蔡元培的评价,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第(1)问,从蔡元培在德国的经历、当时北京大学管理体制的弊端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首先从学校管理、办学思想等角度归纳特点,然后联系北京大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等相关知识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参考答案】(1)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的教育管理经验。(4分)

(2)特点: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5分)

贡献: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6分)

【重点突破】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什么是改革?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出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本部分的重要考点有: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等。但从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的试题看,选修部分考查的均是非教材内容,且都是中国史,世界史几乎没有涉及。因此,这里不进行具体阐释,仅对一些有关改革的规律性东西进行总结和梳理。

1.改革的原因(背景)

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问题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也就是说,改革常常是问题倒逼的。总的来讲,历史上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致有: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商鞅变法;②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了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如王安石变法;④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如俄国农奴制改革;⑤民族危机严重,如等。

2.改革的主要内容

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采取措施恢复、发展经济;整顿吏治,惩处贪官污吏;改革军制,严肃军纪;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吸收先进民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等。

3.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

是否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因素;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即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是否得到统治者或民众的支持;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足够坚强。

4.评价改革的原则及规律性认识

(1)评价改革的原则:①要把改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其次,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最后,通过对改革的分析得出中肯的评价。②一场改革的成败,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的潮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规律性认识: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每一个国家、民族要想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②改革必然触及某些人或集团的特权和私利而遭其反对,因而改革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有敢于改革的勇气,具有坚决的斗争精神。③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走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改革成败的关键是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⑤在认识改革时一定要注意其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不同。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改革,可能会使百姓得到一些实惠,但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共同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5.评价改革的标准

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应坚持如下标准:社会发展的标准;历史的标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标准;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标准;改革的成〔荒芤愿母镎吒鋈说慕峋掷醋髋卸希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效果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近几年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选做试题,一般难度较大,主要体现为下手容易得分难。解题步骤如下:第一步,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主旨;第二步,审清设问,确定考查问题的具体内容,以确定答题的方向和思路;第三步,组织答案,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明确答题要点;第四步,规范作答,注意书写答案的条理化、序号化、要点化和简洁化。

1.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20世纪先后出现了以国联为支柱的凡尔赛体系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雅尔塔体系。前者随着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很快就寿终正寝,国联也被迫解散;后者直到苏联解体才走向瓦解,时间长得多,影响的深度及广度也大得多,且联合国的作用越来越大。两者命运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

(1)创立的过程不同:

凡尔赛体系的确立比较仓促,没经过认真的酝酿和讨论。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抛出“十四点纲领”,提出未来国际秩序的设想,但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兴趣。凡尔赛体系的确立实际上是从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开始的,到1920年8月最后一项条约签订,实际创建时间只有一年半。所以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的创建者们就收到了一张烫手的“罚款单”――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过程较长。早在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就在大西洋会晤中拟定了《大西洋》,从而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在创建过程中,各大国表现得十分谨慎,战时仅三巨头聚首就有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三次,其他级别的会晤更是频繁,所以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和共识。

(2)格局不同:

凡尔赛体系建立时,苏俄和美国,一个被“拒之门外”,一个“自愿隐退”,主体是英、法,体系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但一战后的英、法并不是当时国际社会中最有发言权的国家,其地位正处于衰落趋势,它们过去在欧洲指手画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已经失去对国际社会的仲裁能力。而雅尔塔体系的主宰国是美国和苏联,是当时国际社会无可争议的第一、二号强国,具备执行联合国决议的能力,联合国也越来越取得世界人民的信任,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已经离不开联合国了。

(3)对战败国的处置不同:

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残酷的、无情的,带有明显的复仇痕迹,犹如一把利剑刺在每个德国人的心头。因此,一战后的和平仅是“胜利者的和平”,对战败国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成为军国主义者复仇的口实。而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宽容的、小心翼翼的,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既要确保德、日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把太多的重担强加于它们。同时,注重加强战败国的民主化建设。因此,战后50年来,国际形势变化万千,但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却具有相对稳定性,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才和平地崩溃。

2.二战的影响及启示

(1)影响:①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它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空前的;②战后“理性”得到张扬,民主、平等、和平思想深入人心,作为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尝试――联合国诞生;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德、意、日法西斯灭亡,英、法被严重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⑤战后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⑥世界重心逐步向太平洋地区转移;⑦二战的胜利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启示:①局部战争未得到有效制止,逐渐发展为世界大战,血的教训启示我们――纵容侵略是在助纣为虐,最终会给自己带来灾难!②二战是一次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说明民主必然战胜专制、正义必将战胜邪恶;③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二战取胜的保障,启示我们不同社会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也说明只有合作才能战胜人类共同的敌人;④二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启示人们――维护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⑤国与国的争端,应该遵循国际关系的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3.军国主义、霸权主义、单边主义

(1)军国主义: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德国和日本都是军国主义国家的典型。法西斯主义就是在这些国家全面危机时期军国主义的极端表现。

(2)霸权主义:指某些大国、强国奉行的欺压、侵略弱小国家,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的政策。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强国为争霸世界,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霸世界,引起了世界的剧烈动荡。某些受超级大国指使的国家,在地区推行霸权主义,是造成世界不安定的又一重要因素。

(3)单边主义:指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某些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挑战已制定或商议好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单边主义的本质是无视甚至破坏现有集体性的规则和制度,单边主义是逆潮流而动。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自恃强大的军事实力,常推行以“先发制人”为军事战略导向的单边主义,如轰炸南联盟、攻打伊拉克等。

(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近几年高考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试题,几乎都是课本外的人物,但一般难度不大。具体解题方法如下:首先,阅读材料,明确材料涉及的人物及从事的活动;其次,审清设问,明_考查方向;再次,联系所学知识,结合该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题干进行思考;最后,组织答案,力求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1.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及标准

原则: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标准主要有三: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经济)的发展。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辩证分析的方法,即一分为二。

评价历史人物,应将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考查,看他所起的作用,功是功,过是过。例如,康熙皇帝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不可否认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主流、是大节;但大兴文字狱则束缚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无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也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2)“阶段论”评价法。

此方法是按时间顺序,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分阶段评价其功过是非,防止出现笼统化、简单化的弊端。例如,唐玄宗在其统治前期,推行开明的政策,善于用人,从而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应当给予肯定;而后期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宠爱杨贵妃,导致政治腐败,出现“安史之乱”,唐朝社会从此由盛而衰,则应否定。

(3)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方法。

把历史人物所做的事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例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当时确实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徭役过重,超过了人民承受的极限,是暴政的表现。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开凿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也成为一项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

(4)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方法。

好的动机只要符合客观实际,一般来说应该有好的结果,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但也存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情况,如清末“新政”,主要目的是挽救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应以肯定为主。

(5)阶级分析的方法。

先进的阶级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阶级可称为先进的阶级,如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早期的地主、农民阶级,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上升发展时期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他们是新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代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值得肯定的阶级。落后的阶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逆历史潮流而动,将被历史抛弃,基本应给予否定。

3.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最后,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作用的评价要恰当,不能夸大。

(2)正确处理阶级属性与个人出身的关系: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个人的作为并不总是符合他所属的阶级性质(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

(3)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主要应着眼于其历史作用。

【强化训练】

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大唐新语》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阳城南门,亲自临试。”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二是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准许官吏、百姓自己推荐自己,以免荐举有所遗漏。三是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即由州县保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起贞观年间增加了一倍以上;而且还首创殿试制度……此外,还下诏修订《氏族志》,规定“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

――《中国通史・隋唐部分》

(1)根据材料,概括武则天的改革措施。(7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改革的影响。(8分)

2.(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日本战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报界依然坚持其战时一以贯之的宣传方针……8月15日当天的报纸……在社论中旧调重弹,继续鼓吹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放东亚被奴役的民族,支持国家重建,并声称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日本在战争中形成的思想是“永远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体现日本国民性的美好果实”。……报界在发表美化战争舆论的同时,还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意识和危机感,宣称盟国对日占领“必将破坏日本国民的精神力”,因此,“如果政府以及国民不能时刻牢记护持国体、维护民族历史传统,则在自由美名下国民无法挽救大势已去的局面”,故报界呼吁日本民众应该提高警惕,强化精神国防,“沉着冷静努力打破今后的困境”。

――孙继强《战后初期日本报界的战争责任观》(《世界历史》2016年第3期)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报界的战争责任观及其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报界这一战争责任观产生的影响。(9分)

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林则徐到达广州……他命令行商们传谕外国商人,三天之内,将趸船上所贮数万箱鸦片悉数呈缴,并签具甘结合同,声明以后再夹带鸦片,一经查出,“人即正法,货即没官”。同时颁下的,还有他给各国商人的谕令。……三天过去了,外国商人并没有遵令。他们已经习惯了广东当局雷声大雨点小的恫吓,觉得这只不过是要求贿赂的变奏,没有真当一回事。……将一二名行商开刀问斩。结果外国商人同意交出鸦片……他下了最大决心,作出最后的决定:一、中止一切中外交易。二、封锁商馆,撤退仆役,断绝供应……将其中的约350名外国商人统统关了禁闭。……(义律)表示屈服。他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劝告英商将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交给中国政府。……林则徐认定缴烟工作能如期完成时,便撤销了对商馆的封锁,除颠地等16名大鸦片商外,其他外国人都准许离开广州。缴烟工作结束时,林则徐要求被扣的16名鸦片商人具结,保证以后不来中国,在义律的提议下,颠地等人皆具结。……最后一批外国商人离开广州。

……对于林则徐这种针对外国人的禁烟方法,有论者谓操之过急过激,并称他应当对后来发生的战争负责。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概括林则徐禁烟取得成效的原因。(5分)

(2)有人认为林则徐这种禁烟方法操之过急,他应对后来发生的战争负责。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驳斥这一观点。(10分)

(参考答案见第92页)

上一篇:A Study on English Textual Analysis 下一篇:流行音乐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