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时间:2022-09-28 10:20:01

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339-01

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既有利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目的。

1.如何理解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既是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指根据面前的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各种答案的一种思维,从而产生大胆的设想,进而提出独特的见解,它与集中思维是构成创造思维能力的必要因素,在创造性思维的行程过程中,发散思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应用题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要重视,发散思维更值得重视,例如,一捆钢丝,第一次使用了全部的四分之一,第二次使用了全部的五分之一,___________?(提问题并列式),这个发散思维的点的提出,学生的思维显得异常活跃,先后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想法。当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充分展示时,教师再进一步深入引导在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系列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沟通了知识间内在联系,锻炼了解题技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切实提高了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2.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流畅性。知识面越广,流通的量越大,发散思维就越好。那么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呢?

2.1 充分运用变式。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扩题练习,改变问题的叙述形式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应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不依常规地去寻求为异,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从而产生新、奇、特的见解,并初步形成创造思维。

2.2 充分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开发学生智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要想学生能进行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必须善于引导他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寻求答案,让他们学会独出心裁地按特殊思路去进行特殊分析,寻求最新最优的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以便举一反三,提高解题技巧,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2.3 破除定势对学生思维的发展的影响。为了防止定势对学生思维的束缚,教师应在应用题教学中,不能赋给学生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而尽可能地运用提示、比较的方法消除这种定势的影响,以便于使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不因守旧,灵活地进行发散思维。

2.4 丰富发散机遇,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应用题研究的积极性,时刻引导学生用心思考,提供一定条件,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想下去。在平时教学时,从概念的发散、条件发散、语言发散、方法发散、问题发散、情节发散等方面下功夫,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才会得以提高。

上一篇:浅议中学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