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2022-07-17 01:33: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用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了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内涵,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主地探索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问题情境;思考与探索;解决问题;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93-02

所谓目标引导下的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恰当的学习目标导引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在主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学习过程。

1.拓展时空.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做到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自己评价的,教师不先表示。

1.1 目标源于实践,创设生活情景。我们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创设生活情景,情景中蕴含数学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情趣,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同时创设情景,使学生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学习。

1.2 目标始于问题,创设问题情景。人的学习潜能表现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因此我们可以创设问题情景。例如在教"有余数除法"时,正好是11月1日,星期四。思考50天以后是星期几呢?学生顿生疑惑,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1.3 目标赖于兴趣,创设兴趣源点。兴趣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目标的灵丹妙药,兴趣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连续不断的领悟和顿悟。兴趣能让学生造成一种情景,从而引发学生思维、探求。

2.设疑质难,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认识发展是观念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设疑问难,让学生处于认知的矛盾之中,让学生处于悬念之中,让学生产生"新奇",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探索意愿。通过设疑质难,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情境,使学生想探索。

3.操作讨论,教给自主探索的方法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不断摸索和完善探究的方法,在探索中运用,在运用中探索,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提高合作交流的实效性。在目标导引下的自主学习的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同桌间、小组内、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我们认为需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技能",大致包括:听的技能、说的技能、交往的技能。

4.调动学生感官,培养数学思维

4.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对小学生来说,新奇的东西总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色彩鲜艳的图片,教具模型等直观教学形式,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不要以教师的讲解剥夺了学生观察的权利,但在观察前对学生的引导必不可少。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主题图,需要学生去观察,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充分体现数学特点,要学生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看清图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避免学生自由发挥,把讲数学课变成故事课,以便达到编数学故事的真正目的。

4.2 指导学生学会去听。学会听,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训练,听是学生与外界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学时多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听的兴趣,要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进一步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教师讲解过程中语言要简洁明了,并以问答的形式与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加深所听到的内容,加强听的效果,并能有效地避免思想上开小差,让学生养成边听边说边回答,边听边想边记忆的习惯。会听,不仅是要认真听老师说的话,还要仔细听同学们的发言,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我们可以通过听算、听题目写条件,重述别人的说法或提出不同看法等练习形式,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达到良好的听讲效果。

4.3 放手独立去做。"思维从动作开始",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放手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如:数一数、摆一摆、拼一拼等活动中获取新知,因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来源于活动,数学活动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方法,通过活动能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技巧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学习15-9的退位减法时,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活动,自然地掌握了几种退位减法的几种计算方法,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得多。

5.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强调评价的素质化评价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等需靠正确的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的教学评价去引导、去激励和调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敦学的有效途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以素质化的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5.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要更注重开展自主评价。我们要改变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局面,采用教师对学生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互评和自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2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5.3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使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应采取多种方式,既应包括对学生书面作业情况的评价,也应包括通过观察、提问、交谈等方式对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教学从此不再是向学生讲述抽象的课本知识,而应该是充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过程。数学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数学知识,而是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正是我们基础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上一篇:学校对选修课的安排及指导 下一篇:浅谈钢琴伴奏教学中的"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