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之朗读

时间:2022-10-29 12:28:27

谈初中语文教学之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53-0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生动地展现了一群爱国文人志士为国事、天下事发奋读书的情景。那琅琅的书声和着风声、雨声至今仍在人们的耳边紫绕,然而现今的语文课堂上却很难听见这琅琅的书声了。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因为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朗读,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能在语文课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主地诵读、感知课文,教师适当点拨.则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都得以体现,语文学科的语言性也就得以张扬了。

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是尊重学生的体现之一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面对一篇篇优美的诗词文章。如果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作者的经历和贡献,文章的结构、立意、思想内容,分析遣词造句是如何巧妙、语言是如何优美、句子蕴涵了怎样的哲理……可想而知,学生定会如坐针毡。反之,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一遍叉一遍地朗读,直到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再适时点拨,并人情人境地范读,学生定会如沐春风,陶醉其中。

2.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代典籍既无标点,也不分段,读书的入先要把它断句,然后才能把握其意,不反复诵读直到理解怎么行?现代的文章诗词,虽然有标点,但哪些词该读重音,句子之间和句子内部怎样停顿,朗读节奏的快慢、语调升降、语气缓急怎样变换,怎样由勉强读下来到读得流畅、读得有感情,怎样发挥自己的想像艺术性地再现诗文意境,无不体现了朗读在理解文章中的作用。而且不同的人在读同一篇文章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笔者在讲授《将进酒》、《蜀道难》、《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过秦论》、《齐晋桓文之事》等诗文时,让学生反复诵读,结合有关注解思考品味,并让他们交流自己读后的感触,给了学生广阔的理解空间,对学生全面感知作品很有帮助。

3.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在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加强诵读可以有助于语感的形成、强化。长期坚持朗读,能使人对语言信息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即使是生疏的文章,也能一读就人情入境,感知作者的心声,领悟作品的意蕴。尤其对于文言文,诵读更为重要,它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很有帮助。笔者在教文言文时,基本是按照"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提示个别字词、学生反复诵读"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坚持下来发现,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明显提高。在朗读中还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读课文,不仅使学生能透彻理解文章,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其中找到读书的快乐,使他们加深对语文学习的感情。

4.朗读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在有不少学生心理素质很差,不论回答问题还是朗读课文都有种畏惧感,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声音又轻又细,或者结结巴巴。经常朗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朗读有信心,对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有很好的帮助。不论是谁,都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的机会,如果连放声朗读都不敢,那么可以想像他在面对众人的时候该会是一种什么结果。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胆小的学生不敢在众人面前大声朗读,也不敢大声说话。经过朗读训练.他们能改变这种弱点。这就是朗读的重耍性。

5.朗读要注意引导、点悟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促成他们个性化发展。但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选择,往往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朗读训练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像、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

6.朗读要注意提出一定的要求

朗读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言语艺术。因此。从客观上讲婴求学生运用准确的语音、合理的停顿和语调朗读课文,并表情达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必须规范朗读,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这是朗读的底线。中、高年级学生,要求朗读时把握文章基调、句子的节奏,能揣摩文章蕴涵的情趣意旨,并有意识地注意语段韵律、语流停延.达到充分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情义妙理、神思妙笔。从主观上说.每一篇课文的朗读、每一次朗读训练部有其要求,或是理解性的,或是评价性的,或是鉴赏性的,都是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赋予课文新的艺术生命。

7.朗读要注意逐层提升

第一步朗读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正误识别与判断能力,让学生认识语言,利用具体的形象思维从感性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的结构材料和词句。这就为学生的思维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体会情感奠定了基础。第二步朗读可结合学生初读时候的直觉,抓住一些典型词语,引导仔细揣摩,品味其中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传神的标点、变换组合的句式和句型诉诸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这一层面的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读悟相融,包括玩味词语的质感。第三步朗读要口诵心维。这一步是一种创造性的外显表现。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朗读。这时候的语言不仅仅是文本的语言,而是融入了情感态度的,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理解语言。再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便能把规范语言模块整体储存在头脑中,积累也就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在朗读训练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我相信经过我们每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潜心努力,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老师和作者这三者心灵之间架起一座缤纷的虹。

上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想像力 下一篇:品读语文 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