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9-28 10:15:11

我国城镇化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摘 要: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如何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内涵,创新城镇化模式路径,引导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值得研究。通过对我国现有城镇化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城镇化模式中以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以就业规模决定人口规模的城镇规模创新,实现联合办公、综合管理的管理方式创新,发展生活性和生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和文化建设中抓教育的创新,以推进城镇化有序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规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70-03

城镇化模式是城镇化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格局和形态,是城镇化实践的产物。城镇化的推进,是不可重复的过程,正确的选择城镇化模式,制定相适应的发展计划和战略,对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

一、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理论研究

城镇化模式的形成受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体制影响,因此不同国家、地区在经济水平、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下,对城镇化模式存在不同的划分标准。

国外的研究按照城市规模和发展特征分为四种方向。第一,大城市模式的探讨。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霍伊特的“扇形理论”、哈里斯的“多核心理论”等都是针对大城市进行的规模和区位结构研究。第二,最优城市规模。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由于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威尔斯认为应该回到原始的村落小镇生活。而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的“理想城市”和泰特斯・索尔特的“模范村庄”试图借助农村的优点来治理城市问题。埃比兹.霍德华提倡3万人的“花园城市”;舒马赫认为50万人口为最优规模。第三,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不同的模式。2001年,日本学者今野修平根据日本的实践提出城市发展的三种模式:城市化、特大城市化和特大城市群化。第四,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西方乡村城市化的代表有美国学者M.Pacioner和法国学者麦尔兰,他们都认为乡村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

费孝通先生一系列关于小城镇的研究在全国掀起了小城镇模式研究的热潮。随着小城镇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大城市论。1986年,胡兆量在《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对策》一文中推测出大城市的辐射力对一个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杨波等(2006)指出,我国总体仍处于城市化前期阶段,应该选择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在大小城市模式争论不休的同时,一些学者比较了大小城市的优缺点,提出了中等城市论。1988年刘纯彬发表的《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是中等城市论的代表性文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跳出了模式的比较和争论,提出了一个城市化发展的都市圈模式,对今后的城市化道路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政府在其过程中主导作用明显。

(一)城镇化的特殊性

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需要大量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也需要大规模的产业调整以吸纳农村人口。我国城乡差异大,大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与落后的农村反差巨大。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严格控制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发展速度也一直滞后于工业发展。矛盾长期积累,城镇化任务沉重。

(二)城镇化的动力

199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新城的设置、大规模城市改造都由政府直接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把城镇化纳入国家战略,其政府主导的特征更为突出。在城镇体系的设置上,国家大规模增设市。大中小城市体系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政治特征,经济中心往往和政治中心一致。

(三)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1.滞后型城镇化模式

1950―1957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后,城市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批的就业岗位,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1958―1963年,先是受等政策的影响,城市人口机械性增长,随后由于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城镇化水平再一次下降。1966―1978年,由于重工轻农的政策,农业生产受挫,于是国家制定一系列“反城市化”措施,使城镇化水平再次下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人为地把农民限制在农村,造成严重的滞后城市化。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2.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模式竞相绽放

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我国的东南沿海,许多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有的经济特区,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城乡一体化模式初步形成后,由于不同的条件,城镇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如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模式”,以家庭工业、个体、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温州模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以及政府主导的“香港模式”。

三、我国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

在城镇化推进中,部分人口进入城镇但是其身份并没有融入城镇,带来城镇内部市民与非市民的新二元结构。大量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

(二)城镇化质量低

中国的土地城镇化速度要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以城市辐射能力拉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发挥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但是强化行政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一些地方政府重城市规模扩张,忽视城市内涵提升和功能完善,以大量投资、城市扩容为主要内容,摊大饼式的粗放式城镇化,严重的浪费土地资源、浪费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造成城镇化的低效率、城镇土地利用低效率。人为的拉大城镇规模,有城无业,使得城镇没有能力吸纳新近人口,城市运营效率低下。

(三)城市承载能力差

城市发展往往重视实体经济、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城市的建设和设施的投入多以经济发展为重心,GDP增长快,而住房、交通、绿地、各项服务设施不足。使农民工成为市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劳动就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各方面权利和待遇的基础薄弱。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环境脏乱差、疾病流行、失业严重、社会治安恶化等等,使城市的承载力大大下降。

四、我国城镇化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笔者从城镇规模的界定、管理模式的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我国城镇化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以产业和就业规模决定城镇规模

城镇规模应该因地制宜,以产业规模和就业规模来决定未来城镇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就业规模决定城镇人口规模。

1.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

城镇的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决定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是相辅相成的。城镇人口规模要依据现有的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原有的工业,增加产业的链条,把具有竞争力的附加产品链条做好,向产业集聚方向发展。以增量创新带动存量改革。第一产业规模决定农村就业规模、第二和第三产业规模决定城市就业规模。城市基础产业、配套产业、服务产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就业规模决定城镇规模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在继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重视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和正规性,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只有稳定的就业,农民的收入才能够稳定,才能改变目前农民就业地多变、过度依赖农村家园等问题。稳定的就业也有利于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进城有了稳定的就业,“拖家带口”的比例也会上升。一旦就业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就考虑非就业人口,即被哺育人口和纯消费人口。就业和非就业人口的存在,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服务型产业存在,需要增加这些产业的就业人口。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发展,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这是一个动态的进程。

(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1.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的改革

城市基础设施种类多、系统性较强,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需要协调。各子系统进行专业管理,但也需要协调综合管理。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合理布局,由此造成了许多城市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制约了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发挥。合理有效率的利用地上空间资源和地下空间资源,有必要对建设机制进行改革,使各基础设施主管部门联合办公、联合作业,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从设计到建设能够联合进行,整合资源,避免浪费,有效制止“拆了建、建了拆”这种重复建设。政府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不管是地面建筑还是地下设施,用打造“百年工程”的思路去设计、布局、建设。避免重建设、轻管理,重地面、轻地下,重规模、轻品质,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

2.重视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还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与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城市就业机会多,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这也是农村人口向往城市的重要因素。城镇化不能忽视教育资源的整合,要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居民享有合理的医疗服务。这些公共服务领域的正外部性强,应大力发展,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望。

(三)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

1.发展生活业

构建便捷的生活服务体系,营造诚信和谐的生活消费环境。生活业直接面向人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购买者生活中的各种需求。生活业包括商贸物流、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健身娱乐、社区服务、文教卫生。当前,网上购物等新生业态逐步改变传统生活消费方式,极大丰富着生活业发展内涵,为提升生活业发展注入动力。

2.发展生产业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生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为满足中间需求而向其他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生产的一类国民经济产业。生产有中间投入性、知识密集性、产业关联性的特点。生产业的充分发展是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也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业的带动作用开始。

(四)城镇文化建设的创新

城镇化不仅是城乡布局的调整和农村居民身份的转变,而且是包括空间布局、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及人的素质、思想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系统工程。伴随城镇的物质生活建设,城镇居民的精神生活也应得到关注。真正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生活的市民化,所以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大众的文体活动,使人民的精神风貌与日新月异的物质生活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曹钢.中国城镇化模式举证及其本质差异[J].改革,2010,(4).

[2] 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辩――“C 模式”:超越“A 模式”的诱惑和“B 模 式”的 泥淖[J].城市规划,2008,(11).

[3]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7).

[4] 王丽英,俞伯阳,梅昊辰,李佩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J].决策参考,2010,(5).

[5] 曹敏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0,(3).

[6] 夏杰长.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经验总结与改革措施[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6).

[7] 王雪瑞.我国生产业成长与发展现状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3,(5).

[8] 魏珊珊.城市化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9] 崔功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再思考[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文论集,2009.

[10] 简新华.新型城镇化与旧型城市化之比较[C]//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论文集,2014.

[11] 冯娟,曾菊新.试论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3).

[12] 姚士谋,王成新,解晓南.21世纪中国城市化模式探讨[J].科技导报,2004,(7).

[13] 周英.城市化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的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6.

[14] 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J].改革,2010,(10).

[15]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16] 孙祥云,王小龙.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若干模式[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

[17]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3).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mod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MA Xing

(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and Law,Zhengzhou 4500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urban pattern appears day by day,how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mode,innovation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path,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ur country town,worthy of stud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the existing town in our countr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puts forward the urbanization mode in industrial scale decision employment scale,employment scale urban scale innovation to decide the size of the population,and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the joint office,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of management,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economic growth mode innovation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to education innova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Key words:urbanization;scal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上一篇: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 下一篇:高校安全管理与大学生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