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9-28 12:36:25

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舞蹈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舞蹈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何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舞蹈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舞蹈的发展趋势,结合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专业艺术水平、培养综合素质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重心

素质教育包括人的身体素质、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时,尽量以科学性、生动性为主,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开设一些舞蹈精品赏析课程、开展一些舞蹈知识的讲座,鼓励学生学习舞蹈理论知识和民族舞蹈创作的文化基础,并结合多媒体等辅助课程教学。通过舞蹈的感官感受,使学生充分体会舞蹈艺术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其积极乐观的性格,美化其气质、涵养、形貌与言谈举止。走进舞蹈世界,大学生能充分体会到人体语言的美妙,展现青年人应有的活力,体态美与内心充实的情感都能得到充分体验。

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性认知能力的核心,这要求舞蹈教师深入学习舞蹈理论知识,敢于突破习惯的思维方式,运用不同的方法、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取心,有效引导激励学生参与舞蹈的学习,鼓励他们探索和发现舞蹈艺术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老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愉快的交流,运用丰富的舞蹈素材、新颖的语言、优美的动作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让他们不断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创新意识。

基本功训练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保证,高职院校舞蹈课程学生只有经过严格的舞蹈训练,掌握好舞蹈基本动作,在力量、柔韧性、控制力、协调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有所突破,才能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

三、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效果,我们注重学生舞蹈表演技能、舞蹈编创辅导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实行“教、学、练、演、赛”的教学过程,培养和检验学生舞蹈表演、教学、和舞蹈编创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和舞台实践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尝试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其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创设舞台情境,将课堂搬向舞台,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创设真实的演出情境。用语言引导和教师示范激发学生的舞蹈欲望,通过启发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表现力,通过启发训练使学生在舞蹈编创时思维敏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各种演出、比赛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根据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较为优秀的一面,提升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实践训练是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舞蹈教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以创新演学结合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理念创新所引起的课程改革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与“用”不相同步的问题,使课程更具针对性、实用性,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取得进步与提高。

高职舞蹈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舞蹈技能实践训练,让学生加强对舞蹈理论知识的认识,体验舞蹈练习的过程,增加对舞蹈表演的感知和音乐的情感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将理论的讲授和动作的实践相结合,减少纯说教的环节,讲解的同时进行实践训练。

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性地开展结对练习、分组训练、集体训练等练习,通过相互训练可取长补短,在竞争中提升学生技能,还能锻炼集体协作能力。多开展校园舞蹈比赛、校园文艺大赛、个人技能比赛等形式的文艺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

舞蹈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形体素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高职舞蹈教学,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舞蹈教育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需要教育者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现状,以综合素质教育为重心,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舞蹈能力和职业技能,为适应各个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巧用导入让思品课堂“活”起来 下一篇:尝试构建地理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