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的“白日梦”

时间:2022-09-28 12:24:40

钢琴艺术的“白日梦”

出生于敖德萨的乌克兰钢琴家艾米尔・吉列尔斯过早去世,是上个世纪中后期世界乐坛最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用美国著名音乐评论家哈罗尔德・勋伯格的话讲,吉列尔斯的琴艺刚刚达到一个令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境界就倏然离去,留下一大片曲目上的空白,其中最令人扼腕的,是他经过精心周密准备的贝多芬第32首奏鸣曲(作品111)已经到了录音前夕,听众却永远无缘听到了。

1969年吉列尔斯举行了他的萨尔茨堡“首演”,他弹的莫扎特被评论家誉为“第一个将莫扎特置于和贝多芬同等地位的钢琴家”。尽管人们对吉列尔斯演奏的勃拉姆斯和李斯特同样折服,但一听难忘或者说被彻底震撼的还是他弹的莫扎特,公认成就在里赫特、米凯朗杰利、古尔达、霍洛维茨和阿劳之上。

吉列尔斯以69岁的“低龄”去世,至今已近40余年。2006年,DG分别以“原版大师(Original Masters)”和“永远的莫扎特”的名义发行三套唱片来纪念大师90冥诞,除了将从前的贝多芬奏鸣曲再版,更具文献价值的是1935年-1955年间的“早期录音”。对我来说,有着非凡解读意义并由聆听获得极大满足的,还是他于40余年前在萨尔茨堡演奏的莫扎特。

“早期录音”里的所有资源完全来自莫斯科。1949年演奏的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像散文诗一样有开阔的气息和平缓的铺陈,沉静处无欲无求,激烈处神采飞扬,仅此一曲就勾起我想再听他后来演奏的肖邦,那一定是境界更上层楼的演绎吧?1940年演奏的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精巧而优雅,毫无张扬与夸饰的痕迹,它与接下来的第九号《匈牙利狂想曲》形成一种形式上的对比,而后者是一个令涅高兹也惊叹不已的演绎。1951年的吉列尔斯俨然大家风范,他以平视角度诠释李斯特,以灵巧放松的触键和稳健的节拍层层加量,几乎是不动声色地将李斯特“狂想曲式”的妙处逐渐呈现,歌唱性和逻辑性结合得天衣无缝。

绝对珍稀的五首斯卡拉蒂录于1955年,K.159好到几乎叫人起立喝彩!缜密的句法和剔透的音色以及工整的对位结合在一起无不妙到毫巅,这使我想起从前推崇的波戈莱利希和米凯朗杰利,后二人似乎都没有吉列尔斯那样沉着冷肃的底气,往往徒具华丽音色而忽略内在逻辑的不容置辩。K.27更像是一次首尾相接的内在逻辑推演,那种沉静和淡然的意态令人心醉不已,那是来自大自然神奇的呼吸啊!难怪德国最权威的音乐评论家约阿希姆・凯撒有如此评价:任何想要弹斯卡拉蒂的人,向吉列尔斯学一辈子都学不会。

贝多芬的C大调奏鸣曲作品2之三是1952年的录音。以那个年代的视角来看吉列尔斯的贝多芬,他的浪漫主义是朴素而健康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新奇而特殊的效应。第二乐章的高音区主题带有雾茫茫的朦胧色彩,支撑声部迂回往复,带有魔幻多变的不可知意味,这是至今听来都令人动容的第二乐章。这几乎是一个没有任何难度的乐章,但是就像弹莫扎特一样,谁能将有形之有化作无形之无呢?

吉列尔斯的莫扎特不仅是“天籁”,而且是崇高而洁净的“白日梦”。K.281的降B大调第三奏鸣曲声音明亮高洁得完全是不食人间烟火,世界上真有能将莫扎特弹得如此具有神性和自然性的天使吗?听这个录音就像听到莫扎特最真实可信的歌唱一样。我沉浸在与莫扎特近距离相处的愉悦中,深感语言的乏力,我再也无从形容这是怎样一种的莫扎特啊!也许K.398的变奏曲会把我的听觉拉回现实,但是吉列尔斯的平均与缜密还是将一切具象与抽象悬在空中,他甚至用突然减慢的速度来抵消力度的微微增量,接下来又是一片沉寂,变奏曲不是一步步推向高潮,而是向“无”的深处缓缓退去。

终于听到如仙乐一般的K.310啦!听过吉列尔斯的演奏,我竟有此生可以瞑目的怪念头。这同样是用语言无法说得清楚的事情。只有对生命再无所求,对此处心满意足,对彼岸信心满怀的人方能自然流露出这般情愫。这情愫的力量强大到能够催人泪下,强大到令你既无限留恋人世间而又完全无可留恋。

作者为音乐评论家

上一篇:“监控社会”的“被知道”危机 下一篇:经济趋缓的调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