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5 10:43:26

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民工职业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各地的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着对培训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培训率低、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全社会树立重视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观念,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培训率和培训质量,建立以政府主导的长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培训;培训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65-02

农民工职业培训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解决“三农”问题及推动城镇化战略的有效途径。它对于农民工劳动技能的提升、职业适应性的增强、就业部门和工种岗位的改善、收入的增加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工“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因此,农民工职业培训可谓任重而道远。虽然最近几年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文件和政策,但是,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农民工职业培训新机制。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各方主体对其认识不足

首先,政府认识缺乏高度是影响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最大因素。农民工职业培训事关国计民生,农民工素质的高低不仅仅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社会大局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然而,教育部、农业部等多部门多方参与农民工培训却缺乏集中统一领导;农工教育未包含在教育发展主要战略之中;政府投入有限,全国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难分其羹。显然,政府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一部分用人单位不能及时更新观念,没有认识到农民工职业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所具有的长效性,从而缺乏参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便这些企业认识到农民职业培训的长效性,他们也可能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相对更强而不愿投资于农民工职业培训。

最后,农民工自身认识不到位,缺乏培训的长远眼光,自我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一些人可能并不缺乏长远的眼光,但没有多余的钱和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投入不足质量不高

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滞后,远远跟不上农民工现实和潜在需求。这最直接地表现在培训经费的投入上。当前,培训投入基本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仅有“阳光工程”的12.5亿元,地方配套的资金也仅为5亿多元,这对于解决2亿多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来说是杯水车薪。投入的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的表现是,现有的农民工职业培训率低、培训质量不高。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调查发现,有65.8%的农民工进城前没有受过培训,有52.5%的农民工进城工作后在单位没有或很少接受上岗培训,有63.1%的外来工没有接受过《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这种状况既影响了城市发展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此外,有的培训不是为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而是为了“创收”,课程设置呆板,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从业需要,培训机构的实训条件更不能满足需要,培训数量也跟不上。从全国情况看,虽然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人数增加很快,但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并没有明显改善。

(三)农民工职业培训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职业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虽然政府规定企业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但实际上多数企业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用于农民工的各种支出。还有一些企业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进行职业培训。此外,农民工大多数进入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而非正规部门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并不高,工资待遇也远远低于正规部门,所以农民工也不愿意投资于职业培训l。

在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运行机制上,很多地方政府采用的是垄断的手段,对培训项目直接干预。同时,政府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也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监管制度,从而导致职业培训机构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而不顾培训的质量、特色和效果。

二、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对策

(一)树立重视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观念

对于政府来说,应将农民工职业培训置于国家基础建设范畴之内。农民工在我国劳动力数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长效培训机制,营造重视农民工培训的良好社会环境,明确培训指导思想,创新培训模式和内容,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

对于企业来说,农民工培训对企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长效性价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必须适应科技进步对生产过程及劳动力素质结构要求的变化,加大职工培训的力度,以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效益。国外统计资料表明,企业教育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职工教育投资1美元,可以创造50美元的收益,投入产出比为1:50。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长远意义,自觉把农民工职业培训纳入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必须树立长效性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立规范化的农民工职业培训制度。

对于农民工自身来说,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工自己认识到参加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政府劳务部门及用人单位也要通过建立“就业准入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强化农民工职业培训意识,使其认识到职业培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主动参加培训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另外,积极探索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补偿机制,也是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重要举措。

(二)增加农民工职业培训经费,注重培训质量

《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强调了将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列入政府工作,并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加强对农民工职业培训,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工职业培训经费问题。政府必须把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财政刚性预算。要建立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培训责任制和培训费共担机制。政府组织和负担一些普遍适用性的、引导性的培训,培训机构、用工单位负责大量的专业性技能培训。同时,各级财政应扩大农民工职业培训专项资金的规模,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来保障实施农民工职业培训。

在农民工输出地,政府在组织农民工劳务输出时,要搞好农民工外出前的各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

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而在农民工输入地,要开放城市教育培训系统,推进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程,强化规范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农民工就业的稳定化,只有让农民工安居乐业,技能培训才能收到实效。农民工输入地要对用人单位培训农民工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工的培训率。

要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质量,需要加强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在培训内容上,应根据当代社会生产、科技、教育一体化的趋势,开设有利于农民工在城镇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和素质提升的课程。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考核工作,争取使大多数接受培训的农民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三)继续完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当前,有必要制定更具有长久性、稳定性的一整套全面、协调的政策、法规制度及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工主动地参加培训,用人单位主动地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各级教育机构负责任地开展农民工培训,还需要在制度上深入研究。比如,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制度;建立农民工的利益保护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工培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开征企业培训税,在实现培训社会化的同时,让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付出必要的成本。

应完善由政府主导的长效培训机制。政府要建立职责明晰、运作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体系。政府要鼓励和支持职业培训的发展,鼓励用工单位培训农民工。要向农民工公布培训单位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政府补贴标准、就业去向等内容。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人单位预付、培训机构减免费用等培训教育投入机制,使农民工在上岗前都能得到相应的技能培训。

另一方面,从当前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际情况看,单方面依靠政府的行政运作方式推动农民工职业培训已难以为继,应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提供教学培训服务的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动机,其所提供的培训服务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兼有的投资行为。近年来,各地为解决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政策,使社会教学培训机构在和办学有关的场地、设备、管理、税收、广告、劳务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受益,从而提高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授权: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EB/OL].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3-10/01/content-1108984.htm.2010―10―30.

[2]张继明,我国农民工培训问题与改革探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32.

[3]黄锟,楚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特征与对策[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8.

[4]龚宣,蹇逢伟,85.67%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有信心[J],人民论坛,2006,(16):50-51.

[5]于长洲,中美企业员工培训比较分析及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1):23.

上一篇: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