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首家农民工家长学校

时间:2022-03-15 03:25:05

黑龙江首家农民工家长学校

“黑乎乎的小手,怯生生的眼神。”这些带着“乡土味”的孩子,随着进城打工的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如何让这些孩子们平等地享受到义务教育的阳光,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聚合各方力量打造了黑龙江省首家农民工家长学校,取得突出效果。

文化地区共有1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家长普遍存在教育误区,文化办事处主任赵晓春亲自组织运作,办起了全省第一家依托社区建立的“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学校”。家长学校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授课方式,从开始时当“坐堂医生”到组织家长“现场说法”、“个例剖析”,再到通过问卷、孩子“曝光”家长等方式,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对家庭教育、素质教育的认识、再认识,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学校不定期开班,由辖区单位的教授、专家和专业人士、优秀大学生共同组成了家长学校教育团队,目前已有义务教师17名。至今已开班17次,3700多名外来务工家长参加了学习培训。

学校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立了专门学习档案,定期深入到外来务工人员家中,进行家访和随机调查,追踪孩子们的成长经历,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还建起了“文化家庭教育QQ群”,开辟了家长和教育团队之间的“信息通道”,通过网络为家长答疑解惑,宣传教育理念、学习方法、优秀作品。家长们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由教育团队的成员们对其进行“把诊问脉”,及时给出建设性意见。

文化办事处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的号召力,积极动员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开展“手拉手、心连心,奉献一片爱心”活动。先后结成400多个“一帮一”爱心助学对子,捐款、捐物2万元多元,为有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购买了书包、书桌、学具和书籍。这些点点滴滴的关爱帮扶,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切身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在精神上树立起自强自立的坚强信心,在心灵上埋下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心心向善的“种子”。

黑龙江省妇联儿童部供稿

上一篇:美邮政总署发行东北虎特别邮票 下一篇:孩子一定不会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