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四川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2-09-25 10:07:13

提高四川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摘要] 本文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四川省农产品进出口的特点,选用生产成本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法实证分析了四川出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提出了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四川省农产品比较优势出口竞争力

一、四川农产品进出口特点

1.农产品生产大省、出口小省

2003年四川乡村人口3760万人,占全国的7.6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4.5万元,占全国的6.01%,粮食总产量3054万吨,占全国的7.09%,肉类总产量581.8万吨,占全国的8.39%。而同期四川农产品出口约为3亿美元,是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212.38亿美元)的1.41%。2000年以来,四川农产品出口与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之比,最低1.19%,最高1.89%,一般在1.4%徘徊,这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大省的身份极不相称。

1.进出口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进口波动大,全部表现为贸易顺差状态

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2.28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5.41亿美元,年均增长6.5%,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6.8%,进口额年均增长5.4%。出口额一直呈增长趋势,但是进口额波动大,入世后农产品进口明显加快,2002年较2001年增长150%,2003年比2002年增长169%,而2005年比2004年降低26.4%。农产品贸易全部呈顺差状态,最高为2005年3.43亿美元,最低2000年为1.42亿美元。从2005年看,贸易顺差增长速度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3.出口产品品种较少,生猪出口逐步成为龙头

从出口农产品构成上来看,其主力产品是生猪、生丝、酒、蔬菜和羽毛及羽绒等。其中酒类、蔬菜、中药材产品出口额,呈现上升趋势,占出口额的比重相对稳定;冻猪肉、羽毛绒产品出口额变动较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丝类产品出口额变动好坏交替,占全省出口比重在16%至27%之间波动。猪肉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的8.13%,上升到2005年的22.65%,2004年甚至接近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逐步替代丝类产品成为出口龙头产品。

4.出口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缺乏品牌效应

出口农产品除酒类是粮食加工品外,其余基本上是原料性的传统农产品,且占的比重过大。农产品目前仍以鲜销、鲜食为主,总体加工率低,仅为10%,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深加工占的比例更低,产品链短,加工转化增值率低,所获收益很少,而且农产品加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品种单调,档次低,名牌少,品牌效应差。即使在国内有以五粮液为代表的6个中国名酒,但在国际上影响力小,而作为国内“遍天下”的川猪更是缺乏知名品牌,出口大多是冷冻肉、白条肉、分割肉,具传统风味特色的优质高档肉制品出口几乎为零。

二、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剖析

1.生产成本对比分析

在古典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的含义是劳动的比较成本;而在新古典贸易理论里比较优势的含义是总要素的比较成本。由于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成本方面,而美国目前是世界上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故选择与美国进行对比。2003年水稻的每公斤产值,四川比美国少17%,但生产成本只是美国的37%,其中劳动投入四川占总成本的63%,而美国只占10%,每公斤收益四川盈利0.28元,而美国亏损0.88元,从成本看,四川水稻具有比较优势;小麦的每公斤产值,四川比美国高8%,但生产成本四川是美国的2.3倍,其中劳动投入四川占总成本的65%,而美国只占2%,每公斤收益四川亏损0.39元,而美国盈利0.42元,比较结果四川小麦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玉米的每公斤产值,四川是美国的1.7倍,但生产成本四川是美国的1.5倍,其中劳动投入四川占总成本的31%,而美国只占7%,每公斤收益四川亏损0.06元,而美国亏损0.03元,比较结果四川玉米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生猪的每公斤产值,四川农户散养是美国的63%,规模养殖是美国的62.6%,但生产成本四川农户散养只是美国的57%,规模养殖只是美国的64%,四川生猪无论是农户散养还是规模养殖都具有比较优势,且农户散养的生产成本优势更明显。

2.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一般说来,产品的竞争优势反映的是产品的实际价格、产量、品牌档次及服务水平等综合体现的市场竞争力,它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流动直观反映出来,并得到间接衡量。测度贸易产业(品)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指标就是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它表示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猪肉、生丝、蔬菜、肠衣、中药材的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为1,烟草及制品的TC指数平均为0.94,表明这些产品具有强竞争力,酒类TC指数为0.69,说明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生皮及皮革制品TC指数为0.47,说明具有低比较优势,而食用植物油、大豆、棉花、饲料用鱼粉、水果及制品和谷物及谷物粉等产品的TC指数为-1,说明这些产品完全处于比较劣势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和竞争力。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无国际贸易发生,说明在价格和非价格因素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不存在贸易的比较利益,无贸易基础。总体看来,四川主要农产品除小麦外的收益率都要高于美国,美国多数农产品生产处于亏损状态。但成本和收益并没有统计国家对农民生产的补助。有资料表明,美国政府给玉米生产者的补贴有玉米产量和种植面积的补贴,这两项加起来,相当于每吨玉米的补贴达673元。此外,美国农产品的品质优于四川农产品,玉米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均低于美国,含水量高于美国2个百分点。

三、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1.提高农产品质量,走内涵式提升竞争力的道路

在当前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有质量才有市场,有质量才有效益,有质量才有竞争力。由于中国被许多国家定为疫区,使我国生猪饲养成本优势难以转化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四川大部分动植物出口产品生产仍然以农户分散种养为主,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难以实行标准化生产,无法有效控制种养过程中的疫病和农药兽药残留问题,使产品品质得不到保证。为此,必须将长期来以追求产量为目标的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追求优质为目标的集约生产经营模式,从品种选育到栽培、养殖技术的研究、推广,都应紧紧围绕优质来进行的,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2.实行低成本与产品差别化相结合的竞争策略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可以在产品差异较小或差异性不重要的生产层次上通过致力于降低成本的努力取得价格优势;或者在产品差异较大、市场需求各异的生产领域和层次上,通过产品设计创造出较大的或者特殊的效用,取得效用上的优势。二者最终都能通过消费者价值的提高为特定的产品创造出竞争优势。成本优势使四川生猪与大米进入国际市场具备了价格竞争的基础,应依靠技术进步,在提质降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四川发展出口型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生丝和中药材生产的可行性途径是创造差异型竞争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在与国外相比相对较低的成本基础上,集中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为国际市场提供高品质、特色化的农产品,通过品质差异创造四川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

3.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

目前四川在农产品产后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美国、加拿大等农业发达国家平均将农业投资的70%用于农产品产后处理,蔬菜、果品、肉奶等农产品深加工率超过90%。四川需要打好绿色牌、特色牌和加工牌,重中之重是做好加工牌。四川农产品应延长产业增值链,要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重点发展粮食、油料、肉类产品的精深加工,把蔬菜、水果、中药材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点,做到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和优质化,总体质量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4.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

首先应树立名牌意识,它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前提。四川目前只有“郫县豆瓣”一件农产品证明商标,而浙江仅绍兴县就有150多件农产品证明商标,这是四川农产品长期价格低廉、打不进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其次,要以品牌开拓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决定生产的模式,组建农民生产专业化团体,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最后,加强名牌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定,加强品牌的宣传和国际市场营销,强化四川名牌的注册保护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保护名牌农产品。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实施国际标准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构建纺织品绿色贸易壁垒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