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畜牧兽医专业雏鸡雌雄鉴别教学案例

时间:2022-09-25 01:33:00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雏鸡雌雄鉴别教学案例

【摘 要】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养禽生产课程雏鸡雌雄鉴别这一教学单元为案例,对养鸡生产中雏鸡的雌雄鉴别的授课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职 雌雄鉴别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63-02

【案例背景】

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养禽生产课程教学中,采用翻鉴别法鉴别雏鸡的雌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将被动地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运用新的职教理念,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掌握翻鉴别雏鸡雌雄的技术要领。

【案例描述】

笔者在课前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学生对于翻鉴别法鉴别雏鸡的雌雄感到陌生,认为难操作、难鉴别。为了引起学生兴趣,笔者首先创设一个情境:在PPT上放映公母鸡分开饲养的生产现场图片,并跟学生说:“同学们,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帮忙。”这时,学生满脸疑惑。于是,笔者顺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图片上这个养殖场长年饲养三黄鸡母鸡,现需要再进1日龄母雏鸡1万只,准备春节出栏上市,孵化场怎样才能确保提供的1日龄鸡苗是母雏鸡,他们是怎么区分的呢?学生开始活跃起来,纷纷给出了建议。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笔者用大屏幕打出几幅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让学生猜这是公雏鸡还是母雏鸡,区别在哪里?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起来。最终,学生猜出了公雏鸡和母雏鸡。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复习了雏鸡鉴别中的羽色鉴别法和羽速鉴别法,让学生巩固了旧知识,也初步认识了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法的特点。

接着,笔者说道:“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几幅图,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公母雏鸡呢?”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于是,笔者请学生打开了实训指导书中的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法任务单,指导学生阅读了任务单的操作步骤,接着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鉴别应在雏鸡出壳后多久进行?(2)抓握雏鸡的手法。(3)排胎粪的方法。(4)鉴别公、母雏鸡及放雏要领。经过各组的讨论之后,笔者展示上述操作步骤的图片并配合文字说明,边演示操作边解说每个步骤的要领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手法及操作要领。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实训材料的领取及协助教师指导本组成员的操作。

首先,各小组长集中在一个鉴别工位上围观笔者的再次示范操作环节:坐姿―调节鉴别灯的距离―抓雏鸡―排胎粪―鉴别公、母雏鸡―放雏要领。安排其中一名组长亲自示范操作步骤,笔者在旁边指导,其他组长认真观看。很快,各组长就掌握了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法的基本要领。此后,笔者引导学生观看雏鸡翻肛鉴别雌雄生产现场的视频。

接着,笔者安排各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进驻各组的鉴别工位,其中一名组长在本组成员的围观下,边操作边解说:鉴别时以左手握雏鸡,雏鸡颈部挟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雏鸡泄殖腔朝上,用左手拇指放在腹部,将粪便排出。其他3名组长也被调动起来,并向本组成员解说:之后左手拇指放在左边的耻骨边,右手食指放在与右手拇指相对的右耻骨边,右手拇指放在泄殖腔下方,与左手拇指,右手食指摆成三角形,再用右手拇指向上推,以翻开泄殖腔。各组学生按学号顺序进行抓雏―排胎粪―鉴别公、母雏鸡―放雏的操作练习。经过一步步的启发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最终得出体会:翻肛时左右手的动作要协调;切勿将完全翻张,影响鉴别。鉴别时,首先要观察有无生殖突起,如无突起,则肯定是母雏。如果有突起就有两种可能,即公雏或母雏。此时,要根据生殖突起的组织形态来区别。公雏的生殖突起轮廓明显、充实;基础稳固;生殖突起表面紧张,有光泽;富有弹性;压迫、伸展不易变形;血管发达,刺激时易充血;而母雏的生殖突起轮廓不明显,萎缩,周围组织衬托无力,有孤立感;表面柔软透明,弹性差,经压迫或伸展时易变形;血管不发达,刺激时不易充血。

笔者对每个组鉴别的情况进行指导,检查鉴别的准确率。有了前面的经验,笔者又要求每个学生连续练习五只雏鸡翻肛鉴别雌雄基本步骤,组与组成员之间对“手法掌握程度”和“鉴别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同时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得出“排胎粪快,翻肛快,鉴别快,放雏快”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翻肛鉴别法的准确率很大程度取决于翻肛操作的熟练程度。

笔者说道:“同学们,经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现在能不能通过翻肛初步鉴别初生雏鸡的公母呢?”这时,有学生说根据生殖突起的有无或突起组织形态的差异来鉴别。为了验证学生的答案,笔者引导学生观看播放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法的视频材料――2014年4月份广西中职畜牧兽医技能大赛雏鸡翻肛鉴别雌雄赛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两名参赛选手的操作手法,同时要求学生将观看视频中出现的操作步骤一一在技术任务单上标出,并与学生探讨了翻肛鉴别法的准确率之所以能提高取决于翻肛操作的熟练程度的原因。 (下转第65页)

(上接第63页)

在小组代表发言的环节,小组的汇报发言令人欣喜。例如,第一组的同学代表一上来就给大家讲了雏鸡翻肛鉴别雌雄的基本步骤,即抓雏―排胎粪―鉴别公、母雏鸡―放雏。经验证明,鉴别应在雏鸡出壳后12小时内进行。因为雏鸡出壳超过24小时后,周围的肌肉收缩较紧,翻肛困难,且生殖突起也会改变形状,甚至陷入泄殖腔深处,不易看到。因此,鉴别时间最迟不超过24小时。鉴别在60瓦灯下进行。接着他说最难的就是鉴别,生殖突起太小才0.5mm,实在难判断。他们小组鉴别准确率只有75%,速度50秒1只。听了这个同学的发言,其他同学表示:虽然刚开始对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方法有畏难情绪,但经过操作练习,对提高鉴别的准确率和速度有了信心。

至此,本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介绍、示范、讨论、学生亲自操作、小组比赛等方法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完成了本课的成果展示,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案例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其一,教学目标符合“三维目标”要求;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循序渐进地穿插讲解理论知识并适时地辅以实训操作,将“做、学、教”融为一体;教学实施较好,能很好地体现了“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

其二,典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通过任务驱动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起来,以教师布置的任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现场操作。学生通过“做学合一”学习并巩固理论和实操,教师辅导“做中教”,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任务。

其三,较好地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生产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本次实训任务的完成打开了“方便之门”。

其四,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回忆、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为完成任务打下理论基础。

其五,师生关系的融洽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这一切的实现就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一堂课,师生若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自由交流,激热讨论,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任课教师了,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好。

其六,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雏鸡翻肛鉴别雌雄的技能。学生通过团结合作,学习探究,提升了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翟广华.雏鸡的五种雌雄鉴别技法[J].家禽科学,2010(3)

[2]林海涛.雏鸡雌雄鉴别综合技术[J].养殖与饲料,2009(10)

[3]徐海涛.雏鸡的雌雄翻肛鉴别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07(7)

[4]李骁驽.鉴别雏鸡雌雄的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08(4)

(责编 苏 洋)

上一篇:高职课程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践 下一篇:立德树人视阈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