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探析

时间:2022-09-25 01:21:0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探析

摘 要:幼儿教育是基础,它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进入21世纪,保证让每一个幼儿都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适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造力;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74-01

在科技、经济等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有了新的变化,国家的教育模式也在改变,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让每一个幼儿都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未来社会中,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本文探讨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一、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幼儿园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再照本宣科,要根据社会的需求,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按照“教育是为了幼儿将来更好的生活”的原则进行教育活动。应该以幼儿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着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敢于向书本和老师质疑的能力,敢于提出不同于别人的新观点的能力。要培养幼儿的个性,就要让幼儿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变“要你学习”为“自己爱学习、自己爱参与、自己会学习、自己能独立学习”,还要注重使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这才是幼儿教育真正的目标和出发点。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当前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美好兴趣

有位哲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位儿童都是一个有着不同思想的个体,每个幼儿对世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也许他们意识中的事物形象还和实际有很大出入,但为了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判断、限定幼儿的思维。而是对幼儿不同于成人及其他幼儿的奇妙想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适当的鼓励,给予巧妙的引导,让其永远对生活充满好奇,充满探索的勇气,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成为未来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从教育教学着手,培养其强烈的好奇心和勇于做事的坚强毅力,保护好幼儿对生活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三、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依赖多方面因素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生活的潜质。因此,不管在幼儿园、家庭还是社区,教育工作者都要紧密配合,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质,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首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不要让计划预设的答案太周密,应该有弹性地进行设计,为那些不期而遇的教育契机留下空间。教师备课时,不但要备学科知识,还要备教法与学法,更主要的是备幼儿。也就是在充分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供不同幼儿学习发展的空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应该利用各种时机、多种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也不是科学、语言等哪一门学科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在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在每一次活动中逐渐培养。因此,教师们要通力合作,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方法

(1)通过模型示范教学法培养创造力。比如,开展用橡皮泥雕塑圣诞老人活动前,就领孩子们体验圣诞节,或参观雪地里的圣诞老人雪雕,或到附近的商店观看圣诞老人的玩具,等等。

(2)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可以经常向幼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做结果怎么样”“那么,你还能想到什么呢”“然后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这些问题”……这样,引导儿童对生活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刻地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激发创造思维。更重要的目标是,要引导幼儿通过思考能单独提出或小组讨论后提出一些问题。在幼儿教育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采用创造性解答问题的方式。讲授科学知识时,不妨带儿童在树下观察树叶落地,亲自感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在儿童社会活动时间里,可以给幼儿讲各民族的小朋友是怎样生活的。

(4)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研究表明:注意力越集中的时候,人的创造力就越强。让儿童多做些手工,能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削木头、针线活儿、编织活等。我教小班孩子用一根毛线进行穿珠子训练时,孩子们很感兴趣,也很有耐心。有的孩子能想出各种办法,穿得又快又多。既培养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创造力。

(5)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生活环境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例如,可以让儿童看一看,自己的玩具是怎么组合的,能不能进行简单的维修,怎样玩耍可以防止玩具损坏。看看家里人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借此,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又有效地诱发了好奇心。

(6)引导儿童思维,提出儿童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假如出现地震,我们怎么办”“小狗吃了有毒的东西,应该怎样急救”“如果家里失火了,应该怎么办”等等。教师还要重视对孩子们的回答给予鼓励。

儿童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创造力是很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进行,把儿童真正培养成21世纪的主人,让他们走向成才。

参考文献:

[1]唐晓娟.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一些思考[J].幼儿教育,1999(09).

[2]郭艳玲.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J].青海教育,1996(10).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区域创设的问题及思考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