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企融合的职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5 12:53:08

基于课企融合的职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实证研究

摘 要:中职教育的商务英语专业日益注重内涵建设,实训教学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紧密结合广东的外经贸产业的发展和学校的专业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工作岗位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对接,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受益。

关键词:中职;商务英语;实训教学;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54-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指出,要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课企融合是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就业后的工作岗位活动进行有机融合,有效实施产教结合、教学做合一的实训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1.“双师型”教师缺乏

商务英语专业是近几年新设立的专业,笔者先后对58位职业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任教师的学历背景和企业工作经验进行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英语教师是在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这些教师对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也不很了解,对商务英语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无从下手,在教学方法上仍较多地采用传统的普通英语的教学方式,注重训练单词、词组和语法规则的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导致所培养的学生无法与企业所需进行有效结合。

2. 实训教学缺乏

实训教学需要教师更多的实践经验和一对一的亲身指导,商务英语的一个班级人数在五十名左右,实训教学花费时间长,课堂上不可控的因素多,教师难以把控课堂节奏,另外实训场地和设施也制约了商务英语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由于个体经验差异大,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随机安排实训教学。因此,实训教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3. 职业活动实训以软件实训和模拟实训为主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活动实训主要通过软件和课内模拟的商务场景进行。由于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活动涉及的商务内容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一般不愿提供给学生。学校关于外贸业务方面的实训主要还是通过软件和模拟商务场景进行,这种实训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把所有工作中遇到的情况都考虑在内,缺少真实工作中的互动性,在模拟实训中不能锻炼学生解决外贸业务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顶岗实习岗位专业对口比例小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对口的企业多为外贸公司,外贸公司一般整体规模并不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时,没办法找到愿意大批量接受实习学生的企业,加上学生由于前两年的实践机会缺乏而难以迈入外贸公司的大门。根据对商务英语校外顶岗实习跟踪调查显示,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的比例不大,而且学生的实习地点相对分散,校内指导教师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实习效果难以预计。

二、课企融合的商务英语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课企融合的商务英语实训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在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的引导下,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通过学生自身职业体验和职业经验的积累,形成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课企融合的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三个对接”。一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根据广东经济的发展,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广东外经贸产业中小型涉外服务企业和对外贸易企业需求。二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商务英语的实训教学应紧紧围绕企业对于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岗位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三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将岗位实践、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实训教学体系,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承接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把企业项目带入课堂进行实训,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1. 实训教学目标

(1)增加学生的实训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心理、知识技能和职业适应力。

(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 实训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密切注视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中职商务英语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将实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训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训教学中逐渐形成各项职业能力。

(1)入学教育。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踏入职业学校的大门即进行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和职业方向。通过专业教师介绍、毕业生回校交流、企业参观、企业人员来校举行讲座等方式让学生熟悉企业岗位以及专业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2)课堂教学。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训教学按照认知、体验、训练、实操四个环节进行构建。基本技能侧重操作性,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软件实训和参加广交会服务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注重应用性,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通过学习环境企业化、企业学习课堂化的方式进行;综合技能强调综合实践性。学生在完成真实工作任务中不断与外商、进出口企业进行互动,教师提供及时、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企业实践。企业实践贯穿三个学年,第一学年主要安排学生在广交会等大型国际展会直接面对客户进行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学生能够在展会这个工作任务比较密集的工作环境中认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亲身体验展会中企业和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要求。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职业思维方式、观察力、技能操作、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职业习惯。第二学年主要通过企业项目的方式进行企业实践。商务英语专业把进出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引入到学校或让学生到进出口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第三学年主要通过安排到对口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学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和探访的方式进行实习指导。

3. 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实训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

(1)组织管理。学校教务科对实训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实训教学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商务外语部具体负责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2)运行管理。商务英语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编制独立、完整的实训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根据行业的实际任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编写实训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训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

(3)制度管理。学校教务科制定一系列关于实训教学和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实训教学管理文件,以保障实训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4. 实训教学保障

中职教育实训教学保障主要包含: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仿真性和真实性的实训教学环境以及实训教学教材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承接外贸业务引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通过企业的网上外贸销售平台带领学生在线上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教师通过承接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把企业项目带入课堂,不仅了解和掌握了外贸行业动态、专业技术流程、技术前沿的真实情况,而且充分了解了所培养人才的岗位素质和知识技能要求,提高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效性,与专业建设密不可分,有利于与时俱进地培养双师型教师。

5. 实训教学评价

学校对商务英语的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训教学加强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训都有实训记录、报告或成果,由校内专业指导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评定成绩,集中实训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独立记入成绩档案。

参考文献:

[1]施晶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姚永华,吴琼.实施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商务英语人才[J].成才之路,2009(24).

上一篇:提高中职生对农林专业学习兴趣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体育教学实施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