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时间:2022-09-24 04:32:13

音乐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喜欢说而不喜欢听。有一部分孩子不知如何去倾听,虽然坐得端端正正,看起来听得很认真的样子,可问他们刚才老师或同伴讲了些什么时,又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培养孩子养成倾听的习惯,是对课堂的一种调控和驾驭,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教学行为能力,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孩子的学习习惯会更好,注意力更集中,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效果。只有会听,他们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从而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有改变,从课堂开始,从习惯抓起。

1. 有效激励,让学生愿意倾听。在教唱歌曲《小树叶》时,歌曲第一句两段歌词节奏有所不同,小朋友们学唱第二段时容易受第一段的影响,把“小树叶”节奏唱错,老师在教唱之后,就单独请一位小朋友来展示,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有的小朋友继续举手“老师,老师”,有的敲着桌椅“伴奏”或者三五一群进行伴唱,各种声音淹没了表演的小朋友,很少能发现坐在位置上安静地聆听歌声的小朋友,同样,再请其他小朋友演唱时,又会重犯各种各样的状况。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我们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时,千万不要吝啬对孩子们的赞扬,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适当的言语来激励和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的同时,引导他们去倾听,做文明的小观众,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逐渐养成倾听习惯,从倾听中尝到甜头。

2. 积极引导,让学生乐于倾听。倾听是技巧,更能体现修养,在音乐鉴赏中,我们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凝心鉴赏,在聆听中感知音乐作品之后的创作背景,了解并体验作品内涵。在一节音乐课上,教学内容是欣赏《口哨与小狗》,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强,爱听故事,我抓住这一点加以引导。我拿出了三副图让小朋友们看,要求他们说出图画上描述了些什么?“一个小朋友和一只小狗”、“旁边还有大树”、“好像还吹着口哨”……孩子们看着图各抒己见。然后我引导说:他们在干什么呢?音乐是怎么告诉你的呢?想听吗?“想”孩子们迫不及待。“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先听一遍音乐,一会啊,把你们眼前所见到的画面讲给大家听一听,老师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哪个小朋友听得最仔细!”看着故事,孩子们认真地听着音乐,这一遍听完后,很多孩子都大胆地举起手,要给大家讲故事。后面,我再要求同学们听着音乐将这些图画表演出来,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直到下课,还围着我要表演,要讲故事……

3. 循序渐进,让学生善于倾听。学会倾听,需要循序渐进并加以指导。在进行歌曲教唱时,我首先会让学生完整地感受一遍音乐,这一遍在听的时候提出要求:“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分几个乐段呢?你听出他们的变化了吗?”我在《童心是小鸟》的这节课上,第一遍,让学生们完整地聆听歌曲并提出要求,听完之后要找出主旋律部分、副歌部分和它的过渡句,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同时,请孩子们为歌曲做出力度标记。在听第二遍的时候请他们找出歌曲相同或者相似乐句,思考并讨论:相同的乐句是否可以用相同的力度去演唱……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实施,让学生一步一步养成习惯。另外,教师要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培养,而孩子们日后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养成认真倾听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时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学的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使其通俗、生动,富有情趣,当个别学生出现了不良的学习状态时,我们还应该学会用一些巧妙的语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和他们的学习兴趣调整到良好的状态中去。当孩子们慢慢感受到倾听给他们带来快乐的时侯,当孩子们受到倾听魅力感染的时候,那一刻的课堂就有“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画面了。让孩子们学会倾听,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精彩,也让我们的孩子从倾听中获得学习的金钥匙,打开求学之门。

上一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开发学生问题潜能 下一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