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思考

时间:2022-09-24 05:19:50

对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思考

近几年,无论在美国、西欧、日本、东南亚,还是在中国,人们都在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这就是“新经济”。“新经济”概念是在1996年12月30日由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的,在美国引起了一场大讨论。目前,尽管对“新经济”的说法还有争论,尤其是美国的主流经济学派不予认同,但是,美国经济的出色表现使这一概念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下面,笔者对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方式和经验进行分析。

一、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方式

对“新经济”的认识,众说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99年6月29日,克林顿回顾上任以来的经济成就时讲,“我的确对“新经济”充满信心”。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经济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美国《商业周刊》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一种面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而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将“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2001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对“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良性互动而产生的巨大的经济绩效,其具体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低失业率、适度通货膨胀”。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指出,在“新经济”中,生产要素包括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主要按受教育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新思想(主要按专利权数量衡量)。其中,最根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或自然资源,也不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还有学者认为,“新经济”的社会是以知识为主的社会,其领导者为知识工作者,即知识经理人,创造财富活动的核心是知识创新。

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新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旧)经济进行全面改造后出现的一种新形态的经济,这种经济赖以建立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这是它与旧经济最大的区别。其中,旧经济是指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传统的经济形态。

“新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是信息化与全球化。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正在进入非工业化轨道。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工业部门逐步向服务业或知识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过程就是“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二次现代化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一)信息化: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方式之一

“新经济”之所以“新”,源于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使技术革命具有全新的革命意义。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不同,信息技术革命改变的不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虽然其影响所及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过改变人类信息的传输、储存方式来实现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人类信息的传输与储存方式的革命,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方式也提出了创新的要求,电子商务、信息高速公路,这些信息时代的产物,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今天,信息时代刚刚来临,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的影响也才刚刚露出端倪,“新经济”刚刚露出曙光,不久的将来,一个更新、更美、更快的信息世界必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新经济”的信息化本质还体现于高科技的信息化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新经济”的出现源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它促进了信息产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普通技术相比,高科技的信息化具有许多新的特点: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渗透性和高融合。高科技作用于人类经济生活的最重要方式就是产业化,目前高科技产业化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二)全球化: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方式之二

“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型和全球型经济。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美国是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但又是最大的资本顺差国。

――1999年贸易逆差为2675亿美元,资本顺差3782亿美元

1995~1997年流入美国的国外净资本为5781亿美元.。

――其中:西欧3803亿美元,亚洲1912亿美元,拉美66亿美元

1998年度外国人购买美国国债、公司债及股票等长期证净额

――合计为:2220亿美元,累计总额为:66000亿美元。

美国新经济的主打产品是软件等第三产业的名牌产品,包括Windows、Intel 芯片、MPEG芯片、好莱坞大片、Coca-cola 品牌等。

由于美国拥有良好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

――大量高技术人才流入美国,降低美国产品的研发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零售大王”沃尔玛就是美国信息化和全球化方式发展“新经济”的一面旗帜。

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5年度财富500强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已经连续第四年位居榜首。沃尔玛2004年营业收入为2881.8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11%。沃尔玛的经营效率早已是行业的标杆:配送成本占销售额2%,是竞争对手的50%;90%以上商品集中配送,而竞争对手只有50%是集中配送;每家店每天送1次货,而竞争对手每5天1次 。

沃尔玛4年蝉联世界500强第一的“新经济”本质因素在于:

第一,沃尔玛是全球第一个发射物流通信卫星的企业。19世纪80年代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物流通讯卫星。其使得沃尔玛产生了跳跃性的发展,很快就超过了美国零售业的龙头――凯玛特和西尔斯。

第二,沃尔玛建立了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1983年采用POS机(Point Of Sale),即销售始点数据系统。1985年建立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并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

第三,沃尔玛是第一个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对所有车辆进行定位的企业。在任何时候,调度中心都可以知道这些车辆在什么地方,离商店有多远,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运到商店,控制能够精确到小时。

二、美国发展“新经济”的经验

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衰退期以来,已经保持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都控制在较低水平,呈现出近几十年来少有的良好运行态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经济学家Robert H.McGuckin和 Kevin J. Stiroh所做的一项对比研究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密集使用计算机的5个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16个部门。特别是在1996年以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战后的最高峰。1996~2001年,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年平均提高2.4%。就90年代而言,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保持在2%,高于80年代的1.4%。2002年和2003年该项数据分别达到了4.3%和4.5%。

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勃兴是美国“新经济”的标志。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已连续几年位居世界首富,90年代后期其平均每周资产增加4亿美元。微软的主要产品就是软盘及其知识,正是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世界的大门。据估计,微软公司的资产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微软与思科、英特尔、太阳、甲骨文等五家IT公司占据了纳斯达克市场80%以上的市值,而其他2000余家企业总和也不超过20%。

“新经济”之所以首先出现于美国,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经验:

(一)观念领先

在美国,创新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人以能够独树一帜、充分表现自己而自豪,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美国在知识产权法规制订方面和执行方面的严格程度是有目共睹的。美国政府、国会和普通民众,都对“新经济”持欢迎态度,都对其革命性意义予以充分肯定。比如,美国政府在全世界率先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使上世纪80年代处于竞争劣势的美国,在9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明星。

(二)R&D投入大

“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R&D是关键。R&D本质上就是知识的生产过程。经济学家们统计,若企业的R&D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低于3%,企业就没有竞争力,大企业应在5%以上,著名企业在10%以上,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比重更要高得多。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制造业企业R&D投入的这一指标为4.0%左右。而多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这一比例一直在0.7%以下徘徊。同期,美国高科技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一般都在20%左右,而我国高科技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仅在2%左右。

(三)企业激励机制创新

美国整个高科技产业时尚造就一批百万富豪的“玩命工作、闪电致富”的激励机制。企业实行多种就业报酬模式。长期以来,在以微软模式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中,股票期权以其巨大的潜在利益,一直被视为激励年轻技术人才的最佳手段。1994年政府负责社会保险事务的特别委员会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推行类似于401(K)计划和个人退休帐户计划的全民退休储蓄计划。许多公司把其雇员的养老金计划从由公司确定的收益计划改为由自身控制的、由贡献确定的计划。

(四)放松管制,强化市场功能

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放松管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福特政府,盛行于里根政府,延续和强化于克林顿执政时期。如先后放松对铁路、卡车、航空运输、钢铁工业大气污染达标,国产原油价格、利率、银行业和农业等方面的规制。近10年影响最大的是1996年修改通信法和通过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放松管制的目标是取消或降低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强化市场功能,以利于竞争、消除部门垄断。

(五)高度发达的劳动力市场

美国本来就是个高度流动的社会,劳动力市场具有高弹性。美国平均每个人一生要换近10个工作单位或职业岗位。美国的就业市场全球化,川流不息的高技能和低技能移民填补了劳动力的短缺。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调查,1997年,美国21%的化学工程师和20%的计算机专家是在外国出生的。据近几年美国劳工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移民现在占美国劳动力的12%,是7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1999年美国有1570万外国出身的劳工,比三年前高17%。

(六)高效的风险投资

风险资本是“新经济”时代有关新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在美国的“新经济”发展中,风险资本融资的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成长得更快。由于“新经济”企业比“老经济”企业预期回报高,但不确定性大,其高增长的预期使企业急需外部融资。而风险资本是为“新经济”中的新企业量身定做的融资形式,有限合伙制能够较好地处理新生企业知识产品的生产和转化过程中的信息和激励问题。此外,风险资本的管理者是金融、技术和经营方面的专家,直接参与被融资企业的管理,极大地缓和了创业中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还能帮助企业达到上市标准,为自身提供了退出机制。

美国和德国作为市场主导和银行主导两端的典型国家,风险投资的表现截然不同。对比美国,德国的全能银行是风险资本的替代品,其风险投资表现较差。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大部分产业基金投向了高科技企业,而德国仅少部分;到21世纪初,德国的许多基金投入IT业,甚至超过了美国的比例,但德国风险投资的绩效还是较差。因为德国的风险资本在风险控制方面相对缺少专业性,欠发达的证券市场尚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退出机制。

三、结束语

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以官方的语言正式确认“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概念,并把它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项国策。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适当借鉴和有效吸收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有益经验,以便在21世纪诞生欣欣向荣的中国新经济。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社科系)

上一篇:关于加快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基于创新促进的产业集群内竞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