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3-10-19 17:51:23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1

关键词:美术教育 人文性 情感体验 教学操作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国家教育部门力图通过教育改革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那么,课程改革就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提高艺术教育的地位

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美术教育的历史、现状都不尽相同,但却显示了共同的改革趋势:提高艺术教育的地位。例如,在美国,《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将艺术写进联邦法律,艺术首次成为了核心学科,并且制订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绝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尽管处在正常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观念方面的原因,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表现的根源即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教育界近年来积极探索,最终于2001年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教师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做出了重要的指导。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在教学中才会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才会淡化学科中心,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真正地“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美术教育的人文性

1.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

通常说人文主义、人文精神,那到底什么是“人文性”?基础教育美术课程要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以实现“以学生为本”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人文精神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更加明确此次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关心的是人。当瓦萨里提出建立Academy(学院)即柏拉图力图寻找的一个不受干扰的可以自由交流的地方时,人文便开始附着在艺术家的身上,与艺术为伴。那么,我们对人文性的理解是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尽管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有一个任务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并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这是我们坚持不懈追求的人文精神。人文性更多的是由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所体现出来,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新课程标准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观念指导实践,只有改革美术教学方法,除却一味地填鸭式灌输,而使之适应受教育者的内心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才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使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与媒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这才是实现“以学生为本”来引导学生理解人文精神的可取之道。

2.以“人文方法”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想要以实现“以人为本”来引导学生理解人文精神,当然要采取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它有别于科学领域强调理性分析和论证的方法。“关注学生内心需要、关注其情感体验”,这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中一个特别应当注意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了理性思考的方法,表现在教育上是过于强调了传授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剥夺了学生自己体验和理解美术的权利。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体验是艺术课程的学习方式之一。因为体验就意味着学生自由自主地对美术作品的关心、理解、思考、分析,意味着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比较、操作、阐释、甚至争论。Robert Slowin提出的“建构主义”的观点,就是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发展的观点,儿童通过他们的体验和相互配合主动建立起目的的系统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儿童通过连续不断地接受和吸取信息,主动地建构知识。一句话,强调体验,强调学生的理解,就是强调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

三、美术教育人文性的实现,重在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

“需要”即实际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就是想要得到或偏好的东西。“需要”即缺失,是一种必须达到的最低限度地满足状态。而“认知”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包括感知觉的发展、注意力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和想象的发展等。学生的认知发展将影响其一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提升人的内在创造力,我们现今的社会是关注人的社会,重视美术教育,旨在人的发展。要使人“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使人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做到这些,就要在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初期打好基础。

一直以来,在中小学的教学中,一种认为“美术应是技能很强的学科”的观念对我们影响至深。将其定位为技能课,把教学重点放在绘画与工艺制作技能的培养上。实际结果表明,这种不关乎学生内在兴趣的教学,很难实现理想的教育目的,原因在于它缺少想象、理解与创造等教育,不能建立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另一种将美术学科定位于工具课、实用课的理论,是成人用自己的功利化的目标、观念加之于儿童身上的。孩子在实用至上观念下无法体验观察和表现的喜悦,无法品味创造美的愉快,以至从学校毕业以后就不愿意步入美术的领域了。

哲学上讲内因起决定作用。重技能和实用,轻情感素质,这种美术教学现象实质是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其对本体的认知能力培养。从生理学上讲,人脑的中枢神经区域分管感,它通过获得广义的知识信息进而形成相关的经验,包括身体经验、情感经验、自然经验、审美经验、宗教经验、言语经验等,然后才由相关经验激发出主体不同的感性评价方式或反应态度,即各种情感。那么,没有经历自身相关体验的学生,如何形成情感,这样岂不是培养了感情冷漠的一代一代后人,又何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新型的学习心理观把学习者体验自我、认知自我和创新自我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与主导方式之一,即体验自我、他人和人类情感,体验艺术美、自然美、道德美、科学美之情韵奥妙。爱因斯坦曾深有体会:“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说到底,想象力还要靠审美体验的深层催化。与外国少年儿童相比,我国的少年儿童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表现出普遍的薄弱倾向,原因就是其在元意识层面缺少鲜活丰厚的感性原动力。因此,基础美术教育要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实现美术教育的人文关怀,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内在需要和情感体验过程。

四、教师对知识的创造性加工与认知方法论指导

艺术教育是发展内在的最好的手段。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儿童的内在实现,扩展孩子的经验世界,引发他们的情知意,达到自由想象的能力。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尤其重要,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应该学会加工知识,将知识和技术与特定的情感相匹配,即传达具有情知意内涵的知识与技术。教师本身应掌握艺术系统的规律和认知规律并将其整合,通过自身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知识,把标准教材的内容进行一次转换。在这里,教师就需要优化认知操作,更科学地掌握加工、整合知识的方法,合理地引导学生在符合他的大脑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去贴近艺术。教师的认知操作就是对学生要经过的认知过程有提前的演练,而不是只进行单纯的实体化教学。教师要学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人的情感具体化,将教材还原成能观察的、感性的东西,以便于儿童的理解和体验,排除一味地使学生接受抽象的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先行一步超越符号化,先于学生去发现,把美术文化转化成自身的经验,再移情于学生。知识本质上是一种陌生的异己力量,唯有与经验化合后,才能成为个性主体鲜活丰厚的有机力量。

其次,教师要把学生引入一种动情的体验之中,引导儿童创造自己的感情世界,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关注内在来激感的体验,培养内在的虚拟演练能力。对于儿童的内心传达,日本的学者认为:“在指导上要采取亲切和蔼的态度。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阅读理解儿童们在绘画中所要传达的内心世界。通过这种传达的心灵沟通和共鸣,就能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力和陶冶情操的目标。”把儿童放在彻底的学习主体的位置上,注重孩子的兴趣、欲望、关心和疑问,以孩子乐意表达的事物为中心,展示他们的内心需要。教师要减少过早过多的知识性、技能性之教学内容,而代之以更多和更生动感人的体验性、移情性、想象性和欣赏性教学。

除了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体现人文性,教师在选择内容时也应向学生展示人类美术文化的精品,这与一些著名教育家提倡的“名著课程”的初衷是一致的。经典著作代表了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它们所包含的关于宇宙的简介和观念、人类的思想感情、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永恒的道德问题,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以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

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人文性,是我们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观念的认识,美术教育应努力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得以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丁峻.知识心理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

[3]张小鹭.日本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4]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2

【关键词】 美术教育哲学;美术教育实践;概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对美术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是当下美术教育学科不断建构与完善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更是当下美术教育的现实需要。将“美术教育实践”的概念置于“美术教育哲学”中的思考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一、“美术教育实践”概念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育实践”是美术教育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学理概念,也是我们进行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但是我们对它的认识与理解还存在着以下的现象:第一、业界对美术教育实践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界说。第二、美术教育实践常常被人们模糊性趋同于“美术教学实践”,二者互用了,即把美术教育实践等同于了美术教学实践,欠缺明确的美术教育学理概念辨析的意识与行为。第三、多数人以一种绝对二元互为补充的观点看待美术教育实践与美术教育理论的关系,以美术教育理论脱离美术教育实践或者美术教育实践欠缺美术教育理论依据对二者进行抨击,将二者简单地看成指导与被指导、理性与感性、逻辑与非逻辑、学理与事实的关系。这主要反映在美术教育工作者简单地将自身划分为研究者或实践者的二分对立角色中。比如: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老师对自己实践者身份的笃定,以及对理论者身份的艳羡。再比如:高校美术教师对自己的高校美术教育者身份的排斥与不屑,简单地将他们从事的美术教育实践看成是繁杂、有诸多细节、容易的事情,更有甚者对其采取无足轻重的态度,将美术教育实践看成是他们进行专业学术研究的负担与障碍。我们都知道高校教师承担着学术研究的重任,但与研究者身份同时并存的还有教育者、社会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所以,可以说,对美术教育实践与美术教育理论采取对立的立场是导致这些人对两种身份持不同态度与倾向的直接原因。

面临这些已成共识的误区事实现象,以及建构完善美术教育学科的重任,适时对其提出反思、质疑是必须的。笔者认为,对美术教育实践的认知与理解,与美术教育实践作为美术教育重要学理身份之间的偏差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的探讨:第一、究竟什么是美术教育实践?第二、美术教育实践的范畴、边界到底在哪?第三、美术教育实践与一些相近的概念如“美术教学实践”、“美术教育理论”有何区别与联系?第四、人们对于美术教育实践的理解受到哪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等等。基于上述的认识和判断,笔者尝试从美术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重新解读“美术教育实践”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美术教育哲学”学科、对“美术教育实践”理解的关注。

二、“美术教育实践”的概念辨析

美术教育实践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学理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从广义的概念上讲,美术教育实践就是对美术教育的实践,它将美术教育主体作为实践的对象与目的整体对待。如:关于美术教育现实、美术教育理想、美术教育历史、美术教育教学实践,关于宏观美术教育、中观美术教育、微观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外国美术教育的美术教育实践等等。而狭义的美术教育实践通常仅仅指称学校美术教育实践,而学校美术教学实践是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式。可是,美术教育实践仅仅指学校美术教育实践吗?学校美术教育实践能涵盖美术教育实践的全部内涵吗?我们知道,自“终身教育”在196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来,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教育的获取方式、对学习方式的宽容再次成为教育本身的精神支撑。因此,需正确认识学校美术教育实践在人一生所接受美术教育中的阶段性特征,进而在学校美术教育实践阶段确立“美术教育的长远观念”[1]15,保证学生所受美术文化教育在一生中的浸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术教育实践是与美术教育理论对立的一切美术教育活动。这三种观点并不是完全孤立、没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既存在着集合关系也存在着重合与交叉的部分,如广义的美术教育实践包含着狭义的美术教育实践;狭义的学校美术教学实践中的技术路线,如教学的构成、上课的流程、教案的规格、教学评价的目标与要求则与第三种美术教育实践的观点完全重合。虽然这三种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层面的解读对我们了解美术教育实践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但这些分析研究,都是将美术教育实践的某一部分、类型作为分析对象,对美术教育实践的本体概念即美术教育实践到底是什么,还是没有进行充分的解读。

对美术教育学科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澄清是美术教育哲学的基本功能。我们只有确定了美术教育实践到底为何物,才能进一步思考与美术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其他问题。但是,当面对美术教育学科还没有成长起来、美术教育实践还没有得到充分界定的时候,借鉴其它成熟学科,尤其是普通教育学科中对教育实践的充分探讨,或许是一条促进美术教育学科成长的路径。从普通教育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中来看,对教育实践概念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把教育实践定义为“人类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2]773郭元祥教授认为“教育实践是人们以一定的教育观念为基础展开的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各种行为和活动方式”。[3]39石中英教授认为“教育实践是有教育意图的实践行为,或者行为人以教育的名义开展的实践行为”。[4]2叶澜教授认为“教育实践,是对人类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总称”。[5]在这些基础上,笔者将美术教育实践定义为“有美术教育意图的各种行为方式”。

具体来说,美术教育实践有以下几个质的规定性:第一、美术教育实践是在美术教育意图的基础上进行的。美术教育意图是指导致行为人主观自觉引发美术教育行为的原因。它既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无意识思维,也不是明确的意识,而是一种内在的、直接的美术教育思维模式。第二、美术教育实践是按照美术教育内在的逻辑关系展开的。强调美术教育实践与其他学科教育实践之间的内在区分度,即美术教育实践是以有美术教育意味来与其他学科相区分的。第三、美术教育实践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学理组成部分,其核心诉求与美术教育诉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人类美术文化。第四、美术教育实践是自成系统的。这是说美术教育实践既不能是单一的美术教育实践要素,也不能是单向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而是由自身丰富的逻辑结构体系构成的整体系统。如美术教育实践中的美术教学实践,必定是师生双边围绕着美术文化进行的教学。缺少任何教学环节中的任一部分都不能称之为美术教学。因此,尽管学校美术教育实践从概念关系上隶属于美术教育实践,但是它并不简单等同于全部的美术教育实践,只是部分的美术教育实践,而不能代表所有的美术教育实践。这种对于美术教育实践与学校美术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与隔阂,是实用化教学盛行的重要原因,更是曲解美术教育实践,导致目前出现诸多美术教育问题的关键。

对于美术教育理论与美术教育实践这一组复杂关系,可以通过反问――是否存在与美术教育实践完全脱离的美术教育理论?是否存在与美术教育理论完全脱离的美术教育实践?――而引起人们对二者关系的再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讲,二者的关系在终极上其实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不仅体现在美术教育理论的实践意识上,还体现在美术教育实践的理论意识上。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实践者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角色,在很多方面他还可能是一个角色丛。因为人的角色都是多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以教师来说,除了教育者的身份以外,还承担着学习者、促进者、观察者、研究者等多个身份,所以在美术教师这个社会角色丛身份上,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糅杂结合是反思实践性与理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无论是美术教育实践还是美术教育理论,其最终的诉求都是为了教育。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实践是独立于美术教学实践、美术教育理论之外的美术教育学理,是包含美术教学实践并且与美术教育理论相互作用的复合整体,它是由自身自成体系的逻辑结构组成的。为了避免陷入美术教育实践盲区并摆脱美术教育实践之无知,在对待美术教育实践的态度上,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分,更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是理解、认知美术教育实践的关键,更是帮助完善与丰厚美术教育学科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梁玖.确立“美术教育哲学”的必要性[J].艺苑,2013(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4]石中英.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3

关键词:家教美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缄默知识

绪论:

做家教,几乎已成为大学生迈入社会之前的第一步尝试,一些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没有资历进入公司做兼职以前,通常会选择做家教的方式作为自己最初积累经验和赚钱的途径。目前,家教市场逐渐扩大,各大名校周围遍布家教中心,但种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且并没有引起美术教育界和广大民众的足够重视。此文中,笔者并没有泛泛的谈家教问题,而是具体到美术家教,具体到儿童美术教育,从问题入手,谈了一点看法。

一、家教美术教育综述

家教,目前有两种解释:一指家庭教育,二指家庭教师。在此文中,笔者指的是后者。随着家教市场的发展,家教美术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其与家庭美术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均不同。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教育对象较少,通常为一人,有时为两到三人;二、教育者主要由在校大学生担任;三、教学场所主要在学生家里。这些都是表面特征,并不应影响对美术教育本质的认同,也不应因此而降低美术教育质量。

二、家教在进行儿童美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家教市场中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家教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师资质量不能得到良好保障。儿童美术教育是个极为特殊的领域,并不是任何一个学美术的学生都能胜任,它不仅要求家教有较全面的美术知识,基础绘画技能,还要求老师有教育学、心理学,甚至生理学方面的知识。而一个优秀的家教,同时还需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一)教育目的

当我问起为什么去做美术家教时,大部分家教的回答是:一、为了挣钱,养活自己;二、为了锻炼自己,增加阅历;三、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从这三点可以看出,样样都为自己,这直接导致了教育目的是从自己出发,要么使家长满意,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要么教授内容以自己擅长为标准,以求占用较少背课时间。

(二)教学内容

“把成人创造的形象符号,当作表现某一物象的‘公式’来传授,如教简笔画、教卡通画、教传统国画等”。1这是杨景芝老师在九年前的著作《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中的一句话。如今,美术家教的教学内容又是什么呢?很遗憾,大部分依然如此,甚至有个别糊涂的家教竟然教六七岁的孩子画素描。

(三)教学方式

“孩子不是一面被动的镜子,而是一个有生存欲望的有机体。”2但是,很多家教的教学方式,仍以灌输为主,尽管新课程改革已明确要求转变以老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张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同时在学习方式上提倡主体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但家教市场中的改变似乎总是滞后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依旧如故。其原因是家教缺乏新的教育观念,同时又缺乏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无法,只有沿用自己以前老师的教学方式。

三、问题解决之策

(一)应建立较为健全的家教认证体系

家教中心不能仅看学生证,不能仅凭家教在授课栏上填上“美术”就承认其具有教授儿童美术的资格。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对于家教的能力,也应有个检验之法。也许很多人认为,家教认证在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但很多法律、规定也是逐渐完善的,我们心中必须有这个意识,一点一点的加强对家教的考核、评估与管理。

(二)家长要关注美术家教的综合素质

在试讲时,家长可与家教谈一谈,以便对家教的基本素质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可让家教展示他的作品,以了解他的专业素质。聘用家教后,仍要多与家教沟通。家长须注意的是,选择家教不要仅关注家教的单方面知识,尤其要避免这样的误区:认为请美术家教只看家教的绘画能力就行了,家教多方面的知识以及他的人格魅力有时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三)家教自身要加强学习

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学、心理学、儿童绘画发展的知识对于一个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家教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急需了解和学习的,正如陈鹤琴先生说:“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好儿童。”3但是,这些知识的学习又不是一蹴而就的,还应有个先后顺序,我个人认为,应先了解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这方面的知识。说到底,家教自己也是学生,我们不能在关注美术教育中儿童学习策略的同时忽略家教学习的策略问题。

上文我简要谈了家教市场中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之策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家教美术教育的一点建议。

四、对家教美术教育的建议

(一)关注家教美术教育中的缄默知识,实现因材施教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人们将这种不能清晰的反思和陈述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将那种能够明确反思和陈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如此看来 ,我认为在美术教育中也存在着大量缄默知识。比如,在素描教学中,我们常听老师说画面“脏”了,“花”了,但学生最初很难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而老师也很难用一个清晰的概念告诉学生什么程度算“脏”,什么程度算“花”。他只是依据他的直觉和经验来判断。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也是如此,甚至我们更应注重儿童的缄默知识,因为,由于儿童心智、语言等能力发展并不健全,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清晰的接收和理解老师传授的显性知识,也不能很好的用语言清楚的表达他们的情感、想法、体验。因此,了解每个孩子的缄默知识应成为家教美术教育制定教学内容的一个依据,这样不仅易于与孩子沟通,激发孩子学美术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帮助孩子挖掘、审视、表达他们独有的体验。

我认为,还有一种获得孩子缄默知识的方式,那就是通过孩子的行为,而这种真实行为的体现有时又反映在孩子的游戏中,这也引出了我对家教美术教育的第二点建议。

(二)加强游戏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美术家教所教授的对象主要是4——9岁的孩子,由于词汇还较为贫乏,他们有时并不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他们的想法,体验。况且,语言本身也不是万能的,否则也就不会有艺术的存在了。因此,要获得儿童的缄默知识,除了对话的方式以外,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游戏是生活的再现。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家家”的游戏一样,通过孩子的角色扮演,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和爱好,甚至可以看出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他的家庭是否和睦等因素。

(三)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学意义

尹少淳教授认为美术教育的完整表述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获得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4我认为,在家教美术教育中,应更强调其教育学意义。

综合来讲,家教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广泛性、完整性,这不利于美术知识的传授。美术材料的缺乏不利于孩子尝试多种画种,大多数家庭只有油画棒、水彩笔,个别家庭有水粉等材料,但像泥塑、版

画、手工等课程就很难开展。而在这些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做得更好。但家教美术教育深入孩子家庭,与孩子关系亲密,可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独特的课程,这些优势十分有利于家教言传身教,开发引导,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因此,我认为,家教美术教育应更关注其教育学的意义,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大胆想象、积极创造的习惯和意识。

结语:

家教美术教育实际上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面镜子,美术家教授课的好坏就直接体现了以往学校美术教师教学的优劣,美术家教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直接反映了课改前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所教授的内容,采用的评价标准均来自他以前的老师,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忆、仿效当初老师上课的情景。倘若若干年后,美术家教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改观,那么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美术课程改革成功的一种体现。

注释:

1引自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年,12页.

2引自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延和译.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43页.

3引自朱小曼主编:《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3页.

4引自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12页.

参考文献:

[1] 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年.

[2] 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 吕延和译. 湖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 朱小曼主编:《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5]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4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过程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外延到内涵的 演变过程。随着我国10年来在幼教领域改革的加深,幼儿美术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教改革中,综合性的整体改革和各科教法的改革从两个方面推 动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美 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薄弱,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尚不能在广大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例如,幼儿 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问题,就是一个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 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研讨,无疑会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

教育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都和教育指导思想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教育目的有关。笔者在从事10余年的 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深感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因此提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如何阐述的问题,希 望通过研讨,获得共识。

一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作好各种准备的教育。

它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 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具体的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 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教育总目的的手段。所以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 是为少数有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而是在总目的指导之下的具体目的,所以可称之为目标。

目标是教育思想最典型、最集中、最概括的反映,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教育指导思想也有一个演变的 历史过程。

将图画、手工等活动纳入教育课程之内开始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和德国,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人们深感 工艺教育的需要。在当时,美术被认为是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使头脑细密,又能掌握很多知识和技术的学科, 所以初期的美术教育都是以技能教育为出发点的,而且都从几何形入手,然后进入写生,对幼儿也以同样的方 法去教,只不过难易不同罢了。

20世纪初,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的美术研究开始兴盛,如凯尔仙修泰那(Kerschenstener)等,他们积 累了很多儿童绘画的研究成果,结果使欧美的美术教育开始了变革。奥地利的法郎兹·西泽克(Cizek)提出了革命性的主张得以实现。在以后的年代里,英国的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美国的罗温菲德(Lowenfeld)也对美术 教育理论作出突出的贡献。里德指出“儿童艺术是人的表现方法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 育的基础,通过美术来发扬光大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应有的基本态度。”罗温菲德也认为艺术教 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来塑造人格。在艺术心理学的领域里,美国的鲁道夫·阿 恩海姆(Rudo If Arnheim)对视觉与认识与思维的深入研究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正如 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艺术乃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创造 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

与创造性的美术教育相呼应的是以德国包豪斯(Bauhaus)造型设计学校为代表的现代造型艺术潮流。包豪 斯将一切造型领域里共同的基础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教授给学生,取得了效果并推动了“构成”的发展,这不但 对生产和造型艺术有极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美术教育。图案、手工这些教育内容被重新加以认识。抽象化 、象征化的表现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同。美术教育同人的生产和生活愈加密切,美术教育的范畴广为 扩展。

综上所述,今天世界上的美术教育已由写实和抽象两个方向发展而来,并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成为 以艺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人性与社会性的教育。“通过艺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国家美 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美术部分的阐述上:

“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 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 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 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对于这一阐述,可以认为是我们过去对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笔者认为,首先应肯定这一阐述的意义 ,它在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具有参照意义。同时也应指出,时展 了,认识也发展了,这一阐述已不适应今天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以及未来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主要 意见有以下几点:

(一)未脱离以成人对美术的理解来看待幼儿美术活动,以客观反映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因此不适合幼 儿美术活动的心理特点与表现特点。必然? 0fe8 锥朗跻胄词档哪J街小?/SPAN>

(二)文字表述抽象和概括不够,反而使活动范畴受到局限。如“绘画、手工(纸工、泥工、自制玩具等 )”这些形式都可以用造型活动来概括。再如“观察力、想象力”,我们知道,幼儿美术活动会有助于智力的 发展。智力中就包含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多种因素,因此,可以用智力来概括。

(三)创造力是区别于智力的一种能力,也是美术教育最为突出的一种功能特征,但在表述中因平列的关 系,难以清晰地认识和记住这一重要的目标。

对于以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三个领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 美育内容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形式美感的教育,即视觉对形式美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区别于其它美育形式的主 要特征。另外,

用“欣赏力”一词,是过高的目标,幼儿的美育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知觉与感受, 尚难达到欣赏力的程度。

根据以上几点意见,笔者认为,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应重新修正。 为使目标及其阐述更为科学,我们首先必须对幼儿的美术活动的性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众所周知,幼儿 美术不同于成人概念上的美术,和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也不同,这并不是难易程度或循序渐进的问题,而是由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他们不会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去表现,而是用心灵对知觉 样式的把握和理解去表现。幼儿美术如同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一样,是他们认知和表现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 一种混合体,它既是幼儿自身本能的欲望的表现,又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既是体质、智力的体现,又是 情感、态度的表达,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幼儿美术教育正是基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这种 混合体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特性。它的作用包括诸如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 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等等。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作用 在于它具有培养创造性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造形活动实现的。造形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幼儿美术教 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如语言、数等)最重要的内涵。

三造形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活动领域。

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社会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人类 的造形活动随处可见,它和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人类的造形活动最 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按不同物种的标准和美的标准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具有求新、求美的特点,它是人的本质需 要,也是满足这种本质需要的本质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源于人的手和脑的活动,视知觉在 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知觉本身具备着一种思维的本领,具备着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种创造 性的思维。它是经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思进行的。而造形活动为视知觉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又有通 过造形活动的过程,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使想象现实化。因此,造形活动有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

人的造形活动离不开实践,科学家为大脑机能定位的研究和认识规律的研究表明,大脑与外界存在着某种 一致的关系,大脑皮层的活动取决于脑细胞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形成自身的代码(图式),用来译解和反映对 象世界,这样,经常接触某一事物的人就形成了对该事物的代码,例如,经常听音乐的人,就形成对音乐的代 码,而不接触音乐的人头脑中缺少编码,自然就难以解码,也就只能听见,而也是如此。对于幼儿来说,只有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才能建立起创造性的代码,因此,尽管说造形活动有助于培 养创造力,但美术教育中模仿为主的模式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因为在活动中对技术的追求已经束缚住了自主 性的探索性的表现的可能性,使其不能形成创造性的代码。

造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造型艺术,与美术互用。广义则泛指无论有无美的要素,凡人类利用一切 可视可触的材料在空间或平面上做出看得见,摸得到的形象或物体。如果我们从广义的意义上去看待幼儿美术 活动,则除了图画和手工以外,幼儿的很多游戏活动都是造形活动,例如,孩子在雪地上用脚踩出花样、用插 塑积木摆出各种形态,在下过雨的水沟上筑坝,在沙子堆里造城堡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创造性的造形都是具有 意/!/义的。因此,广义的造形应是我们对幼儿美术活动所持的态度。由此出发,也更为容易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 内容并与其它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幼儿的造形活动是与游戏分不开的,他们对随手搭合的树叶、纸片、小棍极感兴趣,对能够通过自己的主 观意志改变一种材料的形也极感兴趣,如果我们把孩子看成是小小的原始人,就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对形式 多样的美术活动那样感兴趣了,他们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游戏的需要,而且得到了关于物质世界的真实信息以 及自己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每一种新材料或新式样的接触和体验都会使他们形成深刻的记忆并影响久远,所以 增强幼儿对各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造型材料的体验,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工作,从这种体验中就培养出造 型艺术的基础感觉。

幼儿在造形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分为“意象表现”和“机能性表现”。这两种表现在活动中都是依赖视觉形 式实现的。也就是说,幼儿在造形中的着眼点是美术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对“形”(形状、色彩、构 成要素等)以及由“形”引发的联想感兴趣。例如,当孩子在涂鸦期能画出圆形时,他并非要画什么东西,而 只对这种最简单的能把图与底区别开来的“形”感兴趣。在以后出现的象征性符号和各种各样的形象样式及组 织形式中也是以形的变化和关系为基础的。他们对手工活动的态度也是如此。他们对泥工、折纸等活动的兴趣 在于这些可变形的材料能够实现他们造形的意愿,从而体验到创造“形”的快乐。

幼儿在造形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对美的认识和感情,他们对美的认识是肤浅的,但却是基 础的,因为美的内涵是通过形式体现出来的,造形艺术为幼儿对美的认识,尤其是视知觉对美的形式的认识提 供了条件。因此,美术教育本身就含有美育的内容。当然,美育不仅通过造形活动,它还需要其它教育活动才 能实现,但造形活动中的美育作用是重要的,因为它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可以现实化的视觉的美感表现形 式。

幼儿在造形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自主的活动,自由地表现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幼儿表现 出的创造性是幼儿主观欲望和想象的产物,如果在活动中是为了自己的表现而做或画,他们会自然地将心里的 美的情感流露出来,从而产生自然、诚实、大胆、朴实、直率、稚拙的特点,尽管这些作品在一些人眼里是幼 稚可笑的,但它所具有的个性和心意是明确的,而模仿成人的艺术的作品则失去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幼 儿美术活动应更多地给予孩子自生性,教育者的工作是为他们提供条件并启发诱导使其实现这种创造,而不是 简单地教他们照猫画虎。

综上所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质。以此为中心来考虑就容易展开其它教育功能。所以 应重视通过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来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研讨有助于教育目标的阐明,而教育目标的阐明有助于更新人们对幼儿美术 教育的认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教育内容、方法的改革,使幼儿美术教育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对以往行 之有效的教育经验和方法也能以新的认识去总结出规律,予以继承和发展。

笔者认为,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可以这样来阐述:通过适合幼儿特点的绘画、手工等造形活动,使幼儿在 体验造形材料和造形表现的过程中萌发美感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认知、智力、技能与社会性发展。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5

应试教育对学生美术教育带来了影响,过去学校主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忽视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一味的将美术课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课程,美术课没有得到应有的推广和开设,形成了对学生美育的空缺。新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立了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人的全面教育中,我国古代的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强调了美育在人的一生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在长期以来,美术课都不能真正实现美育的功用,有的学校只是把美术课搞成了特长教育,要么不重视,要么非常重视,这样偏激的认识既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也违背了美术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小学美术课堂教法陈旧

大多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还是停留在过去的绘画性为主的模式上,过度强调美术技法训练,迫于形势或考试的需求,强制性的对学生进行临摹和灌输知识,不仅严重扭曲了小学学生的思维,违法了小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更是与我国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相矛盾。缺乏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客观、公正的分析,缺乏对学生正确审美情趣的教育,缺乏对现象本质特征的审美表达,严重磨灭了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1.2家长对小学美术教育存在偏见

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诟病始终麻痹着社会对小学美术教育的正确认知。有人认为美术教育是副科,既浪费金钱还耽误学习;有人认为孩子将来不考美术院校,因此,推崇美术无用论;有人认为,美术学习不仅需要在笔墨纸砚,颜料工具等反面花费巨大,将来上大学的开支也非常大,限制了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厚爱,甚至,湮灭了某些学生对美术有兴趣和天赋。

1.3学校和教师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不够

在当前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呼声中,很多学校及教师对抓主要学科的重视普遍较高,而对于美术的认识却相对较弱。有些学校没有积极的为美术教育提供教学设备或师资,有些学校却将美术教师调到其他学科教学上去,有些教师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主科的学习时间,不惜侵占原本就少的美术课时,学生对美育的获得几乎成了泡影。

2 以人为本,加强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形成自我思维,表现自我心灵,展现自我感受的阶段。小学美术课程因其丰富的色彩,五彩的线条为学生的世界里增添了美的收获。教育的目标是为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美术教育正好是从孩子的现实需要出发,通过阶段性的过程来关注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对学生以美的体验和熏陶。

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取知识、感知能力,由于过去对小学美术的教育侧重于模仿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自我思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认识,美术教育者要更新观念,做到教育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能动性为培养对象,关注他们的兴趣、情感和表达,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从美术活动中认知美术结构、色彩、思维角度,拓展学生大脑的认知力。作为美术教育的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美术教学强调的是悟性和灵性的艺术,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启发与引导,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而非纯粹的技法的讲解与规范,从“不教而教”中塑造学生的美术涵养与习惯。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别的,他们的心理特点、心智模式、艺术潜力以及他们的生活面、知识面的不同,必定对美术教学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要从关注小学生的感知与兴趣着手,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启迪学生对美术的主观表达,并引导他们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3 在探究学习中提倡美育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探究性学习作为当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探究性学生鼓励学生在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共同探讨或者自己的操作实践,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获得增长知识、习得能力的过程。

小学美术课堂的探究性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美术精神的培养,在美术活动中,比如对学生的衣服进行探究,通过将不同配搭的上衣、裤子、帽子、鞋子、颜色、样式等进行调换,让学生认识那些是美丽的,那些是不协调的,小学生在对美的认识和欣赏中,渐渐获得对美的感知,对美的探究性体验。

3.1教师在探究性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引导者、合作者

对知识的探究性学习是教师要设置的话题或课题开始,对美术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对一些美术中的图像、手工、雕塑、编织等课题,设定一定的创作要求,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对美的观察,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课题。比如教师发现有些孩子模仿大人吸烟的行为,就可以以此为课题,让大家在模仿中给出不同的评价,有的认为姿势很潇洒,有风度,有的认为这是不好的影响,对孩子心理和生理成长都是有害的,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客观的来对待生活中的行为,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优雅的,那些是禁止的。如此以来,将美术课堂引入美育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去分辨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对那些是完整的,那些是和谐的。

3.2时刻关注探究性学习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过去总是强调对绘画技法的训练和指导,教师作为绘画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对美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对教师的要求上,学生被动的去临摹,被动的去体验,并不能促进学生自己对美的理解、对色彩的搭配、对美术构图的认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描绘什么是美丽的,什么是高尚的,比如,我们在让学生进行涂鸦时,强调人类的行为是对自我情感的表达,古代的舞蹈,壁画等作品所描绘的人物、动物、造型等艺术都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鼓励孩子们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自己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6

    高校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教学目的和艺术美育实施过程的一般规律提出来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美学原理、美育原理、教育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的。它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音乐艺术美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吸收了古代和外国音乐艺术美育实践经验中有价值的部分。音乐美育的原则是音乐艺术美育基本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音乐艺术美育的基本原则是:

1.德、智、体、美等诸育统一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育人,正确认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基础,正确处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关键。因为德、智、体、美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党的教育方针中诸育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育在相互关联中的最大功能,充分挖掘各种课程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使诸育融为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决不可将他们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偏离任何一方,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是有害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学校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等诸育之间的关系,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还要求正确处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与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关系,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科学健身等问题,高度重视高尚道德情操与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注重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健康向上的文明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学生的学习锻炼,最终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理论和实践是描述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的一对基本范畴。人类从事任何活动,必然包括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理性的、动脑的方面,也必然包括具20体的、归纳的、行动的、感性的、动手的方面。正如上和下、左和右、正和反一样,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如果两者脱离,衔接不上,就做不好事情。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基本观点,任何正确的理论认识都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任何教育都不能违背这一原则,音乐美育也不能例外。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任何人不可能事事亲历。所以,把总结好的知识和技能,以课堂讲授的方式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然而,如上所述,理论和实践是不能脱离的。现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是:实践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忽视了,学生只从理论的方面接受知识,而没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是不可能深刻地、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到的东西只是空洞的、不实用的条条。现在大力强调加强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在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更要强调学生在的实践认知中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强调实践环节并不是忽视理论的学习,恰恰相反,只有加强了实践环节,才能使我们在理论的传授和学习上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素质,包括理论学习和审美的水平。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教育都不能背离这一原则,音乐美育当然也不能例外。在音乐美育过程中,要坚决反对“为艺术为艺术”,反对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反对“纯技术”的观点。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开展艺术美育,强调学以致用,将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提高审美文化水平,培养完美的个性。

3.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我们知道,音乐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活动,总是离不开认识活动的,情感的每一次净化都需要认识活动参与。因此,音乐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活动融入审美情感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音乐美21育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逻辑认识,自始至终都以形象思维为主,审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其中情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他心理因素都围绕着情感运动,艺术美育的动因和目的也离不开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整个艺术审美过程浸染上浓郁、强烈的情感色彩。因此,艺术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融入审美情感的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即要在实施音乐美育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二者由矛盾达到统一的原则。这是在音乐美育实施过程中把美学的特点和教育学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而提出来的原则。由于音乐美育是与美感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而人的美感,又是由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所构成:一方面,必须有客观的审美对象的存在作为前提;另一方面,审美主体还必须有审美需要以及相应的主观条件。因此,音乐美育同样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条件,即审美主体(受教育者)与审美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审美客体是不以审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坚持审美主体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的客观规律来开展美育活动,亦必须根据审美主体的不同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审美对象作为实施美育的内容和手段,并且采取相应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审美客体之所以能够被欣赏,并使主体能从中受到教育,主体的主观条件亦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首先,主体要有审美或受教育的需求;其次,主体要有健全的、社会化(人化)的审美感觉器官,这主要指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总之,坚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是要在它们之间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审美主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由接触者变为接受者,也只有这样,审美主客体双方才能由矛盾走向统一。

二、高校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实施内容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心理能力,是在音乐活动过程中认识和体22验、感受和创构审美对象的一种能力。又是一种认识和发现美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它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等,因此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当包括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透彻的理解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敏锐的感知力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不是闭上眼睛就能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在同外部音乐艺术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形成的。正如那阻抗水流的岩石和海滩,它们作用于或改造着水流,而它们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受到了改造。席勒认为:“感知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培养音乐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使其感觉逐渐适应对音乐中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前面提到过,音乐的感觉总体包含音高感、音色感、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乐形式感等等。这些方面只有通过后天的训练才会不断提高。以音高感而言,能否辩认一定的音高本来是一种纯生理的能力,也有接近于天赋的绝对音高感,然而,更为重要的相对音高感,即分辩不同音程距离的能力却是后天形成的。后者经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相当细致灵敏的程度。人的节奏感也是如此,在音乐的感受中,人自然而然的会将节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音乐中节奏的动力感会使人产生极为多样的联想。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多样,对于节奏的联想具有重要的影响。人们的旋律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为旋律不仅仅是音型的流动,而且它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情,并具有近于约定俗成的一定旋法习惯。因此,人们后天接触的音乐越丰富多样,其旋律感越强,就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音乐感受越加深刻。和声感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不断训练和培养的结果。对和声感的功能进行与非功能进行,要在实践中通过有形无形的熏陶才能取得。和声感是有一定历史,一定音乐文化,一定审美观念的产物。音乐的形23成具有一定的逻辑和连贯性,并具时代、历史社会的特征,人们只有在长期的接触、聆听记忆、分析中,才能较为深刻地理解直至把握其形式。敏锐的感受力,最容易在对艺术中最活跃,最复杂和最有秩序性和多样统一性的音乐观察中获得。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弄清什么样的形式是音乐特有的形式,就成了培养他们审美感受力的重要途径。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弄清音乐艺术的种种特征。二是引导学生亲自从音响中体察音乐那特有的形式。完整的音响感知,要求欣赏者必须要按照音乐的规律把旋律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合成为主题、旋律、乐段乃至完整的乐曲。因为它既有助于把握音乐的形式美,又有助于对悦耳动听的音乐音响和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的感知。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会和体验音乐的特有模式,并逐渐将其特有的运动模式和形式结构,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感知认识,倾向和习惯,是增强他们敏锐的审美感受力的关键所在,也是美育之本质所在。我们应该仔细地向他们分析音乐作品的不同特征及其美的内涵。音乐中那好似龙飞凤舞的优美旋律,必定显露出往与复、伸与缩、动与静、虚与实之间的辩证统一。那高亢曲折的戏曲唱腔也必将表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听完一段乐曲后,用简练的语言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再听第二遍的时候,学生便会感受到音乐的真谛。教师在描述自己的经验时,切勿扯的太远,重要的是展开其中的音乐音响模式。在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中,既要发挥学生先天的审美潜能,又要加强他们审美实践的训练,培养其敏锐的创造、发现、领略美的能力。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审美感知能力都不是一样的。审美感知力的强弱,有先天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后天教育得法,就有可能将那些“沉睡”的感知力调动起来,反之,既使有先天的素质,如果长期搁置不用,也要退化,甚至消失。人的感知力既有一定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又有感情色彩、超功利性与个性化的特点。在培养人的音乐感知力时,应使其深入把握音乐活动与内容联系的本质,储存丰富的感觉表象,使感知的客体有血有肉。

2、加强审美想象力的培养24音乐运动的形态,人类的情感动态,要转化为音响动态结构,并予以创造性的表现与把握,就必须凭借想象力。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的储存的现在图式加以改造、组合、提炼,重铸成全新的意想的过程。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是指在审美主体知觉形象的基础上,对审美对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从而形成审美意向的能力的培育。音乐审美想象力是在全部知觉经验的基础上由音响向“音象”(音乐形象)的进发。它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自由性。即人们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凭思维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的特性。二是情感性。即形象的变化、组合乃至意象的构成都以情感为纽带。音乐审美想象力,可分为音乐审美的联想力和音乐审美的构想力。所谓联想力,是在知觉表象的基础上按相似律和接近律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审美意象的能力。审美构想力,是在记忆力表象的基础上,按照自由律创造审美意象的能力。想象以人们记忆中的表象为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和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艺术想象所采用的表象材料与一般的想象不同,他虽然也以人的社会生活作为表象材料。但同时也包含着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培养丰富的“表象储备”是想象的基础。音乐想象的源泉之一是生活的体验。人们在外在体验丰富多样,包括人们的外在体验丰富多样,包括人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文化活动、社交、阅读等等。我们在进行审美教育中,必须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音乐想象力还有赖于人的无意识或潜意识中储存的各种本能、冲动、记忆等,然而它们的内在素质往往也是源于外在体验的,而且也只有在与外在体验相结合时,才能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还要加强学生的艺术体验。因为人们在想象中创造的听觉表象,具有一种对各种音响的综合,分析和提炼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内心的听觉中积累丰富的音乐材料,学会体验,感受各种不同的音响,大脑分析器才能对音响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综合,为想象提供各种所需的素材。学生的想象力,只有在长期积累的艺术体验中才能不断提高。丰富的情感是人们想象的动力。现代科学和艺术创造的经验表明,情感积累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但必须有清醒的意识参与。人的本能冲动是情感的基础,人的本能冲动同丰富情感的转变,是由单一和贫乏向多样统一的转变。本能冲动25如不遇到代表社会和伦理的意识的阻抗不会转变为人的感情。艺术想象所需要的是炽热情感。任何人的炽热丰富的情感,都是在不凡的遭遇中形成的。人们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要有一种真挚而充沛的感情,尤其是在音乐实践中的演奏与创作时,具有激情更为重要。这种情感的升华,将会有力的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性想象。联想是想象的重要形式。联想的重要基础来自各种反射,当新的刺激能引起过去的有关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回忆时,就会产生各种联想。它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重要现象和重要方法之一。失去了联想,就会使一部音乐作品被理解的程度受到很大限制。由此可见,丰富的想象力必须具有丰富的联想,而多种多样的联想又要求人们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7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39-2当前,人们愈发注重美术教育和美术活动在提升人综合素养中的功用。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开发少儿智力

第一,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少儿观察力。美术以其特殊感知方式来展现现实生活。美术的视觉艺术涵盖绘画、雕塑等。组成视觉艺术众多要素中的最核心的要素是线与形。有关研究成果业显示,长时间欣赏和谐的线型构造,可以推动人的视觉感知的健康发展,进而为提升人的观察力。例如欣赏一幅画面,可以观察画的线条、形态、色彩等,让人能够深入理解此几个方面的处理技法,找到画面的层次感和节奏韵律感。很明显,此种艺术活动对于提升人观察物体的灵敏度是有帮助的。由实践方面看,美术对提升观察能力也获得了少许的认可。调查结果显示,有81.2%的少儿认为美术教育对提升他们观察能力有重要作用;有16. 6%的认为有一定作用;只有2.2%的同学认为没有作用。

第二,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少年儿童的记忆力。在临摹、写生等美术活动中,对看见的事物形象进行回忆或再认,这样不断训练就能培养青少年对图像、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记忆,使人们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形象。一般来讲,受过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力是比较好的。主要是因为,形象的事物比较容易记忆。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数据显示,人在面对感性形象进行记忆时,借助的具象越多,让形象接触各种感官越多,人脑就越能构建起神经元模型,或者同对象相对应的神经元模型就容易兴奋起来,建立起比较牢固的神经联系,即形成比较稳固的记忆。

第三,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少年儿童的想象力与形象思维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和知识相比显得尤为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那些受过很好美术教育或者美术修养较高的人,皆其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发达。在理论层面来看,人们在理解、欣赏、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总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思索、回味去体会美术作品的意境,理解美术作品塑造的形象和表达的内容。而美术作品有着丰富的潜在内涵,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结构,具有激发和调动欣赏主体心理活动的召唤功能。所以,优秀的艺术作品最能充分地调动欣赏者依照自己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定势进行再创造的积极想像力。因为想象是象思维主要的思维形式,所以,想像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四,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少年儿童的灵感,从而提升其创造力。美术教育在培育少年儿童创新能力上有独特优势。这是由于,美术活动能够积累美感经验和提高艺术修养,而美感经验与艺术修养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诱发人们的潜意识,激活人们的灵感,进而成为人们创造的契机。那些具有创造性力的人才之中,很多是受过非常好的艺术教育。事实证明,美术教育能让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激发人的创造的灵感,拓展视野,帮助发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途径。就是由美术教育自身特点来审视,美术教育本身是一种开放式、发散式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沿着各种路径,冲破习惯的范围,进而产生很多不同见解和想法,且有意识地促使其从各个方面、多视角思维操作,进而实现提升创造力之目的。尤其是其形象语言的多样性,有利于开启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成为一种广义的创新思维文化教育。

二、 美术教育与少年儿童动力系统――情绪力(心力)调控:以美控心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力素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非常关键。美国成人教育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而85%要靠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近年来,国外心理学家逐渐用/情商的概念来描述心理素质。情商理论的创始人沙洛维和梅耶教授在1996年把情商界定为:对情绪的知觉力、评估力、表达力、分析力、习得力、转换力、调节力,涵盖了自我情绪的控制调整能力、对人的亲和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等。情商又可分为个人情商和人际情商两方面。而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因素相连,不仅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个人情商(自我情绪的控制调整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对其人际情商(对他人的亲和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度)的开发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一,美术教育能够帮助提高少年儿童的积极乐观性情绪及意志力、求知欲等个人情商。(1) 求知欲望的诱发。美的产生,是物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美的感觉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 少年儿童的美术教育可以调动其求知动机。而动机是直接推动着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进一步激发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望。有人说美术课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少年儿童受到美的熏陶。(2) 积极性思维的催生。美感的产生总是直观性的,与美有关的内容如色彩、线条、形体、声音、风景等在美感产生中起着作用,使人心旷神怡,让人的精神生活变得充实。少年儿童通过美术教育,慢慢积累了美感,对美有所体验,并根据各人对美的需要和评价产生情绪的体验,这些情绪也调节着人的心理过程,抒发着各人情感。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少年儿童,当他们手中的材料流淌着色彩的斑驳和栩栩如生的各种造型,怎不会让他们欢呼雀跃?这样也就产生了愉快轻松氛围,瞬间,美感从人的内心直蹦出来,从而积极乐观性情绪也得以催生。(3) 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强化。美术学习过程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也是意志耐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特别是对意志力组成结构――信心、决心、恒心的强化意义重大。因为少年儿童要完成一幅相对令人满意的美术作品,必须对作品进行反复的修改与调整,这对耐心与自制力是很好的锻炼。长此以往,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少年儿童的信心、决心、恒心得到强化。从有关单位学习美术对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的作用的调查来看,有41. 2%的少年儿童认为有很大作用;有55. 3%认为有一定的作用;只有3. 9%认为没有作用。这也充分说明,美术教育对意志力的促进作用得到广泛认可。

第二,美术教育有利于开发少年儿童的开放宽容意识等人际情商因素。在美术作品欣赏和创作过程中,能够涉及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建筑、民风民俗、影视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东西,能够接受毛笔、水彩笔、油画笔、刻刀,甚至计算机等各种可接受的风格技法,能够体会玩味作品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对象、手段的多样性及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都有利于扩展少儿的视野,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包容意识、开放人格的熏陶和塑造。特别是在对吸收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合理成份、以和为主旨、崇尚和美学的中国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其和的境界就会润物无声地感染着少年儿童,使其自觉地萌生着宽容意识。

三、 美术教育与少年儿童的定位系统――人生哲学矫正:以美匡德

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帮助少年儿童知善恶、识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正像康德说的: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对少年儿童的文化、修养、品位、思想、品德都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何以言之?众所周知,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仍属过渡阶段,心理往往不够稳定,人们把这个阶段称为/危险期,这里主要说有些少年儿童是非观念淡薄,易受不良习气影响。不可讳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不同程度地传进我国,青少年一代由于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善恶标准、美丑界限模糊,特别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病使我们的教育往往苍白无力,枯燥乏味,根本打动不了青少年一代。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拨动人们的情感。而美术教育的特点恰恰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打动他们的感情,使他们愉快地受到教育。正是美育的形象性使人易于接受教育,美育的愉悦性使人们乐于接受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在美育中使少年儿童明是非、知善恶、论美丑,进而塑造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美育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美术教育更能使少年儿童受到艺术的魅力感染,抚慰那些扭曲了的心灵,让五彩缤纷的艺术恢复其心理健康状态,从而使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构建正确的人生哲学。所以,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从调查情况看,也是如此。在对/学习美术对修身养性的积极作用的评价调查中,得到这样一组数据:有63. 9%少年儿童认为其作用很大;有37. 7%认为有一定作用;只有1. 4%认为没作用。

四、 美术教育与少年儿童的物质系统――体力锻炼:以美健体

由于体力包括体质、精力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相应地,美术教育对少年儿童体力的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精力。相对于接受数学、物理学等抽象科学教育,从事美术活动就像休息一般,可以有效调节青少年的紧张情绪,从而得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这种作用与人们在劳累之际听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诚然,美术作品创作本身就是艰苦的劳动,过于沉迷创作可能会损害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但这只是看到了其中一个方面。体质锻炼,尽管这可能不是美术创作的追求所在,却是它的副产品。且不说美术教育过程中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对人脑这个器官的保健,事实上,在跋万山涉千水现场写生的过程中, 少年儿童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也会得到锻炼。第三,美术教育有利于指导少年儿童参加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从而间接维护健康。前文所述,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陶冶情操、优化思维,进而使少年儿童远离迷恋网络、抽烟吸毒等不良行为,积极参加有利于身心的文体活动,避免了因不良习气损害身心健康。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术教育对增强体力是有所裨益的。

总之,美术教育可以启智、定心、匡德、健体,对青少年的四大成长系统――动力系统(心力)、认知系统(脑力)、物质系统(体力)和定位系统(人生哲学或价值观)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切实强化美术教育,使其在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健康成长中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继宏.论艺术活动对人的智力开发的影响[J].人才开发, 1999, (02).

[2]严以森.高情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2, (03).

作者简介: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8

关键词:美术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83-02

当前,职业教育正在以其独特的活力绽放着新时代的气息,专业美术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中开设美术专业课程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对美术史料以及理论本身有知识系统框架的认识,培养学生发现、认识、理解生活中美的形式和内涵,通过美术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但是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当中,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思想的限制,总是处于比较“夹生”的地位。要想美术职业教学专业课程达到既满足教学计划又能够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有效作用的目的,这就要求必须要对美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以及发展做出具体研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研究分析。

1 美术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1 美术类学生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美术职业教育在面向大众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果要进行课程的改革,要认清学生自身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经过调差总结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理论知识的修养较低。大部分学生对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于美术文化的了解不够全面,欠缺文化功底,对美术专业的理论知识的认识水平不高。这样的状况首先是和入学动机有关系的,美术类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的之前,一部分学生是由于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的美术专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考试失利或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已选择的美术专业,这样一来一部分学生对于美术课程之前的知识储备是不完善的,所以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是有差距的。其次就是由于受招生体制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招生,不惜降低“入学门槛”,导致部分文化基础较低、文化素养偏低的学生进入学校。(2)形象思维强但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对认真体系的构建还不够健全,认知方法还不够成熟。然而艺术类的专业具有特定的隐形规则,要求学生要有发散性的思维,学生往往在此感到逻辑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不足。美术专业要求学生在设计创作中要有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这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分析也会造成影响。(3)个性鲜明,富有创造激情。美术创作中要求学生尽量表现出自身的创作理念、创作主张以及创作手法。创作者需要自身具备丰富的情感、敏感的观察力以及浪漫主义的幻想才能在创作中表现出个人的主观意愿。学生正处于个性鲜明,富有创造激情的年龄阶段,有助于造就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但是学生的这种特征有时也会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行为思想比较偏激、不愿意服从别人的管理等许多负面效应。

1.2 当前美术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经过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的调查得知,85%的学生认为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是相当必要的,对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有利,能够拓展专业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15%左右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必要开设,主要是不知道具体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用处,学生认为技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与就业看起来关联不大的就不感兴趣。经过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美术专业课程需要改革,教学课程应该加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联系,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适当的选择授课内容。学生希望美术教学课程能够在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同时,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拥有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背景下,能够将自身所学作为专业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从调查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对于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认识还是存在偏差的,因为还是有学生认为开设基础课程是没有必要的,这表现出了学生对于基础教学认识的片面性。毕竟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立竿见影的得到技能方面的提高,所以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时可以理解的。目前,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是比较单一的,教学课堂依然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模式,这种单方进行知识灌溉的模式,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对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讲解,忽略学生的主观意识以及兴趣爱好。教师一般知识注重对教材知识理论的讲解,忽略个案的具体解构。虽然说理论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部分,但是这样就使得讲课内容枯燥乏味,对作品风格以及内涵达不到预期的掌握效果,因此,为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新型人才,应该适当地改变传统教条式的教学方式。

目前,美术职业学校中教师队伍综合实力还有所欠缺,师资调节不够合理。不同学历下的教师具备不同的专业水准及教学能力。从当前的教学来看,美术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分为:(1)具有高水平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这类教师虽然是专业出身,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践教学方面还是经验有所不足。(2)具有专业技法的教师。这类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以实践应用为目的进行教学,但是在理论基础方面稍有欠缺。(3)校外专聘的非专业相关的教师,由于是外聘教师,所以这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教授时间断、教学深度不够等问题。由于师资力量方面的设置及人才引进机制问题,会造成教师队伍整体能力难以提高的窘状,对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美术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思路

2.1 美术类专业应注重挖掘基础课程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

当前,许多学校对于美术专业基础课程都没有太过重视,忽略了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基础课程能够带领学生展开对美术史和美学的学习,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具有自我主观意识的对美术的审美和评价能力。基础课程能够引导学生从起初接触美术作品时只是带来感官刺激的层面上过渡到一种对自身性情的陶冶,让学生的意识和理想能够达到共鸣。东西方美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学生在欣赏这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在欣赏的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借鉴前人绘画技巧的基础上破除形式格法的绘画体系,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

2.2 美术专业要注重在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

近年来,学生的人文素养一直处于比较滞后的处境,然而素质教育又是受教育者进行实现其他方面素质的前提保障。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能力发展、思想道德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审美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注重在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目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人文素养是人的观念以及意识的一种体现,是受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人生观的影响的。在美术基础课程中通过对美的形态以及范畴的认知,学生可以了解到审美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其实没得范围是没有明确界定的,审视的角度不同从事物本身发现的美也就不同,有人眼中的没可能是那种豪迈粗犷的,有的人眼中的美可能就是悲壮、英武之美,还有可能是自然天成之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养成对自然、对社会独特的审美,以积极地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美术作品通常是以直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引发他们的思考,但是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的不同,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有差距。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发散思维,依据自身感受进行作品的想象和创作,根据自身素养,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创新意识和创新作品。

3 美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

3.1 探索多样化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目前,在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思路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进探索是相当有必要的。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摸索过程中,探索出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一个特定的任务为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教学资源的应用,进行自主探讨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真实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既定任务区探索学习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会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能够逐渐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根据了解,任务驱动教学在非美术专业的学习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也有着显著的成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展示一些具有各个朝代明显特点的纹样,让学生进行图片的观摩和欣赏。当学生仔细欣赏研究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追问学生这些不同时期的纹样具有怎样的异同之处?学生将会根据教师之前导入的文化背景,进行思考,围绕教师提出的任务,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研究,或是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一个学习目标,如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循环,最终达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3.2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也在不断地深入,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能够通过声音、图像以及文本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化,美术教学中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以抽象的语言或是文字对作品进行描述的,学生很难对这类作品进行理解,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这类抽象描述涉及到美术作品,画家以及时代背景以课件的形式或者视频材料的播放具体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有着强大的信息储备,能够弥补课本知识的局限性,将教材中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的信息补充完整,依靠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后台,可以搜集大量的教学信息,能够节省出大量查找翻阅书籍的时间,给学生和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思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地作用。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的时候要掌握好应用的程度,不能盲目依赖,在教学中还是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的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提高教学效率。

3.3 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其自身的素质水平以及业务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能力和成绩。教师在拥有良好的师德基础上还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对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教师的讲课方式以及人格魅力等因素都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端正的行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的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时刻关注美术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对本知识领域的内容以及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下,对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及时进行更新调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学生的知识汲取不断的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4 教材的选择和开发

职业教育学校在选择美术专业教材的时候要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教材在选择方面要有针对性。在保留原有美术教材特征体系以及分片布局的基础上,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对中西方文化进行融合,选择出具有针对性的、适合学校学生群体的教材,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

4 结语

目前,正是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新时期,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新型实用人才。因此,美术职业教育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是相当必要的。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进行积累和尝试,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更新,以任务驱动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为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美术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提高良好的机会,取得良好的课程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敏.浅析新媒体时代下职业教育美术课程的变革[J].新校园:理论版,2012(1):34-35.

[2] 唐杰.面向基础教育需求、构建实践取向的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J].z中国美术教育,2012(5):23-24.

上一篇:儒家思想的变化范文 下一篇:综合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