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给予法华林干预效果评价

时间:2022-09-24 04:37:38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给予法华林干预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给予法华林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沭阳仁慈医院和沭阳维康医院透析中心用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行规律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素封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片1.875~2.500 mg/次,1次/d,口服,观察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长期留置导管; 华法林;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9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4-0049-02

doi:10.14033/ki.cfmr.2015.34.020

尿毒症患者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方法进行治疗,随着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技术的成熟、适应者的增多等,拥有这种血管通路的患者也逐渐增多,但导管长期放置易引发并发症,如何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2013年1月-2014年1月沭阳仁慈医院和沭阳维康医院应用华法林来维持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通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沭阳仁慈医院和沭阳维康医院透析中心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规律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8~66岁,平均(49.1±10.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7例,糖尿病肾病4例,高尿酸性肾病2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5~69岁,平均(49.6±11.3)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8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尿酸性肾病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置管方法

选用德国贝朗Haemocat R Double-Lumen Catheter带涤纶双腔血液透析导管,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应用Seldinger 技术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部位:颈内静脉。

1.3 封管方法

1.3.1 对照组 透析结束封管前用生理盐水10 ml分别冲洗导管动静脉管路,肝素溶液(25 mg/ml)按照管腔容量采用正压方式注入导管动脉端及静脉端管腔。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华法林片1.875~2.500 mg/次,1次/d,口服。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留置导管总日数与进行血液净化的总次数;观察并计算两组患者导管血栓形成及其他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平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coagulation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平均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26例患者总共留置导管时间为9650 d,共进行血液净化4135例次;观察组26例患者总共留置导管时间为9711 d,共进行血液净化4161例次。

2.1 两组患者导管血栓形成与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平均PT、APTT、INR值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PT、APTT、INR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双腔管易于使用、保留,为缺乏合适血管通路的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较可靠的方法,但导管长期放置易引发并发症。

华法林为双香豆类中效抗凝剂,其通过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干扰凝血因子Ⅱ、Ⅷ 、Ⅸ、Ⅹ,以及蛋白C和蛋白S的γ2羧基化从而发挥抗凝作用[1],还能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因而还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华法林作为一种传统的抗凝药物,在预防长期留置导管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定期小剂量华法林能改善长期留置导管功能,减少血栓形成[2]。目前文献[3-4]报道使用华法林抗凝调整INR水平为1.5~2.5,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长期深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本文研究与之相似。并且本研究还发现,导管堵塞再通后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华法林可以阻止可能残留的血栓片段继续发展成新血栓再次堵塞导管。

国内郑露等[5]发现采用小剂量华法林可以预防尿毒症长期留置导管血栓形成,且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较未服用者导管功能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本研究与之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华法林的剂量反应个体差异很大,Wilkieson等[6]认为低剂量华法林对预防导管功能不良无效,不建议用低剂量华法林来预防导管功能不良事件的发生;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华法林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没有显著的增加出血率或死亡率,同时可以减少导管功能不良事件[7]。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华法林有显著的出血风险[8]。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华法林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凝血酶原时间)作相应的剂量调整。

上一篇:桡骨远端骨折实施掌侧入路的外科处置研究 下一篇:丙泊酚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