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4 02:51:58

国有企业改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光在中国的工业化经济发展初期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战的关键阶段。本文立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稳健发展,在对国有企业改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现状;改制对策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跨国企业蓬勃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在逐渐的增强。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却显得后备不足。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的资金使用问题、经济结构问题,人员冗杂问题,管理不善问题等也越发的突显。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改制现状分析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有关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逐步的开始建立起以产权关系明晰为第一要务的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许多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努力,通过灵活多变、切实有效的不同改制形式,在一定程度完成了国有经济的产权关系明晰,转变了以往政企合一的传统经营体制,让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重获了活动和能量。但是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蕴含在国有企业中的一些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给国有企业进一步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效

国有企业改制的实质其实是一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外在体现。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国做出伟大的“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新的发展和完善,中国逐步建设成了能在国际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国有企业的改制之路也自此正式的拉开了序幕。在国有企业改制之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很高,在国有企业产权界定模糊的同时,还存在较多的重复性建设多、分散性经营的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中小型企业,因为数量较多、经营不善、缺乏管理,成为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老大难”问题。

国有企业的改制也依据这些现有的问题,开始了试点先行、先易后难的体制改革尝试。国有企业的改制有两个重要的改革核心:一个是经营权,一个是所有权。这是为了让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明晰,接受更多市场检验的改革形式。首先是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放开。让更多的企业可以来进行国有企业的经营项目,给予国有企业以外在的竞争压力。其次是企业所有权的重组。通过承包经营责任制和企业兼并重组的形式来完成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经过长时间的改制工作以后,我国的国有企业整体获得了新的发展,大部分企业实现了产权的多元化调整,转变了以往的经营机制,企业的效益和员工的福利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得到相应的增强。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中政企合一的经营模式转变成了政企分开的经营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企改革的透明度,让国家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优化配置。

(二)国有企业改制的弊端

在国有企业改制取得成绩、收获成效的同时,存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深层次问题也不断的突显。首先,因为国有企业改制的特点是经营权的放开和所有权的重组,所以一些国有企业在进行改制的过程中存在对改制目标理解的偏差,它们片面的以为国有体制的改革是一种“国退民进”的全面颠覆式的改革形式,盲目的提倡让“国有经济从一切存在市场竞争性的领域中退出”的具有情绪煽动性的口号,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人为的放在相互对立的位置上,不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部分地区在进行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不考虑地方发展的实际,改制的手段简单粗暴,采用下达指示、分配任务、限定时间、催赶进度的不良方式来进行国有企业改制的执行,让一些国有企业的改制缺少质量的保障,因为减弱了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效。再次,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中相关的监管程序落实不到,造成一些国有资源的无形流失,国有企业员工权益受损,人为牟利现象的频发。

二、国有企业改制对策研究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国有企业改制中最容易发生的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而国有企业改制有必须是要完成国有产权的有序流转和有效运营的,因此只有解决好国有资产的流转问题,才能切实的做好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不同角度,展开对国有企业改制对策的探讨。

(一)产权主体角度

对于国有企业改制来说,明确不同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可行使权力的范围是其进行国有企业改制的第一步,这种职权范围既包括产权主体的财产范围,如一些可以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经济账目、企业实际资产等,也包括产权主体的管理权限,如一些无形的管理权力,企业内部的支配权或决策权等。通过制定专门产权界定小组依照有关的法律程序来对即将改制的国有企业进行一个全面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同时由专门产权界定小组出具的资产清查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要及时主动的提供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接受国有资产部门对报告的核查、确认及备案。同时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程序的监督和把控,通过减少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阶段的人为因素的破坏,来保证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报告的准确性。让整个评估流程做到客观、公平、公开、透明,防止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

(二)产权登记角度

国有企业在进行改制后的产权登记之前,要进行一个改制方案的确认。改制方案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按照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改制方案的确认,充分体现出国有企业改制主体人的意愿和想法,不能够存在不自愿情形和不平等条约的存在,保证档案条款的有效性,对于带可撤销事由的条款,要做一个特殊的处理。比如当国有企业的改制合同中存在可撤销事由时,改制的效力将完全的取决于具有撤销权的主体是否行使自己的撤销权。同时设计国家重大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的确认时,除了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以外,还需要经由审批机关审批方案的有效性。改制方案落实后,相关的国有企业还要去国家的管理机关进行一个产权登记的工作,只有通过国家资产管理的审核登记,国有企业产权变动的改制行为才具有真正的法律效益。

(三)财务处理角度

在国有企业改制行为有效落实以后,相关的国有企业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国有企业改制的财务处理工作。首先,国有企业要对以往的旧账进行一个冻结和清理。对国有企业原有的资产进行一个全面的核查和评估,对国有企业对外的债权债务进行一个抵消和处理,然后进行资产的划拨和手续的过户。其次,资产投入企业也需要对自己的投入资金进行一个评估和核算,明确自己对国有企业的投入资本,以确认自己的投资股份。再次,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要重视企业员工的个人权益,在保证员工权益不受损害的基础上,去进行新的国有企业管理的整改,帮助企业员工适应新的企业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升职机制。通过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活力,让国有企业的发展焕发新的光彩。

三、结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对于国有企业改制来说,改制是让国有企业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重获新的经营能量的重要举措。虽然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在的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只要国有企业在不断的发展、革新中正视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国有企业的发展一定会在改革阳光的沐浴下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松龄.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6(01).

[2]张婷婷.试论国企产权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国企研究,2016(02).

[3]田磊.国有企业资金管控的创新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作者单位:大连市土地储备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上一篇:地市级烟草企业预算管理精益化对策探讨 下一篇:西门子医疗的蹩脚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