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初探

时间:2022-09-23 04:26:24

中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初探

摘 要:随着人民法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开始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在司法实践中,弱势群体往往由于司法鉴定中的诸多问题而无法提供诉讼所需的证据,这就让弱势群体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由此而生。司法鉴定救助制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是一项全新的法律制度。本文以中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现状分析为基础,总结其不足之处,从而探讨中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完善途径,以期对这一制度的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司法鉴定救助;现状;不足;完善途径

一、我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司法鉴定救助制度是指在诉讼活动过程中,国家或政府为保证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得以实现,对需要采用司法鉴定举证以维护自己法定权利不受非法侵犯,但又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提供减、免措施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从而维护司法公正的制度。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救助制度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制度,只有部分省市已经或者正在着手出台政府规定性文件来规范司法鉴定救助制度。例如四川省司法厅在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制定了《四川省司法鉴定援助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人因交不起鉴定费而无法进入诉讼程序、无力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对援助案件涉及事项的鉴定费给予减免"。有的省市只是地方司法局、法院等司法机关存在司法鉴定救助这个项目,而且有的还只是属于司法救助的一部分,并没有制定独立的司法鉴定救助制度。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司法局提出要在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开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活动。

(二)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中的实施主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实施使我国司法鉴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集中体现在司法鉴定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确立,赢利性成为其最大的特点,但对于司法鉴定救助的实施主体却没有统一的规定。我国司法鉴定救助主要是在民事诉讼方面,涉及的不仅有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还包括各种专业鉴定,这些专业鉴定所在的机构又不属于司法机关管辖,例如法医类鉴定需要去医疗机构,现有的司法鉴定救助部门几乎不包括医疗机构。实施主体范围狭窄,导致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不能充分享受到司法鉴定救助。

(三)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中的救助对象

司法鉴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是由于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原因在诉讼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的第三条,我国将可获得司法鉴定救助的当事人规定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孤寡老人、孤儿和农村"五保户";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追索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申请司法鉴定的;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申请司法鉴定的;因见义勇为或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近亲属申请司法鉴定的;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济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无其他收入的;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的;当事人为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SOS儿童村、社会救助站、特殊教育机构等社会公共福利单位的;当事人为经营困难企业、濒临破产企业或已进入破产清算的企业申请司法鉴定的;其他情形确实需要司法鉴定援助的。

(四)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中的救助费用

2007年4月1日起施行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明确规定鉴定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第十一条规定的,由人民法院代为收缴的鉴定人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根据法律规定,这部分鉴定辅助费用属于诉讼费用,当事人应当交给法院,最后根据法院的判决结果,一般由败诉方来承担; 另一部分是第十二条规定的"因鉴定发生的依法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费用",即鉴定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技术费、器材费、工本费等。该条规定,这部分费用由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决定由当事人直接支付给有关机构或者单位,而不是由人民法院收取,这一部分称为狭义的鉴定费用,司法鉴定救助所负担的鉴定费用应该是狭义的鉴定费用。目前,大部分施行司法鉴定救助的省市是把办理司法鉴定所需的费用纳入法律援助经费的开支范围的,由政府承担。有一部分是由政府和司法鉴定机构共同承担。

二.我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全国统一的司法鉴定救助制度

就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法律法规来看,多是以地方规章和暂行办法来规定其内容、管理方式、救助对象等,没有全国统一的法律条文来明文规定。由于各地制定的暂行办法不一致,导致救助标准不一致,鉴定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的标准也不明确,这就造成很多因地域差别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

(二)司法鉴定救助的管理机构不统一、不明确

目前,我国尚未设立全国性的司法鉴定救助管理机构或明文规定主管负责的机构,这使得司法鉴定救助一直处于各省市各自为政的状态,各省市的规定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同时,各类司法鉴定机构在实施司法鉴定救助的过程中缺乏合理协调和有效监督,导致司法鉴定救助资源错配以及司法鉴定救助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三)司法鉴定救助费用的承担主体范围过窄

司法鉴定人在解决诉讼中的专门问题时,不仅需要运用技能和知识付出脑力劳动,而且作为成本的鉴定仪器设备和耗材也有一定的损耗。在市场经济中,司法鉴定机构每天都面临着生存竞争的考验,要求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完全不计成本的免费鉴定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而我国目前的司法鉴定救助费用承担者的范围过窄,一些省市的司法鉴定救助更是将受助人的司法鉴定费用全部免除,但却未对相关司法鉴定救助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样虽然减轻了受助人的负担,但是长期如此必定会加大政府和鉴定机构的经济负担。

三、我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完善途径

(一)完善司法鉴定救助的法律法规

完善一项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支撑支持。加强司法鉴定救助方面的立法对于司法鉴定救助有着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应该制定全国性的、详细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来明文规定司法鉴定救助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救助范围、救助对象、资格审查、启动程序、经费来源等各个方面,还要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救助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实现司法鉴定救助的整个过程公开、公平与公正。

(二)扩大司法鉴定救助实施主体的范围

司法鉴定救助主要是司法鉴定机构在负责减免鉴定费用,但是鉴定费用并不只是司法鉴定机构产生,部分案件还会涉及医疗机构等专业机构。这部分产生的费用,笔者认为在保证基本费用的情况下,医疗机构等专业机构应该秉承社会救助和司法鉴定救助的精神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进行减缓费用的政策,以保证当事人顺利完成诉讼。

(三)明确规定司法鉴定援助的管理机关及其相关职能

司法鉴定救助应由全国性司法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不能由各地司法机关分散管理,同时明确规定管理机关的职能与责任。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是确保司法鉴定救助公平公正的前提之一。

(四)拓宽司法鉴定费用的承担主体

1、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来源

目前司法鉴定救助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政府应将提供司法鉴定救助作为政府的一项义务,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单独列出。同时,还可从司法鉴定机构业务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由司法鉴定救助中心统一组织司法鉴定救助,对实施司法鉴定救助的司法鉴定机构和人员给予适量的经济补助,以确保司法鉴定救助的效率和司法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员的积极性。

2、加大社会捐赠的力度

我国政府每年拨付的法律援助经费平均每人每年不足一毛钱,连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都达不到,很难保障给予司法鉴定救助充足的财政拨款,因此社会捐赠在司法鉴定救助经费保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应该在全国建立各个级别的司法鉴定救助基金会,其基金来源为企业单位、个人的捐赠、基金会的存款利息、基金会的各项收益等等。这不仅为政府分担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也使社会资源能够更好的支持司法鉴定救助工作,服务广大弱势群体。

3、以税收优惠的方式给予扶持

建立司法鉴定救助制度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对实施司法鉴定救助的司法鉴定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或者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减轻其经济负担,从而鼓励司法鉴定机构积极开展司法鉴定救助工作。

(五)建立司法鉴定救助费用的偿还和监管制度

建立对司法鉴定救助的案件实施全程跟踪监督机制,对经过司法鉴定救助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司法鉴定救助,并追偿已经发生的司法鉴定费用:受助人取得了足以免除司法鉴定救助的财产的;有新的证据证明给予司法鉴定救助的理由已不成立的;提供虚假证明以骗取司法鉴定救助的;受助人被确定为恶意诉讼人的。在收到追偿的有关费用后应及时返还司法鉴定机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国家里,无论贫者还是富者,无论健康还是残疾,无论强者还是弱者,无论政治经济地位高低,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对弱势群体开展司法鉴定救助,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司法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应有之举。

参考文献:

[1]何家弘主编.司法鉴定导论[M].法律出版社,2000.

[2] 李建波.中国法律援助制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3] 宋永政,王瑞恒.我国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的构想[J].理论界,2008(9).

[4]于伟力.建立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必要性[J].科技风,2010(16).

[5] 刘千军,曾科论.司法鉴定制度鉴定费分担原则的缺陷及完善[J].

[6]贾治辉,柯昌林.论我国司法鉴定援助制度[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上一篇:我国高校隐性补助对贫困生心理影响的优势分析 下一篇:浅谈柔道运动员的机能监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