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探析

时间:2022-09-23 01:19:38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探析

摘要: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中医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层含义。历代医家对此有精妙的论述和广博的阐发。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对于提高中医防病治病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 治未病 探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94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215-01

《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篇》中也提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经・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历代医家把在病症还未表现之时就把疾病治好,根除病因,是为上工,是医术最高的医家,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为中工;在病情严重后才治,虽然医术很高明,闻名于天下,实为下工。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1 未病先防

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体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相应的观念。《灵枢・邪客》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与环境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未病先防就是强调养护人体正气,防御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是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东汉名医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来防治未病,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治未病,他在《抱朴子・地真》中指出:“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迫于既逝之后。”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他认为“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其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古代中医发明“人痘接种术”来预防天花的发病,开创了人类用接种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先河。近代中医仍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里,采用药物进行驱毒防病,有的服用中药煎剂,有的用雄黄、艾叶、苍术等薰烟以防疫疠。或因地制宜采取改水、灭螺、驱蚊、灭鼠,来预防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生。

2 既病防变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某一局部或某一脏腑发病,都能影响整体机能的失调,这种失调所导致的疾病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把握这些联系和规律,是临床治未病实现既病防变的前提。

2.1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根据阴阳互根的规律,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张景岳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中记载的理阴煎通治真阴虚弱等证。方中除熟地、当归补阴血药外,并与干姜、炙甘草、肉桂补阳药合用,使阳生阴长化源不竭,从而达到理阴的目的。张仲景在《伤寒论》用附子汤是治少阴阳虚寒凝“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而设,并无阴虚表现,但仲景组方中却芍药与附子相配伍,以芍药和阴,阳得阴助更有利于肾阳的恢复。

2.2 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医圣张仲景谙熟五脏生克乘侮的规律,对治未病学术思想有精妙的阐发,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仲景所创制主治少阳病的小柴胡汤,在用柴胡、黄芩疏理肝胆之气的同时,配用人参、半夏、甘草健脾和胃;以及后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逍遥散,将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柔肝之品与茯苓、白术、甘草等健脾益气诸药配伍,均为肝病治脾的典范。

2.3 温热之邪易伤津耗液,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清代名医叶天士针对温热之邪容易伤津耗液的特点,提出对于肾水素虚的温病患者,为了防止病邪乘虚深入下焦,要酌用补益肾阴药,以先安未受邪之地。正所谓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所云:“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细读吴鞠通《温病条辨》,从中可以看出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保津液、防阴伤的精神。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4 阳病发于冬,冬病夏治。《素问・宣明五气论篇》曰:“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比如,咳喘病是由于脾肾阳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停聚而为痰饮所致。冬天阴寒气盛,阳气更衰而易发病,故阳病发于冬。叶天士认为:“交节病加,尤属虚象。”根据《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精神,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夏日服用苓桂术甘汤温脾阳以化饮,或服用金匮肾气丸温肾阳以化饮,饮去则咳喘自愈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用温化痰饮的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等温药制成膏剂,在三伏天外敷于体表肺脏的俞穴部位,临床上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历代先贤广博的认知和精妙的阐发,可谓见仁见智。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其创导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疗原则,犹如中医医学宝库中两颗璀灿的明珠,至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它照亮着后代学者防病健身、治病救人的行医之道。

上一篇: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下一篇:产道血肿的临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