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结构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3 12:21:46

传统音乐结构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影音乐的分析,结合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变奏曲、奏鸣曲,谈谈这些曲式结构在电影音乐中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变奏曲 奏鸣曲

从电影艺术的诞生起,音乐在影片中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从最初只是弥补人类所具有的“视听同步”的感官功能的作用开始,至今已经成为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音响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它没有国界、没有语言障碍、能让观众直接参与到影片的叙事中。一部好的电影音乐,是应该融化、渗透进电影的总体构想中。作为音乐创作者,要把对人物的理解、对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融入到人们对音乐的感受之中。也就是说,无论是主题音乐,还是资料性使用音乐,或是功能性音乐,都应该与影片整体风格和谐,与叙事结构相辅相成,并且还要与其电影元素相匹配,这样的音乐才能给电影增添高于生活的诗意。

结构是构筑音乐作品的灵魂,作为电影叙事重要手段之一的电影音乐也不例外。电影音乐除了继承了纯音乐的艺术特征之外,又与电影的其它元素相结合,发展了音乐的功能。它是用音乐刻画人物、描写人物的心理,制造戏剧冲突,渲染气氛,进行情感交流,从而强化了电影的叙述性。电影音乐由于受到电影画面的牵制(包括长度、内容等方面的牵制),因此设计电影音乐的结构成为创作电影音乐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电影音乐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往往把影片所给予的音乐展现空间与传统的音乐曲式结构巧妙地加以融合,从而使音乐与画面融为一体。

一、变奏曲式结构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

“变奏曲式”是很多为电影配乐的作曲家经常使用的音乐结构,它是通过一个主题加以一次次变化构成。图式为:A1A2A3A4A5……,其特点是容易给观众记忆。变奏曲的主题、和声语汇必须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给随后的一系列变奏有着不断发展的空间。在电影音乐中往往把一个音乐主题(可能主题来自于主题歌曲),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作变化处理。

影片《钢琴师》的音乐除了选用大量肖邦的钢琴作品外,作曲家基拉尔就使用了“双主题对位变奏”的结构来写作这部电影音乐的。“双主题对位变奏”是一个技术高、效果好的作曲手法。作曲家先设计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设计得非常精致,是一个带有犹太民族风格的、小调色彩的、并且附有歌唱性和忧伤感的主体;在此基础上,作曲家运用对位的作曲技术又设计了一个新的主题,这个主题带有半音倚音进行的倾向,像一个悠长的动机音型。两个主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是严格的对位,既可以分开独立使用,又可以把两个主题同时叠加使用。运用这样的曲式结构能使得音乐素材简练集中,并加深了观众对音乐的印象。在这部影片中作曲家根据情节的需要,有时把两个音乐主题同时出现:有时只用其中一个音乐主题;有时甚至用一件乐器孤独地演奏其中一个音乐主题,深刻地表现出犹太人深受纳粹迫害的悲惨景象。

由著名作曲家谭盾担任作曲的电影《夜宴》的音乐同样也采用的是“双主题变奏”的曲式结构。作曲家为这部电影的音乐设计了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取自于影片的主题歌曲《越人歌》。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哀伤、充满忧郁感,把太子无鸾内心中想爱不能爱,想离不能离的痛苦和内心复杂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他对权术的蔑视,对爱被剥夺的怨恨和无奈之情。第二主题取自片尾歌曲,旋律的情绪中包含了悲伤成分。

二、奏鸣曲式结构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

“奏鸣曲式”是传统音乐结构中的一种重要曲式,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组成。由于这种曲式结构中含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包含着矛盾冲突的因素,因此一直是大型音乐作品使用的曲式结构。把“奏鸣曲式”用在电影音乐的创作中,作曲家必须要具有把握大型音乐结构的能力。中国电影《》的音乐就是一部运用“奏鸣曲式”来表现影片内容的一个成功特例。

《》这部影片的音乐,名为《永恒的伟人》。由程大兆作曲。影片叙述了总理从1966年“”开始,一直到去世的晚年经历。

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奏鸣曲式”是一种适合于表现具有戏剧性冲突的音乐结构,往往比较富于戏剧性。音乐的不同主题之间常有内在的联系和矛盾,并常用交响性手法揭示这种联系和矛盾。“奏鸣曲式”中音乐形象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体现了对比性。主题的呈示、展开和再现是按一条戏剧性发展的线索进行的,好像是戏剧中各种人物的亮相、冲突。

《》这部影片的情节是以第三人称回忆的方式,再现了一个伟人最后十年不寻常的经历。音乐作为影片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要烘托气氛,更重要的功能性的预示作用。把影片展示的十年间的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用简练的音乐语言和恢弘的气势表现了出来。这部电影的音乐把历史人物心理作了生动刻画,具有时空感,也蕴涵了哲理性。音乐在这一影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呈示部”的音乐主要思想放在歌颂上。音乐由钟声开始,把时间拉回到了一个特殊的年代。音乐的第一主题由弦乐奏出,表达了主人公忍辱负重,在重要关头,不顾个人安危,保全大局的博怀。第二音乐主题的旋律为小调,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把听众跟随影片的发展带入到“”的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所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当时所发生的事情,还借助音乐表达了在忍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仍然保持着那种坚持正义的崇高品质。深层的音乐在表现上已经超越了历史事件的表层,不仅只是与画面平行的一般语言,而是将历史人物的塑造与创作者的情感升华到新的高度,使观众的情绪随着音乐的流动而感动。

“展开部”是“奏鸣曲式”中的发展部分,不同的音乐形象在这个部分要进行充分的展开,情绪也最为紧张。作曲家把这个部分用于描写出逃的事件,弦乐奏出密集的音型使人印象深刻,把人的情绪一下子拉到了这个紧张的氛围中。

当影片的情节到达去世的悲愤时刻,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一主题的歌颂形象与第二主题的悲凉形象在此又一次出现,把同志伟大的一生作了总结,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失去这位伟人的悲哀。

把“奏鸣曲式”用于电影音乐结构,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中国电影《生活的颤音》的音乐就是用“奏鸣曲式”结构而写的。这部影片以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广场上人民悼念总理遭到残酷镇压的“四五”事件为背景的故事。由于影片的男主角是一位小提琴家,所以影片的音乐贯穿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另外,英国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的音乐同样也是以小提琴协奏曲的体裁与“奏鸣曲式”结构而写。

与纯音乐作品相比,电影音乐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一方面它不能离开影片的整体思想内容以及具体人物刻画、矛盾展开、情绪表现和场面描写而进行创作。另外一方面它又有着音乐创作的特殊性,创作的自由度肯定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电影音乐的写作的难度并不比写作纯音乐作品低,有时甚至更难把握。利用传统的音乐曲式结构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电影音乐的作曲家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力。

总之,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承担不同的剧作作用。而音乐的体裁是为了更直接的表现电影叙事的功能。音乐的结构就像文章的体裁,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在讲故事,区别只是用声音的语言表现还是文字的语言表现。

上一篇: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美学思考 下一篇:古埃及的装饰艺术风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