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授之以渔”策略初探

时间:2022-09-23 10:31:17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授之以渔”策略初探

摘 要: 阅读是外语学习中的主要途径,高中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但目前教学中阅读总体教学效率低下。如何进行高效阅读教学,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本文作者就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授之以渔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学习外语时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也是在第一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与获取国外信息的主要途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作出了规定:学生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阅读策略,能从文章中获取主要信息并能摘录要点,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但是,目前教学中的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无非就是快速看完一段材料,然后“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最后,就是核对答案,处理一下错题。在阅读分析课上,老师独享课堂权力资源;学生只是紧跟老师的节奏,记录老师的话,接受老师的提问和评判,即使老师提问或讨论也局限于老师与个别学生的交流上,大多数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阅读总体教学效率低下。

高中三年的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养成英语技能的关键的三年。而英语课堂就是他们学习的主阵地。三年后,他们就将进入高等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逐步“游离”课堂教学,真正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高中一线英语教师是“充分”利用英语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追求高考成绩――“授之以鱼”,还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重中之重――“授之以渔”,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我认为,我们应该以前者为起点,以后者为目标――完美地实现从“授鱼”到“授渔”的转换过程。

如何在高中三年的英语教学中完美实现这个转换过程呢?

一、开启阅读第一关:夯实语音

也许很多人认为,阅读,不是朗读;语音与阅读,似乎相去甚远,但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实不然。语音基础扎实的学生,往往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也很强;反之,语音基础不好的学生,往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比较淡,缺乏学习信心。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这两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两极分化。夯实语音,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铺垫。当学生“书声琅琅”后,对阅读的兴趣也必然油然而生,学习信息也随之增强。

二、把握阅读第二关:精心选材

在阅读中,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是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正确地选材对阅读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从根本上说,阅读材料可分两类:一类是真实文本,诸如发表在英文报纸杂志上的原版文章;一类是非真实文本,如为课堂教学而改写的文章。不管我们选择其中的哪种材料,首先,应注意学生的年龄、专业、兴趣所在;其次,材料应当内容生动,涉及面广泛、知识量丰富,题材新颖,并符合时代特点。这样,学生的阅读欲望才可能被调动起来,这对于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三、走好阅读关键关:角色转变

1.立足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学习者的角色转变。

过去,提起阅读,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只接受,不反馈。阅读对于他们无非就是做多项选择题和训练所谓的“阅读技巧”。阅读课的全部任务就是短时间内选择正确的答案,而完全忽视对材料的理解。彭金定指出:“一个优秀的自学者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制订长期与短期学习计划;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在学习中会运用策略并及时调整。”据此,我认为,一个成功的自主学习者在阅读方面应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给自己的阅读制订长、短期练习计划;强化语言知识的积累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积极地积累和运用已有知识,比如通过阅读提高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2.立足于教师,从材料的提供者向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学习益友的角色转变。

过去上阅读课,教师仅仅向学生提供阅读材料,然后,在几乎不提供任何提示或帮助的情况下,让学生自行完成阅读任务,最后核对答案。只是在必要时,他们会做一些个别语言点的讲解,但大多数情况下,对于阅读最终目的的要求只是学生能否选择出正确的答案,课后活动几乎没有,以至于学生对阅读课感到枯燥乏味,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教师角色如何进行转变呢?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友好而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并努力地对阅读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码。

其次,教师应该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再次,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既是课堂组织者,同时又是监督者。一方面,教师应该在阅读课上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策略、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密切监督课堂活动,以使课堂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后,教师在阅读课上还应当是一个参与者和建议者。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愉快宽松的气氛中扮演学生活动中的角色并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在阅读时出现的粗心、不自信等问题,并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要求,督促学生纠正。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转换自己的角色,和学生一起阅读,提供给他们“钓鱼”的方法,而不只是提供“鱼”。

四、引入阅读精彩关:课外阅读

英语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从教授形式上看,课堂教学是主导,课外阅读是补充;就效果来看,课堂教学是热身,课外阅读是实践。课外阅读本是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做到课内外相结合。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而且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题材和风格,开阔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对各种文章的适应力和耐力,提高学习兴趣。语言教学需广泛扩充阅读的渠道,以巩固、扩大词汇量及语言知识,培养和发展阅读技巧。从实践看,学生反映文章长句多,语言地道,即使没有生词或生词不多也较难理解,这不能不说阅读教学尚有潜力可挖。因此,可以选择难度相当的“原汁原味”的文章供学生在课内外阅读,并可进行适量的课堂限时阅读,以扩大信息输入,巩固和增强阅读的教学效果。

总之,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技能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中精泛并举,并加强泛读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其他各种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因此,为了保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优化阅读教学方法,不断调整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完成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范谊.英语学习方法指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1).

[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2).

[5]张正东.外语教育学.科学出版社,1999.

[6]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上一篇:中专英语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温感形容词的中日认知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