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时间:2022-09-11 10:39:5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作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从而加深对中外文化知识的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而文化的导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把它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文化导入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1.计划性原则

初中生喜欢把英语和母语的思维等同起来,这种学习方法往往会成为今后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针对初中生文化知识结构不完整、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成体系等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文化意识的“五级”目标要求对英语文化教学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2.循序渐进原则

鉴于初中生年龄和认知能力的特点,教师应采取多种途径,充分挖掘教材自身资源,在课堂上逐步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逐步让学生感受西方国家的文化,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开阔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导入手段的多样性原则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学生获取文化内容的渠道呈现出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需求。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

1.词汇和习语方面

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词汇和习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教师在词汇和习语教学中应注重结合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讲解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和语用规则来加深对词汇和习语内涵的理解。譬如:颜色在西方国家有其特殊的含义,black一般指黑色,是罪恶、虚伪和死亡的象征,这与汉语所表达的文化意义相同,但black tea却为“红茶”,black coffee指“不加牛奶的咖啡”;在汉语中,“蓝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等美好的事物,而在《牛津初中英语》9A第二单元“Colours and Moods”(《颜色与心情》)一课中的“I am feeling blue.”这里的blue却表示忧伤、忧郁,相当于sad。

在词汇和习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英汉文化不同差异和规律的比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英语文化的目的。

2.课文教学和对话活动方面

“课文和对话常常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课文和对话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的教学,而且要注重文化层面的教学”。[1]在课文和对话教学中,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补充和渗透既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以让学生以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网络、图书馆、电影、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完成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让学生进行汇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3.社交礼节和习俗方面

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中西方社交礼节因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存在显著的差异。

例如,在汉语文化中,称谓是分析性的,而在英语文化中,称谓是模糊笼统的,英语单词cousin,aunt及uncle可以对应不同的汉语称谓;中国人见面握手时习惯于身体微微前倾为礼,而西方国家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微;中国人在餐桌上以劝酒劝菜为礼貌,而西方人决不会勉强别人,客人往往随女主人动作。主人一般询问客人是否想喝点什么,客人应如实回答,客人如果谢绝,主人也就不再勉强。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如此之大。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文化背景知识方面

在讲解《牛津初中英语》9B第一单元“Life on Mars”一课时,我认为这是给学生们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的好机会。古罗马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而好侵略扩张的希腊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顺带介绍一年中的第三个月March来自于Mars,而英文名Martin,Mark来也源自Mars,意为献予战争之神。

通过改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西方社会“把神人化”的思想有所了解,而且能促使他们对东方文化里“把人神化”的传统进行比较。

5.校外活动方面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外活动时间来扩充自己的文化知识,可就学生感兴趣问题和当前热点问题以学案的方式,列出提纲或问题让学生合作搜索网站上的相关文章或通过查阅图书杂志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整理和汇报与主题相关的成果,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感受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初中生如何与朋友交往,什么样的娱乐活动和节日对他们最重要,在节日里如何庆祝等。“这样有利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培养尊重他人文化,以达到语言、情感上的沟通”。[2]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文化知识竞赛和讲座、英语晚会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三、结语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必须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的渗透,消除对文化差异理解的障碍,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96.

[2].

上一篇: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实施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