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究

时间:2022-09-23 06:44:58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究

【摘 要】本文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背景、意义及成效,并论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措施,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社会岗位适应性。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理实一体化 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43-02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以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职业教育的创新改革,培养出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背景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进行有机组合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职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质量、结构、规模、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发展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而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进一步增强职业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及成效

(一)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组织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合理安排教学,与广西贵糖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等区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实行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其次,根据区域人才需求状况,深入企业调研,通过校企共建、共管、共评的方式,完善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工作室+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99% 以上,双证率达 95% 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85% 以上。

(二)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地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开发出计算机专业优质核心课程 2 门、校本教材 2 门。

(三)有利于评价模式的改革

引入企业评价标准,行业企业参与,共同完善由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四方参与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考核评价模式。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绩效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改、课改的积极性;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与职业标准相对接,以技能、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强化对职业技能的考核,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明显提高。

(四)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的战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专业教师管理制度》《外聘教师管理制度》《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制度》等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师资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近几年来,累计选送 160 多名专任教师参与省级以上培训,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通过招聘、校本培训、外派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生产锻炼、聘任企业兼职教师等方式,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五)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操作分开,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学到的课本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适应生产建设需要的劳动技能,不能学以致用,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普遍厌学,达不到教学效果。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动手操作训练二者有机结合,在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方面充分显示了其科学性。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一)开发校本特色教材

学校目前所用教材内容大部分比较陈旧,缺乏知识的更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迅速发展,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而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还停留在旧版教材基础上,已无法满足现行的教学需要。旧版教材偏重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内容太少,导致知识与实践脱节,让学生感觉啥也学不到。基于上述原因,以现有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编写校本教材,围绕技能训练,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组建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教材编写队伍,共同编写融合岗位能力及学生考证要求、体现计算机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开发了《影视后期制作》《办公软件项目教程》2 本校本特色教材。

(二)建设教学资源库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调研活动,到国内先进院校开展交流、学习等活动,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动导向教学等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为目的。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构建包含数字化学习中心、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平台的课程信息资源平台,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以及学习提供优越的资源条件。

重点开发《计算机组装与维修》《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2 门优质核心课程的数字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核心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库、专业图片库、电子教案、试题库等,形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教学信息、自主学习、教W参考等多功能平台。

(三)改革教学模式

引进行业企业参与,进行调研论证,制订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依托仿真工作情境的实训室,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教、学、做”的统一,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举办教学模式改革交流会、示范课;开发综合实训项目教学方案,提高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并将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经验加以推广。

(四)加强师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通过“引培结合、院校互通”等培养培训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团队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1.选送教师到高职院校学习培训进修,学习高职院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2.高职院校以结对帮扶的方式为中职学校培养培训教师,提高教师技能水平,了解中职学校教学情况和学生情况,增强中高职专业教学有机衔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师生技能水平。建设中高职兼职教师资源库,实现兼职教师资源共享。

通过培养培训、合作交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教科研能力,逐步形成中高职师资互通长效机制,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五)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积极引企入校,建立学校与中国电信贵港分公司、贵港市西江电子实业公司等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师资培养、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组织、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实行联动,全程深度合作的运行模式,全面促进计算机专业稳步发展。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制订《生产性实训教学项目的管理制度》,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充分保障学生实习和就业的需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建设平面设计教师工作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师工作室各一间。制订《教师工作室管理制度》,落实经费,确保教师工作室的工作正常运行。教师工作室主要承接实训教学指导,面向社会提供生产服务和技术咨询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战性生产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优势,向社会提供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服务,发挥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综上所述,“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教学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因此,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一体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社会岗位适应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海超.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4(10)

[2]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微观设计研究[J].职教通讯,2011(10)

[3]张银领,牛小梅.浅析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J].科技资讯,2006(3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桂教职成[2015]22号);二级项目《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实践操作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封 超,女,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教育。

(责编 _汝君)

上一篇:语文课本中写作素材的挖掘和使用 下一篇:品析“暗示”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