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分析

时间:2022-09-23 12:14:49

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肿瘤的41例患者(其中良性病变19例,恶性肿瘤2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弥散加权成像(DWI)使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技术(EPI),28例取2个扩散敏感度数值(即b值),其余13例取5个b值,对表面弥散系数(ADC)值进行计算;病灶良性与恶性的判定界限确定为恶性肿瘤ADC值单侧上界95.0%容许区间,对比分析动态增强和临床诊断结果。

结果:38例DWI显示全部良性肿瘤与恶性病变,未显示3例为1例小腺瘤外和2例原位癌;良性肿瘤患者的ADC值为(1.5859±0.3233)×10-3mm2/s,恶性病变患者的ADC值为(0.9610±0.2041)×10-3mm2/s,前者要显著高于后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患者乳腺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可以将其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乳腺肿瘤的重要参考,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特征分析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19-01

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唯一可以对人体内部的水分子运动状态进行反映并成像的方式,而肿瘤的分级又与细胞密度、组织结构等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因此,DWI在诊断乳腺肿瘤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本文为了证明上面观点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现将有关资料和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肿瘤的41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包括19例良性病变患者和22例恶性肿瘤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岁至66岁,平均48.5岁;19例良性病变中包括14例纤维肿瘤、2例导管内状肿瘤、1例浆细胞乳腺炎、1例撞伤和1例囊肿,22例恶性肿瘤中包括18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导管原位癌、1例髓样癌和1例浸润性小叶癌。

1.2检查方法。DWI使用GPFIex表面线圈,受检者取俯卧位,头、肩、腹部垫高使双侧乳腺自然悬垂,矢状面扫描,采用EPI技术,TR为10000ms、TE为99ms,矩阵128×128,层厚5mm,层间距1mm。28例取2个扩散敏感度数值(即b值),即0、1000;其余13例取5个b值,即0、250、500、750、1000。动态增强扫描在DWI后进行。最后对表面弥散系数(ADC)值进行计算。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以P

2结果

38例DWI显示全部良性肿瘤与恶性病变,未显示3例为1例小腺瘤外和2例原位癌;良性肿瘤患者的ADC值为(1.5859±0.3233)×10-3mm2/s,恶性病变患者的ADC值为(0.9610±0.2041)×10-3mm2/s,前者要显著高于后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水分子在梯度场内弥散,因位置的移动而经历磁场强度的变化,从而导致氢质子相位位移,使相位不能重聚,信号减低。生物膜结构的阻挡和大分子蛋白的吸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分子的弥散,导致ADC值减小。在DWI上,ADC值越小,信号越高;ADC值越大,信号越低。根据公式bb=γ2G2δ2(Δ-δ/3),其中,γ为旋磁比、G梯度场强度、δ为持续时间。b值的大小取决于弥散编码梯度场的强度和持续时间,b值越大,越偏重于弥散像;b值越小,越偏重T2像。ADC的计算至少要有2个不同的b值图像,b值取点越多,则ADC越精确。

上图中:图①,增强扫描矢状重建图像,乳腺内有一直径15mm的增强结节;图②,病例矢状面DWI,结节呈明显高信号,提示恶性;图③,增强扫描矢状重建图像,乳腺内有一直径19mm的增强结节。本次研究证明,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患者乳腺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可以将其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乳腺肿瘤的重要参考,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尹波,耿道颖.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血管图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255-257

[2]顾雅佳,冯晓源,唐峰,彭卫军,毛健,杨文涛.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及参数选定[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155-156

上一篇: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毒... 下一篇:牙周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