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的一点感悟

时间:2022-09-21 03:45:06

对高效课堂的一点感悟

去年,我参加了数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高效课堂展示及研讨会,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高效课堂,不仅仅是多种教学手段的叠加,也不仅仅是课堂的目标达成度高。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其实每一节课,只要学生在思考,在学习,就是一堂好课,学习的内容不应该成为课堂效率的唯一因素,学生思考的深度才是更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后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叶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一是反思教师的“教”,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二是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

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现在对难题的设置,不是难在解题技巧上或繁琐的运算中,难要难在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主要考查思维的深刻性。在2009年的中考试题中对函数,方程,解直角三角形概率与统计,图形与变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猜想,转化思想等方面内容做到了常考常新。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一些反思:如何向学生渗透分类思想呢?

分类思想是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位学生复习重点内容。要落实分类思想,本人认为就两个环节:要不要分和怎么分。生活中不确定事件都需要分类,要从数学角度看数形这两块。形的不确定而形成分类,例如已知关于X的函数y=ax2+3x-1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a的值。这就是a的不确定需要分类。例如已知线段AB,在平面上找一点C,使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C点有几个?这就是点(形)的不确定需要分类。

初三复习,我从简单概念着手,形成分类技巧。从三角形的概念着手,让学生自己明白构成三角形的基本元素是边角,从边入手,或从角入手去分析三角形的问题。等腰三角形的边有腰、底之分,角有顶角、底角之分。在复习四边形概念,让学生明白构成四边形基本元素是边、对角线。这样我们就会形成分类意识。

第二环节怎么分,就是分类技巧。选好分类标准,做到不重不漏。

符号:有正负之分。方向:有上下左右之分。边:直角三角形有直角边,斜边之分。等腰三角形有腰与底之分。从摆放位置看,根据题目要求有多种摆放。从图形结构看,点的运动形成图形结构。我们只有意识到要分类,并掌握分类技巧,在解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选择图形结构分类,与大家一起探讨。图形结构中最常见是点的运动和图形运动进行分类。运动问题关键在于分析运动全过程,判断该题需不需要分类,如何分类,从图形结构中去考虑,抓住特殊位置(极端情形或分界点)通过图形结构分类。我们可以发现中考中有以下几种情形:有一种情形易忽视;整个动态过程较复杂;某种情况计算量较大。

例1:(2006年金华中考16题)如图,点M是直线y=2x+3上的动点,过点M作MN垂直于x轴于点N,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MN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小明发现:当动点M运动到(-1,1)时,y轴上存在点P(0,1),此时有MN=MP,能使NM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在y轴和直线上是否还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和点M呢?请你写出其他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MN为直角边,M点就是y=x或y=-x与y=2x+3的交点,MN为斜边,M点就是y=-2x与y=2x+3的交点,往往我们会把MN为斜边这种情形疏忽。

例2:(2007年金华调研卷)如图,经过点A(-4,5)的抛物线y=-x2-4x+5与y轴交于点B。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点N在抛物线上,且以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点N的坐标为 。

我们往往会把AB为对角线这种情形疏忽。

例3: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左侧),点C为x轴上一动点,以BC为边作正方形BCDE,除点B外还有一个顶点在抛物线上,请写出满足条件的点E的坐标。

我们抓住不确定的点,除B外还有一个顶点在抛物线上。则点C,D,E在抛物线上。

例3的动态过程较复杂,解后让学生做完反思整理,避免漏解。碰到例1、例2这样的题目,我们让学生做完进行反思,属于哪种类型,会不会漏解。教会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反思:审题要注意什么?本题涉及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在这些基础方面我有哪些缺漏,怎样弥补?在解题思路上,哪一个关节点容易受阻,是如何解决的?解题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本题的解题方法还可适用于哪些问题?反映了什么数学思想?在考试中如何表述解题的过程?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了解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思考缺陷导致的失误。

正确处理好以上几点,对复习会有不可估量作用。反思学生的“学”。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高效性。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

无论复习课怎么上,关键看是否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是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成效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作者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 下一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