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09-21 03:14:46

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现状分析,进而提出培养高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师;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应具有雄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应具有扎实的工程实践功底;不仅要掌握高等教育基本教学规律,而且应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培养提高的形式和途径单一等问题仍比较严重。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与技能培训的要求和实现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的要求存在差距。最近,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这就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关键。

一、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现状分析

1.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普遍较低

据中国职教师资状况调查资料表明,目前,高职院校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高职院校门。他们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其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普遍较低。高职院校“会技能”的教师少,应对课堂教学“懂理论”的教师多。有些教师职称高或学历高,理论水高,但动手能力却十分低下,在教室讲台上“轻车熟路”,但只是局限于理论,到了实际操作却不得不“望洋兴叹”。

2.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意识不强

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的高职学生,需要“懂理论、会技能”的教师队伍。然而,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由于他们都来自普通高校,学科教育的烙印较深。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不感兴趣,提高自已实践能力的意识不强。甚至有些人认为有理论才有高度,有理论就有深度,实践操作是“工人们干的事”。

3.高职院校对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据了解,我国现有高职院校大部分由成人高校、中专学校脱胎而来,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有一定的认识,但“抓理论、重技能”的高职教学管理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对学践教学、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特别是近几年各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量的扩张和新校区的基本建设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重视不够,学校工作教学中心地位不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对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在具体落实上抓的不紧。另外,对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投入不足,因为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要不断接受专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其培训费用较高,许多高职院校,资金缺口本来较大,难以承受高昂的培训费用。

4.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评体系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处“真空”状态。教育主管部门也未颁布相关的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评制度,以促进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教师息息相关的教师职称评定也未对教师实践能力作任何要求,现行的职称评审对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没有区别对待,对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仍然偏重学术要求,而对技能考核则没有要求,这显然与高职教育的本质不相适应。

二、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1.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要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一是要提高教师掌握实践技能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学习主动性。加强教师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实践教学、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既要懂理论又要会技能的意识,要让他们在思想上有“实践能力”。二是学校要加快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课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三是学校要设法改善实验、实习、生产的条件,为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为专业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巩固、提高与发展提供平台。要建立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使教师与学生有广泛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与场所,有面向岗位需要的实践经历与体验。

2.制定政策,建立机制

为了切实抓好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这项工作,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激励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没有教师的内在动力,便很难做好这项工作。许多院校都建立了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制度,明确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一年以上的企业实践,并制订了相应的实践能力考核方法。对实践能力达到相关标准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中、在职称评聘中、在参加学术活动外出考察等方面也应给予政策倾斜。

3.校企合作,共同培养

实践能力必须在行业和企业的具体岗位上获得。院校要为教师到企业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要选一些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企业作为教师的实践基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在工程师、会计师等具体岗位上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积极为企业解决生产与管理中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校企双方共赢的互动局面。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职业经历。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吸引行业和企业的优秀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如果这项工作能够得到政府人事部门的支持,无疑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福音。高职院校教师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即可满足当前学历要求,但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职业经历才能满足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我国政府能够制定一个高职院校教师必须从大学本科毕业后在行业和企业工作5年以上的人员中选聘的政策,那么我们在若干年后就可以不再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了。如果我们仍从应届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生中补充教师队伍,那么我们就得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永恒的工作常抓不懈,而高职院校就只好在总有一批不太胜任的教师在工作的状态下持续运转。显而易见,这会很长时间地贻误我们的工作。

4.建立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最优秀的职业教育资源在行业和企业中,从生产一线选拔优秀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作为职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在现有专职教师实践能力不高而又不能很快建立从实践经历丰富的人才中选聘教师的机制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高职院校应该迅速建立有利于行业和企业的优秀专家到学院兼职授课的有效机制。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优化“双师”结构,应该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许多高职院校近年来在这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利用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服务,是当前一个很有效的途径,要鼓励和引导高职院校从社会一线引进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来,并注意聘请社会企业一线人员来校兼职,可以不断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用人自,打破学历限制、身份限制,开辟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职业院校的绿色通道,鼓励教师在企业和学校间有序流动,努力建立起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刘海苹,杨扬,武鹤,王丽荣.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2015

[2]张建荣,郭金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5(22)

上一篇:便秘可让心脑血管病患者丧命/不容忽视的耳道流... 下一篇:防癌:每天慢跑一小时/晨练如何不心慌/我的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