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后进生的成因以及对策

时间:2022-09-20 05:32:41

数学后进生的成因以及对策

摘要 虽然现在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但是后进生却有增无减,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呢?本文分析了导致学生后进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来做好后进生的学习工作。

关键词 素质教育;后进生;成因;对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方法的改变和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数学优等生在减少。后进生在增多。如果教师不进行及时的引导。一定会出现很多不良效果。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而且进步很慢,他们上课听课精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平时作业都是抄袭来完成任务,学习没有一点积极主动性。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的教学任务就会加重,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来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1)主观性。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意志很薄弱。意志力是学生学习能动性的体现。学习活动就是要求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在学习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差,有的学生适应性比较强。适应性差的学生遇到挫折就想退缩,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予考虑,对老师布置的练习也漠不关心,没有真正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缺乏主动思考的精神。对于不懂的问题不去钻研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而是马虎应对,不寻根问底。

(2)学生缺乏责任感,在解题的时候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运用定理和公式。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对于考试的态度是可有可无,不认真复习,考场上临时发挥。考后也不会总结和反思。这就造成了误差积累,这样学习丧失了信心,学习更加困难。

(3)学生基础差,不认真分析教材,总结不出来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也找不出问题的重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不清楚哪些知识,也没有问题提出,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都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掌握所学知识。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薄弱环节,导致学习分化。

(4)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学习兴趣的时候,他就会产生掌握知识的动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积极行动。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所以,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就会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去听课,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数学的学习。

2 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厌学情绪。下面就谈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学科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耐心是一种宽容。是爱心的延续。教师应该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逐渐让学生们融入到集体当中去。老师要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行为作出表扬,给予奖励,不要总是训斥学生,应该耐心进行教育,循循善诱,及时表扬。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问题。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中。教师可以直接指着操场上一棵参天大树说:“在没有较大的工具的情况下我能得出这棵树的较准确的高度,你们知道怎么测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课后你也能测出树的较准确的高度。这样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很强烈的好胜心理。他们如果成功了,就有满足感,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鼓励;而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很容易气馁和自卑。所以教师要打破学生对于成功而产生的神秘感,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我。自觉记住以往的成功和表现,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教师要做到少批评、不歧视、多引导,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步。树立学生自信心。鼓励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去安排教学计划,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争取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学会并且记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生的课后辅导做好分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所有科目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们有必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要让学生达到熟悉教学内容,从而为上课做好准备。让学生在课上解决一些问题,达到听课效果。然后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学生在听课时必须专心,要抓住重点做好笔记。以便于课后进行复习巩固。要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掌握清楚。最后教会学生进行归类总结。

(4)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数学后进生往往是由于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对数学的概念和公式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遇到问题也是扔到一边。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启发引导,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来解答问题。培养学生善观察的习惯,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课后总结的习惯,小结能够使学生的结构清晰。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后进生努力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教师的体会也互不相同,这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以上是我几年的教学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各位同仁指导批评。

上一篇: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生成初探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