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盲目“多写多练”的防范

时间:2022-09-20 04:36:37

作文教学盲目“多写多练”的防范

笔者发现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盲目实行“多写多练”,课内:每周除了完成一篇大作文外,还要读一篇写一篇,谓之“读写同步”,每节语文课还有“五分钟口头作文”,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奉命而作”。课外:每周要摘录五篇短文,写五篇日记,一篇周记,进行一次一题三篇的强化训练,学生在家长监督下“代他人立言”。这多么让人震惊!

如此“多写多练”有什么效果?笔者看学生笔下的文字,98%的学生是胡乱瞎编的,写的不是他们自己心里的话;听教师讲评作文,教师没有少“恨铁不成钢”的讥笑挖苦,师生关系处于紧张状态。简而言之,学生在“多写多练”中没有形成“自能作文”的能力。原因是那“多写多练”具有严重的盲目性:一是学生迫于教师的“命令”,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产生不了“我要写”的兴趣;二是学生没有得到教师的具体辅导,练写时思维不到位,要自悟出作文真谛也就天方夜谭;三是学生忙于东摘西抄去完成作文数量的任务,不是想明白后再写。

怎样防范盲目“多写多练”呢?我以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不可忽视。

一、知“重”

即明了每次练写的重点。抓住重点练写作,能大大大减少练习写作的盲目性,使作文写得很出色。作文实践证明,写三五篇不痛不痒之作,不如写一篇有特色的佳作。有重点地练习就会带来“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效应。

二、定“量”

练习写的篇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以少胜多的思想指导下作出科学的限定。俗语说:“贪多嚼不烂”。那么,怎样做才比较恰当呢?我这样安排的:以课本上的大作文为主(第一学期6次,这是不打折扣的),以定数量的适合学情的练习技法的专项小作文为辅。一般每2次小作文后进行1次大作文,这样做目的是使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使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吃得了”。

三、导“想”

即引导学生“想清楚”。叶圣陶早就强调: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想清楚了,再写”。盲目“多练多写”中教师的“导”,大作文只是三言两语的讲解,小作文只是片言只语的提示,不能保证作文的各环节到位。当前我校学生的作文现状警示我们,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和提高学生构想能力必须靠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在导“想”教学中,我做到了三个环节的到位:排除思维定势——开辟多条思路——形成思维结。比如,作文审题,我导“想”时,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少,学生写作能力又能得到培养。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这样导“想”,有力地避免了多篇低效。

四、激“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可忽视,因为这是学生写作的原动力,直接关系到练习写作效率的高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从激趣方式看,有玩玩写写、听听写写、做做写写、读读写写、看看写写、说说写写等;从练习写作的过程看,有命题激趣,指导激趣、修改激趣、讲评激趣等。以修改激趣为例,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我注重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除了我本人评改外,还常常采用让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我浏览了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找出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优缺点,在课堂上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写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这样做学生乐于参与,作文素质大大提高。

正因避免了盲目“多写多练”,我才收到了较好效果,去年我所教的学生在赤水市素质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在遵义素质作文竞赛中获二等奖。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创新成果 下一篇:浅谈创新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