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魅力

时间:2022-09-20 02:30:09

数学课堂的魅力

【课堂回放】

六年级第二学期,我曾经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5cm,侧面积是60,它的体积是多少?”

我没做任何提示,学生们各显神通。起初看到几个同学是这样做的:

1.先求h:60÷(2×3.14×5)=300/157(cm)

2.再求v:3.14×52×300/157=150(cm )

看到这样的计算方法与结果是我预料之中的。我正为学生们能熟练掌握圆柱体的相关计算公式而感到信心满满时又发现了一位学生这样的解法:

60÷2×5=150(cm )

说句心里话,我看了这个算式一下子也没能反应过来,不理解。我问该生是怎么思考的,这位同学的解释令我瞠目结舌:老师不是讲过可以把一个圆柱体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吗,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相等。60÷2表示圆柱体侧面积的一半,这个结果可以看作是这个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而此时近似长方体的高即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所以这个圆柱的体积可以用V =S ÷2×r来求。

听了这位同学思考的全过程,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实在是太妙了!是呀,这位同学已将所学的平面、立体图形知识融会贯通,把所学知识完全内化为一种解题能力,其构思之巧妙,解法之独特真是罕见呀!我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位学生而倍感骄傲!我带着激动的心情将此种解法让全班同学分享,受此情此景的影响,学生中又一种好方法诞生了!

因为V=πr h

S =2πrh

V/S=πr h/2πrh=r/2=5/2

所以V=S×(5/2)

=60×(5/2)

=150

这堂课,我们师生都兴奋极了,真不敢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居然有这么大!

【课后反思】

一、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基本上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牢记数学结论而设计的

这道题就是要让学生熟练运用C=2πr、S =C·h、S =πr 、V=S·h等公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死记硬背代替主动参与,以套用公式的机械方法代替积极探索的智力活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数学学习更富有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我们的课程、教材、教法应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加以改进。

如处理这一道题目时老师的教法迥异:“有一个近似圆锥的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是6米,高是2.5米。每立方米的黄沙约重1500千克,这堆黄沙约有多少千克?”有的老师就是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算正确即可;有的老师教学时将“测得底面直径是6米”改成了“如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这样不光对数学结论加以应用了,更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老师让学生先学,在课堂上让他们当小老师,然后根据学情再教,这样不光培养了学生思维、自学、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优化了课堂的教学,可谓一举多得。

二、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说,不能简单地把结果或结论塞给学生,把学生训练成解题的机器

只有学生的解题成为一种数学探索、数学发现的活动过程时,学生才能真正喜欢数学,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研究数学。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们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有价值的但又有区别的数学,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

我们正在尝试“先学后教,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让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尝到的最大甜头就是学生会思考了,会交流了。学生有了先学的积累,才会有课堂中的精彩,所以重视先学就是重视课堂教学效率,先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课中的交流只是学生先学结果的体现,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讲,去辩,去争论。当学生讲不明,理不清的时候,教师要讲到位。

三、《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有思想的人。教师若是能在课堂中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你的课堂才能真正地“你做主”!学生愿意,也乐意在你的课堂中尽情“表演”。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果实,让学生能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学生才能碰撞出耀眼的智慧火花。

本堂课中学生的优异表现源于教师的包容、激励,源于课堂环境的和谐、宽松。教师没有把结果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更看重了学生学的过程。第一位学生创造力极强,如果教师妄下定论,以为他是抄袭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教师不能“静下心来”、“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想法,一带而过,又或者顾忌“连老师都看不懂”,那同样是一场灾难!正是有这样的课堂环境,正是有这样激情澎湃的教师,第二位、第三位课堂中的创新人才才能如雨后春笋。我们试想,没有第一位的榜样示范,没有教师的重结果,更重过程的智慧引领,学生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天地,说不定第二种解法就不会诞生!看来,师者不能仅仅传道授业解惑了。

数学的课堂魅力是什么?答案已非常清楚,那就是课堂中学生的创新活动。只有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出色了,闪耀出智慧的光芒,我们的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的学生才有真正的未来。

上一篇:新课改下学生是地理主角 下一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