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癔病特征50例分析

时间:2022-09-20 01:23:49

儿童癔病特征50例分析

关键词 癔症 儿童 治疗

资料与方法

背景:癔病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而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其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以往成人报道较多,儿童癔病的报道相对少,通过分析总结癔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现儿童癔病的特征。

目的:总结儿童癔病的临床表现类型及治疗体会。设计:以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病例分析,观察性研究。

对象:2000~2005年在长春市心理医院住院患者诊断为儿童癔病者48 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8 岁4个月~14 岁3个月,平均11 岁2个月;其中独生子女38例;病程0.5天~4年余;发作次数1~24 次,平均12.5 次。

纳入标准:符合CCMD-3 癔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特别以躯体症状为主,以精神障碍分离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要排除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以及脑器质等精神疾病。

方法:分析48例癔病患儿的首诊临床资料,包括起病年龄、临床类型、病因、辅助检查结果(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检查,脑电图、脑CT、心电图、肌电图检查,头颅、颈腰椎及关节X线片,甚至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同时对治疗方法、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随访观察。

主要观察指标:儿童癔病的不同临床表现类型、病因、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

结果:转换型32例;感觉障碍5例:表现为全身麻木伴无力、头部麻木、双手麻木各5例;四肢麻木8例,其中2例伴心悸。运动障碍5例,痉挛发作5例,发作时表现为单肢或四肢抽动,双目紧闭,无口周发绀,无舌咬伤及尿便失禁,其中9例伴有头晕,7例伴四肢麻木经医生暗示后可制止,家长暗示后再次发作。瘫痪4例:双下肢瘫1例,双上肢瘫1例(其中1例伴双眼睑无力),四肢瘫2例。发作性过度换气10例,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呼吸深大,注意力分散或让其运动时症状突然减轻或消失,重复出现。癔病性器官及内脏功能障碍9例:表现为静卧不立,尿潴留。痉挛伴瘫痪7例。分离型3例:主要表现为情感暴发,发作时倒地嚎啕大哭,大声喊叫或哭笑无常,变化迅速,医务人员暗示后可突然终止,家长不满足其需求时或暗示可立即发作。48例患儿中,发病前大多有精神诱因、特定环境及突然的心理刺激,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存在病因学关系。其中改变学习环境小学升中学10例,平时家长过分溺爱6例,感冒发热3例,6例突然改变居住环境,6例父母离异,7例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及家长批评,2例因同学之间打架而发病的,1例阑尾炎切除术后,2例车祸引起,余5例无明确病因。本组病例经详尽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体征,各项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脑电图、肌电图、头颅等无阳性证据。48例均采取心理暗示为主的治疗方式,首先耐心倾听患儿叙述,以亲切态度与患儿交谈,同时了解其性格特征,解除其恐惧及不安情绪,除8例短期应用过镇静剂安定或鲁米那外,多数患儿给予安慰剂,同时配合语言暗示治疗,其中应用10%的葡萄糖酸钙50ml静脉注射10例,生理盐水20ml静注9例,4例生理盐水肌注。20例均获较好结果。22例治愈出院,8例好转出院。

出院后随访:9例1例失访,半年均无发作。

讨 论

癔病常在特殊性格(歇斯底里性格)的基础上由于急剧或持久的精神紧张作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参与而发生。大多突然发病,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而这些症状常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消失为特点。消除症状心理暗示治疗效果好,必要时运用催眠疗法、环境治疗、行为疗法、其它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精神科药物治疗等。

要治愈癔症和保持长期的疗效,关键是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教育,首先是素质因素,多数患儿父母有癔症或性格不良,有些患儿有癔症素质或性格偏离,如自我中心、好表现、不成熟、情绪不稳定、依赖、易于受暗示。从心理社会因素来看,儿童时期心理有天真、情绪不稳、反复无常、易受环境影响、易受暗示等特点,一旦家庭抚养教育不当或父母对子女过分娇纵、溺爱,或过分关心保护,易使患儿以自我为中心,受不了挫折和委屈等特点,帮助家长分析并驱逐患儿发病的诱因并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暗示治疗是癔症治疗的主要方法,治疗之前要取得患儿的充分信认与合作,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不但在治疗时配合,并且在治疗好后将本病的基本知识教给家长,尽可能避免暗示症状产生的诱因而再次发生。

发病的基本原因是性格缺陷加上精神创伤。这类儿童大多具有自我中心,喜幼想,易受暗示,情感强烈而不稳,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性格特点。因此,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容易把现实和幻想相混淆。

癔病患儿几乎都是在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的。某些躯体疾病、疲劳、健康状况不良等原因也容易促发本病。就心理因素而言,诸如自尊心受到挫折,人格遭受侮辱,家庭不和,父母冲突,父母精神异常,父母对孩子态度生硬,同学之间的纠纷等所引起的气愤、委屈、恐惧或其他种种内心痛苦,均可导致本病发生,亲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强烈情感反应也易导致本病发生。

癔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分离性癔病和转换性癔病两类。分离性癔病常见症状有:情感暴发,幼儿期表现为原始性情感反应,如大哭不止,四肢乱动,憋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大小便失禁等。较大儿童则表现为烦躁、哭闹、冲动,有时拔头发、撕衣服,有时破坏周围药品,有时在地上打滚或四肢抽动等,发作时面色潮红,或一阵阵换气过度、出汗、呼之不应。发作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注意程度有关,发作后有部分遗忘。转换性癔病的表现为:瘫痪,步态异常,感觉障碍,过度换气,失明,失聪等,但较少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癔病的发生,有时受家庭、邻居或同学中类似病人的影响,甚至可以流行,这种现象尤以女孩多见。

参考文献

1 许又新.神经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王春芳.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63.

上一篇:水中分娩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两种胰岛素强化疗法对2型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