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及化解路径

时间:2022-09-20 01:18:01

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及化解路径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道德生态危机,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原因还是由当前的教育所导致的,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一种机械性、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严重禁锢大学生的德育。本文主要探讨德育危机原因以及化解的途径,希望能够帮助高校构建良好的生态化德育体系,让当代大学生形成更好的德育生命个体。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化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048-02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旧的大学生德育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了,也就是原有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已经在慢慢下降。现在不仅仅是改革大学生德育,而是要形成大学生生态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将大学生的教育纳入生态体系中,用生态学的理念来建立新的教育机制,以此来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德育要求。切实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德育,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一、生态德育内涵

正如上文对于生态德育的解释,生态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态的观念纳入到德育教育的体系中去,用生态的理念培养当代大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引导大学生从实际出发,努力实现个人的利益,进而谋求社会的发展,主要强调由个人主义的实现上升到对世间所有的关怀,是一种新时代的人道主义。综上所诉,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体系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教育体系,只有运用这样的教育体系才能让大学生更加适应这个社会,使自己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二、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表现

1.缺乏人本性理念。“以人为本”是德育教育的中心,所以,人也就是德育的出发点,将每一个人培养成为“人”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回过头来,我们分析了当前的一些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发现很多学校偏离了“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完全不重视“人”的重要性,更不要说生命的尊严以及更高的尊重。现在的大学德育教育更多的是把人看作了一种“物”来教育。从教师的角度上来看,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角,并没有摆正学生的主人翁位置,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学习者。

2.固守、单一的途径。作为改革后的德育系统,应该成为一种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具体的新的生态德育教育体系还应以学校为主要实施主体,并且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新媒体等其他方面的辅助作用,四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生态德育教育主体。在这个教育体系里,学校依旧是居于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但是,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环境都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社会等,所以,后三者的辅助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因此,仅凭现在的单一的、固守的德育教育是不能够满足当下的要求的。

3.违背规律性的教育方式。什么样的德育方法对于教学成效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方法不同,但是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的可循规律,但是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学大多是背道而驰,并没有遵循德育教育的规律。例如,现在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简单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人翁位置,并没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发展规律。

三、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的原因分析

1.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习惯性思维方式是指遇到问题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具体分析,而是墨守成规的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守旧、滞后、保守、静止是这一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即缺乏创新,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2.机械性思维方式的束缚。在新的德育教育体系里,更加注重“两点论”和“重点论”二者的统一。而在传统的教育体系里,并没有看到这一点,而是把教育者放在主体地位,这样非常容易让师生对立,没有充分肯定学生的地位。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体系里,虽然学生的主要地位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依旧是教师处于主要的位置。在这个环节里,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更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尊重。

3.局部性思维方式的束缚。在看待大学生德育这个问题上,应该将它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充分尊重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个生态系统里,社会的道德要求是一个隐形的树干,而其他所有的学生个体则是组成这棵茂盛的大树的枝叶,这样才能更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整体性以及生态性。现有的德育教育模式有着严重的局部性思维方式的弊端,这种思维方式片面地、孤立地看待问题,是不科学的。所以,生态德育教育体系是这种传统德育的突破,是打破传统的机械,目的是要蜕变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

四、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的化解路径

1.创建互动型与生活型课堂形式。(1)建立公平对话和积极参加以互动为主的课堂。在我国教育中,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依靠、和谐向上的生态型关系。当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不必在时刻紧紧盯着学生的道德动态情况。社会上不断涌现出道德两难的情况,这种情况师生应该共同商讨。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道德知识传递是双方互动形成的。(2)建立贴近现实生活的课堂内容。如今德育教育不再是传统的教育理论,而应该贴近于实际生活,因为现实生活会直接告诉我们怎样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生活的种种事情是最现实的教师。教师应该注重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各方面现实问题。这样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能够主动联系自身所学的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积极进行探索和体验,在生活场景中更能学到生活各方面的本领,从根本上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2.构建自然德育理念。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单凭教师进行说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各方面德育思想的熏陶。学生们在平常生活中应该积极培养发现真善美的习惯,在悄无声息中养成这个好习惯,久而久之,自己便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在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遵守自然,相信每位学生天生都是善良的,遵循道德发展的自然规律,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主张“道法自然”,以自然修养身心和道德。也就是说,自然发展的德育才能真正培育出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这也是唯一途径。

3.实施多元化德育评价机制。高校在进行道德综合评价时,不能单方面只看重学生的道德认识的试卷成绩,更应该主要考察学生的“德”和“能”多方面综合能力。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应该高度重视学生们的情感、信念、行为等综合要素,以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应该建立有关大学生德育评价内容的确定方式。如在理论考核时,设置与生活情境相关的课题。比如可以针对学生经常发生的道德两难的情况设置一些相关的道德情境题,或者对热点新闻上播报的焦点事件进行讨论和辩论。

4.优化家庭德育教育方式。(1)学生家长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观点。现代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学习是孩子们的任务,自己已经过了学习的年龄,所以就不再学习了。陈旧的知识不但禁锢了家长的头脑,而且封闭了视野,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代沟问题也就随之涌现出来。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和网上的陌生人交流情感和诉讼心里话,也不愿意将自身的事情和父母沟通谈话,这就表明父母的魅力已经不存在了。高校应该教导学生家长树立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做到与孩子共同进步和共同成长。 (2)指导学生家长养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一个不合格的家庭,父母要么只注重孩子的技能方面和学习成绩方面,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么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乖巧听话,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其实,学校应该引导父母明白道德成人比学业有成更加重要,帮助孩子们走出一些误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3)家长应该增强自身道德素质的修养。我们经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们会根据父母的言行来要求自身的言行。比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把行贿和受贿事件当成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样家庭的孩子在以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肯定也有所影响。所以,高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的家长自觉加深自身的正义感,在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对待事物有着惩恶扬善的观念和行为,自觉为孩子做好榜样。

五、结语

高校应利用生态学原理来断定大学生德育观念,研究当今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真正问题,并且能够找到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解答。探索在具体实践上整合大学生道德教育系统的有效措施,将使大学生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进步,同时也能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遇到的困难,重新塑造大学生德育系统的和谐和平等情况,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每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运喜.论树立德育生态理念[J].前沿,2010,(05).

[2]刘煜,卢金树,李宝斌.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德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0,(09).

上一篇:关于服装表演课程模式 下一篇:护理专业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