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农村残疾青年就业

时间:2022-09-19 07:28:43

如何促进农村残疾青年就业

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是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根本解决“三农”的重要途径。农村残疾青年也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做好农村残疾青年就业工作,是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重要职责。保康县残联对全县农村残疾青年劳动力进行了摸底登记,并通过个人访谈、实地专访等方式对农村残疾青年进行了调查了解。初步摸清了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状况和制约因素。

农村残疾青年就业情况

近几年来,农村残疾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和调查推算,保康县农村残疾人劳动力有2万余名,其中外出务工约占四分之一。务工残疾青年的年龄大多处于18岁至35岁之间,收入大多较低。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务工的农村残疾青年群体呈现三大特征。一是就业目的是发家致富。认为要挣钱养家糊口,他们追求高收入,想短时间改变家境。二是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要求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并且希望拓展技能培训途径。认识到缺乏文化知识,没有一技之长,很难适应岗位需求。三是盲目流动性大,大部分是依靠亲朋好友介绍外出务工,盲目出去找工作。

农村残疾青年就业的制约因素

制约农村残疾青年就业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

第一,自身素质的制约。农村残疾青年绝大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外出务工底气不足,但又存在“眼高手低”的思想,不愿在家发展种植、养殖业;大部分残疾青年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专业技能较差,有就业的愿望但又对自己信心不足;由于长期依附父母和家人,庸懒思想比较严重,吃苦精神不强。

第二,工资水平的制约。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残疾青年虽然文化技能素质不高,但是对务工工资要求却较高。这与现时代的用工理念不相符,仅有10%的人薪金要求在500元就行。

第三,生存能力的制约。大部分在家残疾青年认为,在家自己有父母照着,亲朋护着。对外出找工作感到很茫然,缺乏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

第四,用工信息的制约。由于大部分的残疾青年居住较偏远,基础条件不够完善,信息传递速度比较慢,获取用工信息的来源比较窄。

促进农村残疾青年就业的几点对策

第一,强化教育,促进农村残疾青年外出就业。

1、强化观念引导。引导农村残疾青转变观念,掌握技术,引导他们走出去。残联部门要广泛宣传当代农村青年的就业观、生存观,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广大农村残疾青年的所想、所盼,通过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农村残疾青年消除顾虑,搭建务工桥梁。

2、加强教育培训。财政部门要针对实际,给予农村残疾青年培训经费补助;劳动部门要降低办理职业证书的门槛,确保绝大部分残疾青年能持证就业,增强用工单位的认同感;残联部门要为残疾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搭建就业服务的信息平台,随时提供优质可靠的致富信息和技术。举办各种适用的职业培训班,向残疾人传授“一技之长”,确保农村残疾青年就业前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第二,强化宣传,促进农村残疾青年就地就业。

一是借助宣传载体,使政策法规得到渗透,用新的社会规范、观念和道德,更新社会对残疾人的固化认识;二是充分发挥当地残工委和扶贫部门的作用,让残疾人就业工作成为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采取帮、包、带、扶的方式带动、辐射残疾人就业;三是帮助他们了解市场、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地发展种植、养殖业;四是鼓励残疾人自力更生、扬起生活的风帆。定期开展自强自立残疾青年的评选表彰活动,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使更多的残疾青年成为创业的先锋和致富的骨干。

第三,强化改革,促进农村残疾青年顺利就业。

目前,大部分残疾青年外出是依靠亲朋好友介绍和引荐。这种途径没有政府作保障,有时就会浪费财力、人力;有的是依靠招聘告示、广告。这种途径会收取一定的劳务介绍费用,增加了外出成本,并且安全保障系数也不大。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发展和规范,广泛搜集各类有效信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要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及时掌握用工信息,了解用工动态,做好信息工作,努力实现岗位与农村残疾青年之间的有效对接,减少外出的盲目性。

第四,强化维权,促进农村残疾青年安全就业。

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与教育,切实提高残疾青年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在就业、创业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残疾人维权机构的作用,受理残疾青年维权事务的咨询、投诉,为他们提供形式多样的维权、法律服务。

(作者单位:湖北省保康县残联)

上一篇:农村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刍议 下一篇:小小就业岗位撑起农村残疾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