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

时间:2022-09-19 06:50:44

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

[摘 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富有特色、新兴的旅游业态,深受城市旅游者喜爱。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上海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参考了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建立了针对上海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体系,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评价各个环节,并选择了典型的上海乡村旅游景点(区)进行实证评价研究,为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市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2万元,然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病加剧,市民越来越怀念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空旷的田野和绿色环抱的大自然氛围。回归大自然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趋势。乡村旅游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机会,也给农民带来了极大收益。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重要的地位,其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国家旅游局也将2006年全国旅游的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发展乡村旅游将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是进行旅游区合理规划、整体布局的前提。本文以上海乡村旅游的评价为实证研究,在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基础上,参考了其他评价方法和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建立了针对上海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体系,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评价各个环节,并选择了典型的上海乡村旅游景点(区)进行实证评价研究。乡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新兴业态,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是研究其发展和规划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对其进行实证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1 上海乡村旅游开发

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在欧洲乡村旅游占所有旅游活动的10%―25%,它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我国台湾省乡村旅游(台湾称休闲农业)发展较快,并具备了相当规模和发展潜力,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间休闲,增进对农业和农村体验的农业经营。

在我国,乡村旅游通常被称为“休闲农业”、“农业旅游”等等,尽管内容上可能会有些细微差别,但总的内涵基本上还是一致的,即凡是以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在内的农业生产和农村为载体,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普、考察等形式的旅游,都可以纳入乡村旅游的范畴。

1.2 上海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目前上海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3种类型:

体验观光型: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可以入内进行采摘、观赏等体验活动,体验和享受田园风光,满足其对田园生态环境怀念的需要。

都市科技型:“都市里的村庄”,以高科技和现代农业技术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

休闲度假型:突出休闲、度假功能,在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建立完备的生活设施,并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展开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满足城市居民放松紧张心理压力的需求。

1.3 上海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海乡村旅游伴随全市旅游业发展而有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南汇、宝山区率先举办上海“桃花节”、“柑桔节”,崇明县东平森林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1994年,上海第一个农家乐项目――崇明前卫村农家乐正式对外经营。1995年起,浦东新区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1997年后,农工商集团的中荷玫瑰园、市农林局所属康南花卉园艺场、松青生态园、交大新桥农科花卉园艺场和南汇宾海桃园等陆续对外接待游客。2000年以来,又有一大批新的乡村旅游项目陆续建成并对外开放,例如松江蕃茄农庄、赢东村农家乐、上海鲜花港、金山区农民画村等等。目前上海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乡村旅游资源。

1.4 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上海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如图1,在中心城区南北两侧远郊呈集中分布,北边景点(区)主要集中在崇明县,南边景点(区)主要分布于南汇、奉贤、金山和松江四区,而中心城区周边近郊分布较少。笔者将这些乡村旅游景点按旅游功能的不同分为三大旅游圈:①北部以崇明岛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旅游圈,以农家乐和包括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在内的农业主题公园为主体,以高科技农业园区、涉农旅游和乡村文化旅游为补充;②东南片以南汇为中心形成滨海观光农业旅游圈,以滨海观光农业旅游为主体,以农业园区、涉农旅游和农业旅游节为补充;③西南片以松江金山为中心形成农林休闲度假旅游圈,以农林类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以特色农业园区,农业文体旅游为补充。这些旅游景点在空间的集中分布特征使整个乡村旅游资源提高了价值,为旅游资源景区规划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评价通常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和旅游区建设的前奏。评价目的在于确定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开发潜力大小,为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对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方法也由最初的依据研究者的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权重,逐步发展为用德尔菲法(Delphi,也称专家咨询法)确定权重。但应用此法,权重分配的难度和工作量(反复次数)随指标数量的增多而增大,甚至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在很多方面得到应用。但随着判断矩阵的增大,出现前后矛盾,判断差错率很高,难以满足一致性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本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

本文在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基础上,并参考了其他评价方法和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建立 了针对上海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体系,并选择了5个较为典型的上海乡村旅游景点(区)进行实证评价研究。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选取依据实用性、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除对资源本身条件进行评价以外,把开发条件和旅游条件也作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二、三级指标的选取上筛选出与乡村旅游资源相关度最高的作为评价因子,从而建立了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4个层次:最高层为总目标层;其下的一层为综合评价层,包括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旅游条件;第三层是项目评价层,由第二层的各个指标下选择若干因子组成;第四层是因子评价层,同样是在上一层指标下选择若干因子组成,最后得到评价模型树(图2)。

2.2 权重的计算

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是层次分析法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着评价体系能否准确反映资源状况。本评价体系的权重计算是通过向有关专家学者咨询、打分,构造判断矩阵,并将结果整理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上海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各层权重值。然后根据权重排序,以100分按权重赋予各因子分值,得出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

2.3 权重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综合评价层中,资源条件所占分值最高,为46分。这说明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资源价值是应该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以及开发价值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次,是旅游条件(31分)和开发条件(23分),它们是旅游开发的限制因素,对景点的开发影响较大,也决定着资源开发的重要程度。

在项目评价层8个因素中,游憩特征排在第一位(22分),这说明乡村旅游给来自城市的居民带来最大的享受就是其观赏性和愉悦感,它是一个地区产生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尤其应注意对资源的游憩价值加以严格保护,防止人为的破坏。其次是文化价值(14分)、区域条件(14分)和基础设施(13分)。一个景点如果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科学文化普及作用,那么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乡村旅游还需要强大的区域背景作为支撑,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市民出游的拉动力就越大。另外,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环境质量等,是开发旅游的前提条件,现在我国正大力建设新农村,大量的政府投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这对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其他,景点规模(10分)、政策因素(9分)、管理水平(8分)和接待条件(10分)等要素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2.4 评价方法

为了降低打分环节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依据下列原则:(1)凡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2)参考国外具有良好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3)参考背景值或本底值标准,即以评价区域的背景值,或旅游开发前的本底值为标准;(4)问卷调查分析;(5)专家打分。

根据以上评价方法所获得第一手资料数据,经过整理分析以后做归一化处理,使每个指标获得一个原始数据值,然后依据原始数据值由专家和研究人员依据各指标权重做出评价打分。

2.5 实证研究

依据上述因子参数值,本文从三大乡村旅游主题旅游圈中选取了5个代表性的景点(区)进行分项打分,得出相应要素的分值和总分值。综合评价最终结果,将得分为100―80分的归为一级旅游景点(区),79―65分的为二级景点(区),而得分在64分以下的为三级景点(区),查看打分结果。

从打分结果来看,5个景点(区)在政策因素这一项得分都很高,这得益于国家近年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很大的优惠和鼓励发展。另外,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总体的区域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充足,所以在区域条件这一项目总体得分也较高。

因此,孙桥现代农业园区(83分)和上海桃花节(81分)是一级乡村旅游景点(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景点(区)规模大,知名度高,完整度、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好,能够给游客带来较大的愉悦感。上海桃花节由于每年只举办20天左右,所以在适游期这一项得分较低。金山农民画村(74分)和东平森林公园(65分)为二级景点(区),在区域条件、整体规模、知名度、完整度、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方面均低于孙桥农业园和上海桃花节。前卫村农家乐(61分)为三级景点(区)由于其地处崇明岛的乡村,所以区域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接待条件和管理水平得分均较低,但是随着未来崇明与市区整体交通联动网络的构建完成,这些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另外,为了促进农家乐旅游的规范,上海在国内出台了首个地方性旅游标准,对其未来在接待、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进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农家乐将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海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应注意:①合理规划,确定重点开发区域,避免土地流失、重复性建设和恶性竞争;②突出景点特色,加强景区间的联合;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整治以及基础设施改造;④做好从业人员和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争取就地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⑤多渠道融资,加强管理,完善营销策略;⑥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寻求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一个补充,为上海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放松、休闲、接触田园风光的机会,更为广大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将为上海新农村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多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郊区,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900万,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价值高,地域分布集中,类型齐全,组合有序,开发条件优越,背依着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6大城市群之一,这些为上海开发乡村旅游提供了客源、资源和地缘的优势。但是在开发中也要做好规划,注意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上一篇: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 下一篇:酒店前厅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