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写作兴趣化教学浅析

时间:2022-09-18 02:14:15

中学语文写作兴趣化教学浅析

一、激励学生写作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

写作中的畏难,即学生害怕语文作文,不能从写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而丧失写作信心。这是一种消极情绪,它抑制作文感知的积极性,阻断回忆和联想过程,降低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消除学生写作中畏难情绪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或作品时要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大到节、段、篇,小到字、词、句,并写出中肯、醒目、赏识性的评语。小小的成功,会使学生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增强他们写作的投入感,并自觉地追求这种成功。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早年读书期间就曾因老师的鼓励,写了一篇数百字的稿件被录用而欣喜若狂,从而激发起写作的信心,持续伏案,才有了后来的成就。当代作家胡万春也是由于一篇仅37个字的稿件发表在《文汇报》后,勤耕不辍,终于成为一代名家。可见,自信心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力,不畏艰难,才能为写作前阶段打下情绪基础。

二、精心设计写作题目,诱发学生写作兴趣

首先,命题写作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写作是学生对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反映,是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程度不同而产生的认知。生活为人的大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但原料不会自动变为文章,还需经过人的大脑整理、加工。原材料积累得多了,才有可能在写作中运用自如。因此,要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原材料,就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平时多读书、多观察、多积累。

其次,文章题目要小、要实、要新。所谓小,就是题目明确具体,不笼统空泛。如写有关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文章,可把题目定为“我为班级争了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所谓实,就是选题内容要为学生熟悉的事物,写身边的真人、真事。所谓新,就是命题要新颖,不能套用以往的写作模式。比如写作“我熟悉的一个人”,这个标题太泛、太平淡无奇,容易让学生产生茫然的感觉,不知从何下笔。如果能具体一点,像:我最( )的一个人,括号里可以填“爱”“恨”“讨厌”等词,学生就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了。

三、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资料,增强写作兴趣

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可以说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生活经验还是比较少的。因此,要增长生活经验,读书是一大途径,通过读书来吸收、积累他人的经验。这一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生活和创作热情,发挥创作潜力。在阅读中,除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把优美的词句、语段记录下来,写点体会和感受。日积月累,在写作时,自然而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可见多阅读、做笔记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四、丰富训练形式,发展写作兴趣

学生有了写作热情,作文题目也新颖了,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训练方法单一,也会使学生丧失写作兴趣。在写作训练中,应采取多种手段,开展写作训练活动,如:片断训练法、竞赛训练法、归类训练法、兴趣训练法等。在八年级《上册》的说明文写作教学中,在说明文比较枯燥、学生知识面狭窄、资料积累贫乏的情况下,我曾让学生以“带你到我家”为题练笔,刚布置完,学生便跃跃欲试,一吐为快。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条理清晰、语句顺畅,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连以往最厌恶作文的同学都能够一改往日的缺点,把自己的家写得生动、具体,有形象感。

五、应用多种批改方式,及时讲评,巩固兴趣

1.要激发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讲一些文章修改的故事,也可让学生举一些文章修改方面的事例。类似故事多了,学生认识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也便有了修改自己作文的欲望。于是教师便乘胜追击,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原作、改作做比较,及时发现并肯定点睛之处,增强信心,从而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2.加强教师批改的细致性、鼓励性。教师批改作文时,要力求细致,尽量找出写作中的每一个好句子、好语段,并及时给予肯定,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及时上好讲评课。每次作文之后,教师都要进行讲评,先对全班作文进行概括分析,指出这次作文的倾向、优缺点及改正缺点的途径。在此基础上选取作文中最优秀的在班上细读,大家讨论,指出优点,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同时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可谓一举两得。(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高家岭镇高家岭中学)

上一篇:内线程序员 下一篇:装备制造企业制造服务化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