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让我们相伴而行

时间:2022-09-17 08:41:20

艺术让我们相伴而行

2009第二届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是由虹湾艺术馆与当代艺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艺术盛会。造型艺术单元作为本次艺术节的核心部分,不仅延续了推荐青年艺术家的发展方向

更在品质与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届造型艺术单元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为中心,秉承突破,创新、开拓的艺术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优秀艺术作品。为致力于具有创新思维、探索精神的青年艺术家提供良好的宣传,展示交流平台。

从艺术家招募开始至今,已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们收到的报名信函、电子邮件近两千余份,致电问询每天达两百人次。在此,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也非常感谢人选艺术家在各方面和我们真诚的交流与配合。

为了答谢大家对我们的厚爱与支持,《当代艺术》杂志以五四特刊的形式对入选艺术家进行报道,我们的合作媒体也将会刊登入选艺术家的相关资料。在开幕式现场,我们将以“大屏幕”的形式对入选艺术家进行相关介绍,并为我们的入选艺术家举行见面交流会等各种活动。

我们的青年艺术家们,恪守独立探索、开拓创新的艺术精神艰辛,执着的探索着属于未来的艺术之路。他们不曾放弃,也不会放弃,正如他们的前辈一样,必将会开启通往另一个艺术世界的神圣之门。

陈文令这些年的作品揭示了消费社会中普泛的物质望,在他强烈的夸张式造型中,表现出了对于现实的敏感和语言的直接。

直面现实的特征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属性,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摆脱外来影响、确立自身面貌的文化特征。在这个意义上,陈文令的努力是有效的。……他不仅是单纯地“揭示”消费社会的现实存在还对这种存在作文化的“批判”。从《物神》到《失重》再到《消脂仓》,一种理性的批判意识贯穿在他作品的发展之中。

实际上,中国当代艺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观念和语言两方面都得到本土文化的支撑。陈文令的艺术就获得了这种支撑。(文 范迪安)

陈文令

1969年生于中国福建泉州

先后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现居中国北京,职业艺术家

陈文令是一位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雕塑作品总是把动物和人置于一种关系之中,这种关系通过狂乱的人和肥硕的动物之间的暧昧或紧张关系得以实现,他借此把这种狂欢、运动、力量和欲望的表象推向了极致,既表达了一种世俗的快乐,一种世俗的幽默,一种世俗的好玩,又再现了消费社会中人的物欲膨胀和人的欲望的无止境状态,进而讽刺了欲望与金钱,肉体和权力相关的游戏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陈文令把这些动物处理成人的欲望的恋物对象,并向我们直接发出了这样的反问,什么是欲望?欲望从何而来?显然,艺术家通过雕塑语言夸张和变形提示性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人的欲望无非是在占有与交换中试图获得享乐性的利益。他从草根立场出发,秉持社会公正意识,以愤世嫉俗和黑色幽默的态度表达了对非理性的欲望、虚荣、权力和暴力的蔑视和批判。陈文令的雕塑不只是把现实主义作为唯一的创作方法,而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将民间图像、流行文化图像和历史图像加以糅合,以简洁、朴实、率真、夸张的手法将雕塑语言处理成具有荒诞、讽刺,幽默的黑色喜剧。 (文 黄笃)

陈曦

1968年出生于新疆

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当人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大都天生会用涂画、哼唱、手舞足蹈等方式来表达情感。等到长大以后,情况就变了,只有少数人还会继续用这样一些方式去体味世界,品尝人生。于是大人涂画的行为被称为艺术,留下的痕迹则被称之为艺术品。神奇的是,一些艺术品能感动人类的心灵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就象从天上投下的一束光,能照亮人们内心的黑暗一样。

这些少数的人是具有魔力的群体,属于这样一个少数群体是多么幸运的事啊!让我可以自由的把对生命的热情,对周遭世界的注视统统倾诉在画布上,就象小时候涂画一样的自然,不一样的则是逐渐清晰的认识并积累了绘画的方法技巧等等。

不过在刚刚毕业的那几年技术的问题却是我不太在意的,我清楚的知道一种粗野强悍的生涩表达,持续出现在我的画面中,使形象和色彩都显的过份随性,那是讲究绘画语言优美和谐的人们难以接受的,而我始终觉得那是一种勃勃的生气,更是人们不愿看到的真实自我。现在,我的画面已和从前完全不同,虽依然偏爱那种不加修饰的野趣,却不能进入重复状态,也无法扼制新的思绪和尝试的诱惑。有趣的是,我发现自己对绘画的专一是恒久的,而风格面貌的不断变化好象也毋庸置疑的继续着。

在当代艺术的核心几乎已远离了绘画这一大时代背景下,我还是能确信自己对绘画的热情丝毫未减,画画一直以来都能带给我无比的满足感。如果说选择绘画是选择了过时的、注定没有出路的艺术方式,那也没关系了,我还是会继续画下去,兴趣依然,冲动依然……。

1998年陈曦画了两张看电视的作品,一张叫《现场直播》,内容是收麦子的现场,让人不期然想起延续了半个世纪的报道丰收的电视新闻。另一张叫《戏曲频道》,由上下两幅构成,上面是演出的场面,下面则是屏幕上呈现的蓝色雪花。两个画面恰好构成一种冲突,预示着传统与现实的交织。到了2000年,陈曦又画了一张与电视有关的作品,叫《晚间新闻》。这一回陈曦表达的不是电视,而是看电视的观众。有意思的是,这个观众是一个正在化妆的女性,她全神贯注自己的脸,却把电视放在一边不闻不问。电视播放的则是单调的开会现场。到了2006年,陈曦又一次把电视作为表达的主题,但这一回和原来的方式全然不同,怀旧成了表达的主题,电视是旧的,电视里一对幸福夫妻,抱着独生孩子,穿着旧时衣服,站在天安门前,他们全都带着旧时的特征。所有这一切都成了道具,构成艺术家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种视觉解释,一种无法言传的定义。

摘自杨小彦《冷眼的琐碎与表达的放纵――对油画家陈曦的世俗情怀的一种体认》

陈曦的画总让我想到一个词――“素人画家”,虽然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未曾受过专业训练,却能手写我心的绘画者。用这个概念来形容陈曦显然不合适,她习艺多年,是中国最高艺术学府中的佼佼者,毕业后顺利留校任教,三十岁以前就在学术要求极高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个展,随后频频亮相于全国性,国际性的大展,获奖无数的同时,身上也贴上不少标签,其中广为人知的一些包括;表现性、世俗、冷眼、才气,美女等等。每一个标签都货真价实,但加起来,又仿佛不足以概括她。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确实使她能够驾轻就熟地把握表现性绘画的技巧和风格,她的天生丽质和她的天赋才华一样毋庸质疑,然而她始终漫不经心地对待着这些虽是轻易得来,含金量却绝对不低的标签。对于标签和贴标签的人,她不当真,也不会跟你急,是从心眼里没当回事。她也不给自己贴标签,不逼着自己非站在潮流的风口浪尖上或者非要与潮流划清界线。她只是自 管自兴冲冲地画着,就像她一直兴冲冲地活着一样。这样一种心态,使她不同于大部分职业艺术家,得以在获得专业技能的过程里,没有牺牲掉最初拿起画笔时那种不含杂质的激情。

大师好像都是这样的。

选自蔡斯民《素人陈曦》

陈曦很长时间是用表现式的写实方法来不断呈现都市的世俗生活的。这种都市生活首先是当代的、现实的;其次是中国的,随处可见的。这些作品里的图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客观描述,而是在绘画中具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态度。

作为女性艺术家的陈曦,没有在这些作品别强调自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流行的女性主义视角,仅仅表现了她对变动中的中国城市和人群的主观记录。我们可以体味到那些日常生活的平凡、轻松,甚至幽默和诙谐。

在用写实绘画表现“熟悉的生活”和“周围的人群”这一点上陈曦的绘画观念与多数中国“新生代艺术家”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浮生艳影

叶红杏

1972出生于中国广西,

1995毕业于广西桂林教育学院美术系,

1998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高研班,

现为职业艺术家,生活、工作于北京

在近期的《浮生艳影》系列作品中,叶红杏有效的吸纳运用了各式各样的彩色水晶贴纸,不仅丰富扩展了自身的艺术语言、语汇,使原有的炫色的视觉特点,达到了一种新的极致,同时贴纸的丰富内容,符号,及其所呈现的社会性和时尚性指向,也使作品所体现出的针对当下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态度更具有了深度和广度。叶红杏就像很多她们这一代年轻艺术家一样,把她们的艺术作品变成一个可以包容一切不同影响的容器,它既容纳当下的现实,同时也向传统全面开放,为我们呈现某种历史的、折衷的、多元的方法。

叶红杏作品中脱胎于中国艺术母体的图案纹样与艺术家概括的自我的形象,唐卡的样式与贴纸的填充,构成了耐人寻味的具有文化史意义的上下层,叠合在一起形成了某种迷幻的总体效果。贴纸的介入,使形象,结构符号的层次更加错乱,无疑更加强化了这种迷幻性,在充分营造作品的绚烂的视觉效果同时,其态度、主题则自然地隐含在了画面元素的相互关系与结构之中。

可以看出叶红杏一直试图寻求某种非常规的绘画方式,她用制作状态的行为化、日常化、手工化,运用贴纸这种非传统的材料,在看似随意间,将引用、模仿、复制等技巧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整体上又保持着严整、纯粹的形式,在作品结构二维的层面与层面之间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均衡,同时呈现着某种矛盾性,抽象与具象,历史与当代,平面与立体,肃穆与热烈等等难于相容的审美原则自然地结合其中。她们这代当代艺术家对美学原则的超越,在于对视觉语言概念的重新认识与理解,更关注观念表达的功能性,同时也更注重强化艺术家的主体性,及对语言的整体控制力。

贴纸作为一种大众的,通俗的,流行的,当下的视觉语言元素,既是光怪陆离的,也是虚荣炫耀的,使叶红杏的这些作品具有了某种荒腔走板的怪诞美感,吸引我们以新的角度去审视当下社会潜在的集体性焦虑和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 (文 鲁枫)

2005到2008中国当代艺术的热闹慢慢归于平静,正逐步地走向正常

艺术是不是可以是一场式的运动还无法定论。但对于今天背景下的中国,自身文化和艺术与经济政治的匹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政治波谱、玩世主义、艳俗艺术和卡通一代等等艺术样式已遍及视野,它们的中式嫁接和填空式的表达已不再刺激眼球震撼心灵。什么是未来的艺术,艺术家们现在应该有能力以主位的角度来对待。

马胤鑫的作品呈现的是近两三年来艺术家面对纷绕霏凡的中国当代艺术状况下的个人思考。这个时期里,他努力淡化语言方式,小心躲避流行样式,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和社会人文问题的感悟隐藏在他的貌似平淡无奇的作品里,在他这一系列对市井生活图像的截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马胤鑫以一个80后年轻艺术家身份,对现实及现实背后的独立见解和在此过程中由愤懑质疑到平静面对的心路转换,平和淡定地将观者引向对生命处境与价值观的探寻。

刘若望

1977年 生于陕西佳县

2005年 毕业于中央美院助教研究生课程班

2005年 作品《东方红》参加中央美院“学院之光”

优秀作品展并获奖

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刘若望对历史有自己的经验思辩,他没有单纯拾取几个符号,而是根植于他的生存环境中,重新创造出一种形象。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冥冥的呼唤,积蓄良久。这些年来,他东奔西走、反复摸索,但这种呼唤总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竟至于成为压在心底的苦闷。这就是他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的追溯。历史的图像时时映现在自己的脑海里,那是历史与山川地理契合后印在他潜意识中的呼唤,于是一组天兵的形象呼之欲出。天兵,不过是一种历史隐喻,秦川渭水自古是兵燹之地,天下之争由此而出:秦皇汉武文韬武略:李唐盛世,恢宏气象。所谓天下者,据秦岭函谷,即可望中原而得之。这是种历史的故旧形势,但对于刘若望,他创作天兵,名之为天下,是把天下放进历史的陈述中,用视觉将历史暗道掩蔽的豪气释放出来于是天兵成为唤起铁马金戈的号角。

刘若望的选择也意味着雕塑的形式被超越,当数字化创造着新时代的视觉幻境时,雕塑何为,就成为一种思考和选择。事实上,雕塑可以被超越,也可以被挪用,这也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当代艺术家争相用雕塑语言做作品,而且其制作的雕塑已经不是传统的雕塑,成为张扬艺术家观念与立场的一个道具。这种趋势也是当代艺术的一个特征,即不同媒介的艺术都可以拿来表达艺术观念,作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不再是评判艺术的界限标准相反越界行为越来越多,这已经不是客串,而是确确实实的艺术行为。对此,做一个纯粹的雕塑家在今天越来越困难,正像做一个纯粹的造型艺术家也越来越困难一样。艺术的功能与内涵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不安于一种形式的表现越来越成为今天的艺术家的选择。对于现代雕塑,“其特征之一,就是它越来越表现出创作者的意识,他们把雕塑当做媒介,介于静止与运动之间……这种张力确定了雕塑的状态,从而实现了它的巨大表现力。”所以,刘若望看待雕塑,就不再单纯地从造型形式去把握,而是从对问题的思索入手。形式为内容服务,在今天变得如此简单明了,但是这样的内容是自己的,不是外在强加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否则,内容有可能失去艺术家的个体性和直接性。

“英雄”不仅作为一种人生的理想,也作为一种历史的追忆,成为他的主要表现题材。无论是《天兵系列》、《人民系列》,还是《仪仗系列》,所有人物的情绪与姿态或平静、或高昂,都具有英雄那种全神贯注,死生度外的坚毅气质。值得注意的是他作品中的英雄不是高高在上的特殊人物,而直接创造平凡历史的平凡人物,这里所说的“平凡历史”,是指那种并非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了那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日常生活 的历史。即使是在材料的使用与人物的姿态上,刘若望也保持了一种平凡的质朴与单纯……这使得他所表现的英雄人物具有了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和性,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展现了艺术家的平民意识和英雄来自于人民,人民就是英雄的艺术观和历史观。刘若望让英雄回到人民中间,让历史呈现出更为纯朴的本来面貌,即使是他所创造的《天兵系列》,也还是兵而非将,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

……刘若望的作品,与时下流行的工业化城市生活似乎是背离的,他没有表现城市的流行生活,却将目光投向了历史,投向了仍然处于现代社会边缘并且不断边缘化的农民群体,这反映了当代艺术中有一种潜在的民族寻根意识,这是中国经济和平崛起国力强大后必然会伴随的民族复兴潮流。刘若望作品中的陕北农民,在高原上放声高歌,不仅是在述说着中国农民个体的悲喜交集,更是将艺术家本人难以自己的少年情怀,转化为深厚宏大的历史反思。

……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表现为“纪念的状态和内涵”,它不仅有巨大的、持久的,艺术中的超常尺寸的含义,也指在历史中那些显著的,重要的、持续的价值。很显然,艺术家将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的体量,表现为超出常人想象的尺寸,是有其价值判断和突出重点的。

青春不仅美丽,富有朝气,也是躁动和忧伤的甚至还带有某种衰老和死亡的征兆――这就是青年艺术家邱启敬心目中青春的两个截然相反又无法分割的特征继他的成名巨作“大迁徙”之后,他的目光从普罗的芸芸众生转向了对自己的探询。对于出生于七十年代末期的他来说,三十多年前浓厚的社会政治意识和乌托邦式的视觉经验,被日益膨胀的物质主义欲望和丰厚发达的视觉经验所掩盖――物转星移、时光荏苒,不同时代外部环境的变化造就了不同的青春意识与呈现方式。那种被外在的政治目的和社会说教所控制和建构起来的青春样板转变成了青年人自己敏感而细微的个人体验,于是,身体一跃而成为自我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的重要通道,身体的感觉,感觉方式与呈现方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牢牢成为青年人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出发点。

孪生的青春――邱启敬的身体物语 高 岭

邱启敬

1979年 生于福建福州

1999年 毕业于福州市工艺美术学院

2005年 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而一旦身体与青春、与感知方式结合在一起,身体的生理欲望就与社会后天的知识规范形成了一种无法分离的关系,意识穿梭在身体感觉与社会规范之间,成为两者相互联系的纽带和中介,也见证着两者之力的交合与冲突。处在身体青春感觉与社会规范约束的绞杀场中,邱启敬意识到青春的两面性,他试图用自己的作品来呈现他所意识到的作为孪生兄弟般无法分开的这种两面性。要在以体量和形体为主要造型语言的雕塑中呈现或者说揭示出这种两面性,人物对象的身体语言就成为重中之重。以往雕塑语言通过文学性、情节性所刻意营造的所谓典型环境中的真实性,被邱启敬代之以一种超现实的象征性。无论是巨大侧卧的玻璃钢头像,青铜与石头的欲望少年,还是对偶成双的男女,他都注重把握住来自对象身体的能量和信息,而不是包裹在身体之外的诸如服饰、道具和姿态等等社会性和说明性的表现特征。换句话说,尽管邱启敬使用了刀疤来暗示青春所受到的伤害,似乎还与明确的符号指向藕断丝连,但是那些瘦长,赢弱甚至还明显衰老的面相和身躯,以其别样的体量和造型手法,最先也最牢固地抓住了我们的视线。

的确,青春发生在生命的展开之时,而身体作为青春生命的承载物,其体态的特征与变化,最能够折射出青春意识中的矛盾与悖谬,选择什么样的身体语言表现方式,决定了一个人对青春岁月认识的深度,也决定了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角度。从身体的立场出发,将青春生活中感受到的一切视为有着血缘联系的孪生兄弟姐妹,这既是一种宿命,更是一种清醒的自觉。与这种自觉相联系的是一种强烈的人文情怀。

蒋佑胜

1979年出生于福建三明

2001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现居宋庄

宗教是一种信仰,一种智慧,一种规律,是认识世界的一条通道。古人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更多的是一种修为。如今,在中国,伴随着现代文明物质的发达,求佛这个行为变质了,人们花钱烧香求神拜佛倚望消灾解难,而以此为生、谋利的假和尚假道士却纵情与声色,逍遥自在。香火燃尽,最终的结果乃是一堆尘灰。佛何在?精神何在?

于雷

男,满族

1968年6月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现供职于新疆日报社任摄影记者

1991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同年进入新疆画报社任摄影记者,从事专题、民俗摄影

1999年调入新疆日报社广告部任创意总监等职

2002年开始运用摄影、电脑技术等手段从事数字影像创作

这组作品体现了我对当下人类生存境地的思考。

我的童年是在一片“大森林”里度过的,那其实是我的父辈和他们的父辈们辛勤努力培育出的一大片郁郁葱葱、满目苍翠的人工林,我很小就能分辨出“森林”里几乎所有树种。这片被我们称作“林子”的地方自然是我儿时的“天堂”,我的所有美好记忆大多与此有关。时至今日,那片“大森林”已面目全非。在人们的精心规划下一座设施齐备的“森林公园”在此开门辑客,几年后因经营不善倒闭,留下一座座由水泥钢筋建造而成的仿蒙古包式样的永久性建筑和一池同样由水泥修筑成却早已见底的人工湖。那些参天大树不知所终,同样不知去向的还有我儿时的欢乐和梦想。

这种情况几乎无处不在。我发现在我身边已很难再找寻到一块未被人类规划、影响的地方。即使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一排排直立的电线杆和无人值守的通讯中继站也似在骄傲的宣告人类的到来。人类上天入地似乎已无所不能,我们已然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

但我们真的成为世界的主人了吗?眼前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森林大面积消失、生物链被打断等等,又令我们一筹莫展。

有一个极端的说法地球物理学家比尔。麦克古尔认为,未来七年里,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达到稳定状态,否则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干旱、洪水、飓风等在内的各种灾难将轮番席卷地球。果真如此,那将是人类的大不幸。

朱阳

1985年 出生于江西景德镇

1990年 江西省少儿中国画书法大赛一等奖

2006年 9月入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学校

2009年 1月在韩国首尔麦粒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

现仍在英国继续学业

这个我设计的城市咋一看似乎像是很多人幻想的未来城市。但其实这是一个表达我对人的权利欲和支持自己欲望的虚空的自信的作品。这个城市我以c命名,这个c主 要指的是cone,就是圆锥形。这个城市的所有主要的物体都是被一个倒立的圆锥体支撑,甚至整个城市的底部也是一个巨大的倒圆锥体。倒圆锥形那种微妙的平衡感是我觉得最能表现虚空,却看上去很让别人和自己都很自信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又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倒锥形的立足点只是一个尖端,现实中是不可能自然站立住。其实我们人类的未来本身就是扑朔迷离,未来很美,但也很危险,这是这座城市的感觉。

在制作完这个作品后的第二年,我开始做一件很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我一直用电脑制作一些随机的,毫无目的的抽象图片,后来偶然发现其中的一些抽象图片和我拍的几张真实的照片感觉很像,于是就开始了用自己拍的照片来解释我用电脑制作的本来毫无意义的抽象图片。后来我翻出了一组我在景德镇用数码摄像机拍的一座上百年历史的古代烧瓷器的窑的窑房遗址的照片。很惊讶的发现这组照片和我用电脑制作的这个城市的图片放在一起时,也能感觉到很多的类似。

很多东西作为作者的我都觉得很难用语言讲清楚,其实如果能都用语言讲清楚的话,就何必再要有我的艺术作品呢?我打算将这两套不同的图片整台成一件艺术作品放在一起展示。我希望观看者可以从一个真实存在的空间和一个建立在我想象的基础上制作的虚拟空间中找到一些相同的东西和一些不同的东西。

最早注意到他的作品是在2007年,798艺术区的一个展览上展出的《十三亿》。这组作品表现的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核心家庭,夫妇两个人和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这组雕塑中的人物都是等人大小,手法略微写实,但也有装饰性的处理,尤其是面部表情。三个人的面部都差不多很满意,高兴和开心的样子,他们都在做同样一个动作,就是在数手中的钞票。钞票是都是一沓红色的百元人民币。他们开心的样子让人想起岳敏君,方力钧等人制造的千一面的脸谱化傻笑样子,所以有犬儒主义的味道。但与前者不同的是,他们的笑还有些真挚与憨态,是一种对占有金钱时发自内心的陶醉与惬意。这表明任宏伟对人们迷恋物质生活的冲动的态度已经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的批判,而是善意的表达。毕竟,在这个充斥着腐败腐朽气息的社会环境中,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对物质的满足是最大的快慰。而对自由,平等与真理等普遍的人性价值的追求是要付出鲜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所以,人们沉醉在金钱与消费的快乐中,不能说是逃避,也不能说是没有理想,而只能说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尊重,……艺术家任宏伟是一个用作品体现自己严肃思考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家的责任是将自己所感受到问题与焦虑用艺术形式传达出来。他的艺术形式又具备幽默和夸张的特征。这些问题和焦虑是每个心智健康的成年中国人所都能感觉到的。

张郁葱

1971年出生于江苏徐州

职业画家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境由心生。社会污浊中也会隐伏着人性的大合理,而这种大合理的实现方式又常常怪异到正常的人们所难以容忍。反之社会历史的大光亮,又常常以牺牲人本性的许多重要命题为代价。单向圆满的理想状态,多是梦境,人类难以挣脱的一大悲哀。这是本书上所写的一段,也是我所想的。

面目全排,无特性、飘忽游离的。只是做为“人”的存在,而这人可以是你、我或他,不去界定他可以使观者把他当作自己的存在,独立的去思索每一个景致所传达的意义。

社会、历史、人文、环境……似乎离的很远,但洽洽又身值其中。你可把自己当作观光客,一切都在眼底可能又什么都没留下。无所依托且不知往何处去,何处才是终点,这是上海东方早报的记者对我画的小段评论,我把它用上觉得合乎我的主题。飘忽游离的不定式。

邓玉婷

1982年生于广州

2002年7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学校

2006年7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6年9月攻读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美术学专业现代油画创作硕士研究生

上一个世纪人类最大的文明成果之一就是把人们日常生活状况带入数字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女孩,从小生活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很自然就融合到数字化的环境中。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几乎成了每个年轻人的周末消遣,他们在那里寻求生活的刺激,寻求人生压力的释放。在那里,每个人都呈现出另外一付面孔:有人喜欢烟草里的漂浮感觉,有人沉迷于酒后的失重状态下的另一个自己,有人陶醉于歌舞中的疯狂。人真奇怪,我们在触摸得到的世界里寻找不到确定的明天,但却在触摸不到的世界里找到真的自我。似乎潜意识的感觉才是真的感觉,梦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是真是假又有谁能分得清?

我的作品以具像表现的手法呈现一种介乎于梦幻与现实的情景。在画面中出现的人、动物、植物和道具都被放置在一个很荒谬的空间里,但在那里它们又变得很协调,这是一种现实世界与真我的矛盾冲突,是呈现物质世界与真我的自然心境。

孙珂

1976年生于陕西

1994年~1996年,圆明园画家村

1998年`1999年,就读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服装设计专业

2000年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电脑美术专业,

后续装潢本科

没有人不会因为《在路上》这幅画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艺术家将一个头插鲜花、身裹黑袍的女孩与一头驴出人意料地放在了同一画面空间之中。女孩的脸庞被浓厚的妆面覆盖着,与驴子的花脸头套相呼应,而修长的黑袍也与身披紫甲衣,绑护腿的黑驴有着同功之处。厚重低垂、变幻万千的乌云和奔向远方的浑莽大地,形成了一股难以抵御的外力,包围着并且更加突显出前景中这人与驴在场景和造型装扮上的荒诞不经。背景虚无飘渺,阴暗低沉,前景厚重有力但色彩夸张,在强烈的空间反差中,蕴藏着少女的孤独和无助,而似乎只有在毛驴身上,她才能找到在自己的同类――人――那里所难以找到的忠诚和安全感。也或许,这头毛驴正是艺术家意指中的人类,虽然是自己的同类,却难以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如果我们把黑衣的花女当成艺术家的自我指涉的话,那么,毛驴在画面中是作为自我意识的对象化的产物而存在则是明确无误的。这个被对象化和拟人化的动物,正是我们理解艺术家对周围世界微妙和复杂的自我意识与感受的重要参照。……当我们从这张戏曲装扮的少女头像上把目光移开,我们会发现,孙珂几乎所有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其实都有着浓厚的装扮性、虚构性和戏剧性,但又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当下的许多年轻艺术家那里,人物形象总是被描绘在强大和无处不在的商业化都市物质景观的包围之中,各种背景化的城市符号成为塑造前景中被木偶化和玩具化的少男少女形象的必要部分,以此来传达艺术家们在这个越来越被各种景观,符号和资讯中介着和支配着的世界里所建立起来的世界观。孙珂的一系列作品所描绘的都是没有具体环境背景的女性,要在如此封闭和狭小的视觉空间里刻画单一种类的人物形象,显然对艺术家自我意识的塑造和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传坤

1980年出生,男大连市旅顺人

2006年考入沈阳师范大学,师从国画家王真真教授,

攻读美术学研究生中国画方向。从事实验水墨创作

徐飞

1982年生人,女,汉族

2002~2006年就读哈尔滨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6~2009年就读哈尔滨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在中央美术学院材料艺术工作室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经常为了什么而走,

为了自己,为了别人

想看看传说中的美丽景色,却发现美丽的景色不一定匹配美丽的心情,

在别的地方放纵自己,回到自己的生活圈子变回自己,

有时想,人就是多面的吧,只是在固定的环境里,被固定了而已。

喜欢水乡,喜欢在乌篷船上听船家的小调,喜欢竹林喜欢那里的侠气,

喜欢木雕却没想带一扇回去,喜欢上海的繁华,喜欢无锡的绿,

喜欢 却不想拥有

不喜欢的徽菜,却吃了很多……

喜欢被人喜欢的感觉,喜欢喜欢别人的感觉,喜欢看你的文字里对别人的喜欢,喜欢那种真,那种纯粹,

但是喜欢 却没想拥有……

一直认为自己不够成熟,对感情,对生活,等待自己长大,

现在却明白女人的成熟不是靠年龄而是靠悟性,

在不再小的时候明白了其实是自己的悟性不够。

觉得旅游就像流浪,

在异地体会的孤单,人在外面走,心也也飘着,也许没有归属的心,让人觉得陌生的城市那么寂寞,

想象和自己心爱的人牵着手一起游走,觉得每条巷子都是适合恋爱的街,觉得每个温度都属于恋爱的季节。

孤单的时候想起了谁?想起我给他未来的宝宝起了名字的人,想起那个叫我丫头的人,想跟我的妈妈叫妈那个人,想说会洗衣做饭给我煮咖啡的人,

想那个我为了他整夜不愿入睡,在天台上抽烟看星星的人……

也许爱情只是因为寂寞需要找一个人来爱即使没有任何结局……

这就是我创作游离系列的感受圣诞节也是一种寂寞的情绪……

王春燕+李江

1982/1983 年生于四川广元 绵阳

2008年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重

两种形式和价值判断完全背道而驰,很难绝对分辨他们的艺术究竟是着眼于抽象的形式探索还是对经典图像的改变和再现。但是,艺术家在创作中的一个单纯的观念提醒了我:画面上的这些格子和小叉在一定程度上缘于儿时对于“十字绣”的记忆。“十字绣”是一种特殊的刺绣方法,通过针线在无数规则排列的格子间交叉穿刺,最终形成电脑放大“位图”似的效果。这一点正是进入王春燕和李江艺术创作中心的入口。由此人手,便可发现,这些绘画可以看作是更倾向于具像再现的艺术方式,其再现对像即是“十字绣”这种手工艺品。但是,如果仅仅是将他们的作品看作简单的再现性创作却也未能触及这些作品的核心价值。

罗贺鹏

1984年出生于山西大同

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不可否认杭州是个很美丽的地方

不可否认我爱上了她

于是我想用我的画笔描绘她

于是我推开了那扇古老的大门

我静静的倾听――

她在吟唱

她在弹奏

她在飘舞

听着那悠远流长的美妙乐韵,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她让我如此留恋于是我开始用我的“语言”来描写她那美妙而细腻的柔情

人生中充满无奈

所谓人生如梦,本就是一种无奈。有人选择逃离现实而最终又被拖回现实,有人则选择观望――无奈的现象,但它充斥各个层面。

“境”是一个舞台而“我们”都在演出。

李伟

1968年出生于湖北云梦

199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手,蕴涵两仪三才之道,囊括太极五行之秘;中医仅凭两手,即可查人体病理……天地都在一掌之中;其小也,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

人有两手,各具一太极。左右手分为阴阳,掌指亦分阴阳,面背分阴阳,纹理与气色分阴阳,形与神分阴阳,指纹之流、涡同样互为阴阳……

两仪、三才、五行配合,可断人一生休囚。万物运化之理,均可见于股掌之间。“若能明了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古人早有定论。掌与天文,地理、人事全息相应,代表自己为中心的小宇宙场态之分布。

相,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又有形态与气色之异。

一语而道之,手穷天地而无遗。人与动物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有双手。手是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的创造工具。手为五行所化,故兼天地之灵,之机。

白尧

1982年 生于锦州

2001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

2006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06年 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至今

周英(亦云)

1966年 生于辽宁沈阳,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7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2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班

现定居北京

亦云油画作品[神秘秘园]运用东西方的绘画技巧将东方艺术精神的内涵融入画中,以画家独创的造型及微妙的色彩韵律表现自然与生命中不可知的神秘因素,显现心灵的意象自然是心灵的象征与隐喻,亦云通过对自然生物的观察,感悟中,幻化出自己的语境,虚实有致变化丰富的笔势效果配以飘渺的色彩气氛,给人以无尽的视觉感受渗透了中国哲学空无的太虚境界颜色的交融与变幻的形态,传达出宇宙万物间的微妙关系与韵致

亦云[神秘园]创作感悟,自然界的一切景物都彰显着自身的魅力,天空每时每刻都在变幻,将其壮丽与阴郁投射在地面,改变着大地的表情,当我的注视越过山川,海底,生物……我感受到它生命的气息,我的思维在扩展,引发了对生命层次的感悟,在清静,纯粹的状态中,发现隐藏于我内在生命的能量,每种创作都和个人经历有关,人性,情感,命运,我们时时遭遇,却又无法驾驭,从最微小的细胞生长,繁衍,这缓慢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犹如我创作[神秘园]系列作品的过程,我借用自然界的形态表达我心灵的轨迹,这里是一座精神的花园,具有神秘性

周红

1970年 生于辽宁,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定居北京

1993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3年 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院油画系

梦之意象

生命是一个神圣的梦,

我在知觉的迷宫中游历

绘画是自在的存在,

是思想的寂静,

是精神的语境,

是心灵潜在的意象

在悄无声息中,

揭示了平静生活中内在的本质

梦境,折射出每个人的人生印迹,

它不仅仅是幻想,

也是内在精神发展的自我呈现

梦游,是一种象征:

自然的天启,

精神的回归:

灵魂的自醒,

参悟的过程

原始意象从中显现

在艺术家的幻觉中,

在思想家的灵感中,

在神秘主义者的内心体验中

昭示自己

一个灵魂的守望者,

在孤独中凝视自我,

怀着理解世界的欲望,

在静谧的森林,

沼泽、荒原、旷野中

踽踽独行,

河流与风从中穿过,

在精神的故园中,

自我以完全的真实

向着天地展开,

与天地生灵对话,

和平的静穆

黄Z

生于1978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

2008年5月入住宋庄

在当代的文化情境中,面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由于这种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文化认同危机。中国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加速度,导致我们自我认同的缺失从而陷入方向性混乱。我的作品正是基于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文化认同混乱而创作的。我曾模糊的想过,文化认同的危机解决,或许需要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美。

高一磊

1981年出生于福建泉州

2000~200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学院

2005~2007年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

R155A工作室学习自由艺术现居泉州,北京

创作随笔

很明显,人和自然的关系早已严重的恶化。人的欲望和贪娈使自己迷失了方向。高楼大厦,锦衣玉食,名车名表,成为了人不断满足自己的标志物。动物种类的逐年减少,自然景观的消逝殆尽,丝毫没有让人觉醒。也许只有在非典,禽流感、全球变暖、地震、海啸、自然界的呐喊和求救声面前人才会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度过难关。事后则皆往事不堪回首,不谈也罢。人只有感叹自然力量的伟大,不可抗拒,而从没有反省谁才是罪魁祸首。永远都是看着今天,回忆着昨天,却很少想着明天。就象虫子一样,疯狂的繁衍,疯狂的蚕食,疯狂的破坏。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人拥有了自己所要的一切,却只能在动物园欣赏着一点点勉强生活下来的苍蝇,老鼠、蚊子、蟑螂。只能在博物馆欣赏着一丝丝遗留下来的自然残迹……真是悲哀,悲哀,悲哀!

蔡焕彬

1980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汕头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汕头市油画院常务理事

或许是“水”的原型具有不可把握和不可预知性,我试图运用“写水”的方式,来表达“水”与女人的那种轻柔,善变以及神秘感之间的某种联系。想必每一个男人对女人的了解都不尽相同,对自己与女人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也会有感觉差异。有人会感受到细水长流般的柔情蜜意,有人会领悟到真水无香时的清澈净洁,或许有人会迷恋神秘,有人会体验温柔,又有人会挑战危险……总之,种种的这一切成为了男人心中意会“女人”这一概念的容器,也是我想通过《听水》系列来找寻与观者问互动的一个交汇点。

陈子风

1976生于湖南

1997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学校

现为职业画家 居于北京

洪丹

1982年出生于浙江

200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杭州,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

洪丹的作品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艺术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雅致的趣味,作品所呈现出的空灵,虚静、平和的特质可以说与卡通一代作品时尚、新奇、炫目和酷的形象下潜藏着的孤独、忧郁、困惑,迷茫等情绪特征有着巨大的质的区别。但是,如果对洪丹的作品的构成元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对深层内涵进行挖掘,我们可以发现洪丹的艺术特性和卡通一代之间复杂而有矛盾的交织关系,正是这种交织才使洪丹近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洪丹在创作中十分注重用笔,材质自身的表现力的展现,这样一种自由涂划涂抹的手段既是传统笔墨意蕴的延续,又有欧美现代艺术中的稚拙艺术,涂鸦艺术的笨拙,粗糙质朴和单纯的艺术感染力,这也使得洪丹的绘画在看似对传统艺术的回归同时又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艺术韵味,体现了和卡通一代相同的对自由、纯真,简单,无拘无束的想像和创造的迫切追求。

洪丹与卡通一代之间有着复杂交织的关系,后现代意象的运用使得洪丹的艺术没有拘泥于卡通一代艺术的浅层表象,深入到了社会现实状态的实质,摆脱了动漫艺术中的因袭模仿的弊病,也摆脱了文人画传统的忽视师法自然,回避现实生活,缺乏具体感受,单调、空洞,缺少生气和新意的弊病,用来自现实生活的图形意象,抓住了中国当代社会中,多元混杂的图像与传统中国艺术的内在关联,拓展了中国当代艺术新方向。

李昌龙

1975年 生于贵州

1999年 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04年 入驻蓝顶艺术中心D区

2002年 任教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6年 入驻北京费家村艺术中心

李昌龙用摄影棚式的镜头语言营造出虚拟的场景,人与环境的关系是舞台化和梦幻性的。画中人物似乎被聚光灯所照射,其仰视与逆光,让人想起在夜间用手电筒从下向上突然照见的面孔,张惶无措,惊惧而怪异。这种特殊的光线处理,加上背景的泛光效果和色彩运用的荧光感,不仅和当代视觉经验中视屏感受相通,而且经过强化和极端化,使画面在光线表现方面显得特别异样而与众不同。与之相适应,其色彩使用十分浓烈,冷暖色对比特别是橙黄、肉红和蓝绿色并置,相互烘托,相互强化,让人深受刺激。画家在协调色彩关系的时候,有意保留某种生硬、别扭的因素,像是金属摩擦的不协和声,尖利得让人心悸,以其敏锐反应给精神以凄厉之感。

蔡继轩

1984年生于湖南省未阳市

2006年入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

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学部。

2007年入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壁画工作室

段革新

1979年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

200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在校期间曾获得刘海粟奖学金、王嘉廉奖学金

2003年作品《早安,阿非利加》参加“江苏省第三届壁画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2004年作品《似水流年》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江苏省美展”优秀奖。

2006年《喜爱现在》、《一个有痣的女孩》参加“70.80青年艺术家画展”。

2008年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

孤单的石头,寂寞的山峦,究竟我们是多渺小?究竟我们还能多孤独?尘世的人们不用睁眼更不用回答。是谁搭建的假山石游戏,每一局都有奖品,玩具房子,电动汽车……都挺好。那就爬吧,也不用管向上还是向下,向前还是向后。画家也许看的真切,但是谁又能免俗。也许,我们可以靠着爱情,笃信爱情到催眠自己的程度,而自己,只有一对飞不高的小翅膀。爱人啊,用你温热的大手把我的手抱紧!摸不着路,害怕绝望的时候,满心喜悦,期待与你分享的时候。(文 吴亮)

张辉

1971年7月25日

1993年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学士学位 本科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 副教授

对岁月流逝的准确感知,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2003年我从事影 像创作到现在,6年时间过去了。

记得当年的一件作品叫做“天堂以北71公里”,用黑白环境表现了几个婴儿在天空中飞舞。那时的心境对于自我存在的思索多了一些,天堂在哪里?天堂以外又在哪里?那里都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未来?现在想起来,有些问题已经自问自答,有些则让岁月带走,杳无影踪。

艺术的根本形式,一种是向自我内心不断挖掘,以求灵魂的彻底解脱,当然,有时结果也是彻底毁灭,另外一种就是关注存在的环境,向身外求因缘,求解脱。就如静安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客观主观两种词人一样,此两种,构成了几乎所有艺术的阴阳两极。

当代中国的艺术,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自我的文化体系支撑,当代艺术作为一个名词出现不难,难就难在可以有系统地看到发展,把混乱解释成阵痛是行不通的,阵痛很快会过去,但是无秩序的混乱可以导致灭亡。

为什么有这样的混乱?为什么很多当代作品无非是西方的历史的拙劣拷贝?

人间的问题还要想,整理国故还是要继续。中国当代艺术想要回避传统是很困难的,对于自我民族的文化脉络还是要研究,对于文化中的孰是孰非还是要问个究竟。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养成了一种粉饰与残忍并存的社会生存结构。在这个结构里,人作为个体是不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忽略和牺牲的。粉饰的手法,当然是江山、社稷、大一统等听起来伟大的令人战抖的词语。且慢,人如何生存?如何快乐的生存?人的个体思想如何存在?如何自由存在?现在的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繁华后的空洞与凄凉。

东方芭蕾红这套作品正是基于此创作的,我把它献给那些在中国土地上没来得及幸福生活的人。

罗洪洁

笔名:泓洁 号:凡真

1969年出生于中国江西萍乡

1992年中国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

200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职业油画家,现居中国北京

尼采说“上帝死了……”。

他试图以“革命”的姿态蔑视一切支配人本精神的意志力。

而艺术家的英雄化人格面对全球化经济、文化资本操控艺术的时代,逐渐丧失了其革命特质,甚至屈从于国家政治、文化资本、惯性意识的奴役。这种艺术家意志力的自我剥夺现象,意味着人类精神自由的整体沦丧。

旧上帝与新的文化僵尸之间何其偶合。

创作“条码时代”主题系列作品的初衷,正是对当代艺术的观照,仅以最基本的油画语言与形式,陈述艺术家的赤字之心被商品化过程中自我意识变化的痛楚与反思。

艺术家已经到了必须用灵魂深处的真实情感以及生命的全部,去重新构建心灵净土的时刻;这一捍卫精神自由的过程是避免犯下艺术“原罪”的唯一出路。

赵淑豪

女,1986年生

河南平顶山人

现为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油画专业大四学生

和大部分学习绘画的学生一样,最初我们都在追求写实的绘画。我画了很多的写实作业。我画很多的像,大家都在说:我们,我们舍弃时尚,服饰,配件……一切外部附属品,我们便回到了人作为人的最自然的状态。但我觉得在大部分情况下不是这样的,令我们恐惧,害怕,失落。缺乏安全感。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为我们习惯了被束缚,我们习惯了把自己关在条条框框里,我们习惯了给自己打一把保护伞。色调,空间,比例,结构,构图……慢慢的我对过多的细节失去了兴趣,就转而寻找更新的表现手法。但我的内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提醒自己有些东西是要保护的。

我开始尝试画不同与课堂风格的绘画方式,我喜欢画女人我喜欢任何美的东西,漂亮的东西,所以我的画面呈现出来的一定是我认为美的,能够让我自己喜欢的。我的画笔为我的思想服务,我的思想为我的绘画服务,我的绘画为我的生活服务。我喜欢摄影师拍摄出来的美轮美奂的影像,甚至是痴迷。遇到特别喜爱的图片就会非常希望可以用油画把它表现出来。《青春绽放系列》就是由于看到喜爱的图片产生的灵感与冲动才创造出来的,绘画就像不可或缺的成长,进入那个过程后,自己处在什么样的时空之中都不知道。它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这是我好奇且想要寻找的答案。

房子剑

1981年生于北京

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艺术学院油画专业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自知的时代、社会集体和空间思维之中,在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我们被分为不同的集团派别。在经济上我们受到控制,生活上我们受到管理、操纵。我们不自知,无改变,欺人骗己。我们的思想、生活是袒露的,贫弱的、肤浅的、空洞的。在感情上,我们贫乏:在宗教上,智力上,我们重复旧调,沉闷无聊。我们不是高兴的,每个人不是台上表演的疯子,就是台下看戏的傻子,在我们每日的思维和行动中,我们内心深处并不曾解脱。

上一篇:喜欢较劲的人 下一篇:美丽,是价值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