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引航幸福梦

时间:2022-09-17 03:47:10

产业引航幸福梦

7月8日,川南持续高温,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东巷口村党支部书记汪光权冒着酷暑指导村里群众抓紧搞好柚子套袋。柚子是东巷口村的支柱产业,更是群众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老汪说:“只有把柚子产业做大做强,村党支部创建‘产业服务型’党组织才能过得了‘群众评价’这一关。”

支部围着产业建

今年以来,纳溪区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做文章,积极建设“产业服务型”党组织,着力改变农村党支部服务目标不明确、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实力弱、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群众满意率,用产业引航群众的“幸福梦”。

护国镇绍坝岩区5个村都是以“特早茶”为主导产业,过去村与村之间联系沟通少,茶叶发展滞后。在建设“产业服务型”党组织中,以茶叶为纽带建立“联合党总支”,加强了基地整合、资源共享、技术交流,茶叶基地达到了3万多亩,党员达到了180多名,党员茶农年收入最高达20多万元,实现了党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促双赢”。

据了解,纳溪区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连、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发挥党员专长”的原则,打破传统的“一村一个党支部”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建立“基地型”、“行业型”、“龙头企业型”等三种模式的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优化了资源配置。

天仙镇牟观村和兴场村都是以发展优质梨为主导产业,两村以优质梨专业技术协会为依托建立“联合党支部”。党支部从做大做强优质梨产业入手,壮大规模和品牌,不但为优质梨打开了销路,而且价格平均每公斤比以前高出了2元,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同时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

服务盯着产业转

为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纳溪区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民意收集常态化。建立民意直通判析处理制度,针对群众在发展产业中遇到的品种、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定期收集、集中研判、分级处理、严格问责等机制,及时回复群众。二是支部办事定点化。建立村组干部定期定点办公制度,针对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较多的村组,建立民事村组干部代办制度,把服务送到田间院坝和家门口。三是党员服务网格化。按照产业基地规划的重点和分片,划分网格,把党员按技术、学历、年龄等优势,重新编组,确定到相应的网格中,进行公开承诺服务,并接受群众监督。

护国镇东巷口村党支部在创建“产业服务型”党组织中,把党员按照“网格化”分配到网点,带头抓柚子基地建设,提高了党员干事创业的激情,加快了柚子基地的发展。目前,全村柚子基地发展到了4000多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农户仅此一项年收入最高达6万多元,给群众的“幸福梦”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人才奔着产业引

“引进人才共圆梦”,大渡口镇民强村是这个话题最好的例证。村里先后引进两个业主发展现代农业,最大的业主建设立体农业生态园1500多亩,加速了全村农业产业化进程,一举摘掉了贫穷的帽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为把农村人才引进和开发作为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重要源泉,纳溪区还出台了培养、管理、激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农村人才在新品种引进、技术推广、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新乐镇三江村把培养“农村经纪人”作为农村人才开发的重点,常年有20多名农村经纪人销售村里的“三江红”蔬菜,产品远销到了重庆、成都、贵州等地,带动了蔬菜基地的发展。有的农户仅种植蔬菜一项年收入高达6万多元。

同时,全区开展“三向培养”活动,把一大批年纪轻、致富能力强、政治素质好的农村人才培养成党员,吸收进入村干部队伍。现在,全区已把500多名农村党员培养成能人,100多名农村能人培养成党员,100多人进入了村级组织班子。农村人才已经成为群众圆梦的“加速器”。

上一篇:换届“预演” 能力强弱比比看 下一篇:小协会扛起大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