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报关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09-17 05:52:22

高职报关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实践教学作为高职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其模式创新研究对于职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报关员需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梳理,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报关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报关实务课程;实践教学

《报关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国际商务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现有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大都无法真实模拟报关企业工作流程,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脱节,因而探索贴近企业真实工作情境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对于该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报关职业能力具体内容

职业能力应为职业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能力及职业素质的综合展现。通过对报关行业人才需求、报关岗位职业标准及报关企业用人标准的调研,对报关职业能力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纳如下,见图1。

2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2.1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报关岗位工作流程相脱节

传统教学内容的设计简单参照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的框架来操作,以章节为主线,重知识体系的讲解,强调海关人员通关过程的操作,理论性过强,无法体现报关岗位人才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教学内容与岗位活动脱节。

2.2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教学内容的弊端,使得教学过程中多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训为辅。而且通常是先理论,后实训,或者理论与实训交叉进行,导致教学做相互分离,无法协调统一实现。

2.3 缺乏真正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高职报关教材

由于教学理念的问题,导致高职报关教材建设无法摆脱报关资格考证教材的影子。以编写体例来看,内容多是以报关资格考试教材为基础,进行适当的删减,实质上就是对海关进出口通关制度进行汇编,谈不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职业能力的整合和设计,从而使报关教学陷入纷繁报关法规的讲解。

2.4 考核方式多采用笔试形式进行单纯知识性考核

多数高职院校由于课程教学内容上无法创新整合,在考核上也只能沿用传统的笔试形式,进行单一知识性考核,无法将职业技能考核融入到最终考核中,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报关职业能力的培养。

2.5 报关课程师资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大部分报关课程师资并非“科班出生”,实践经验缺乏,加之海关政策变动调整频繁,使报关课程教师经常面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等问题,导致报关课程师资必须强化企业从业经验才能应对课程教学、教材开发、教法创新等挑战。

3 报关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思路

3.1 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于报关岗位工作流程,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构建了新型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体系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理念,即厘清课程目标应以培养学生掌握日常报关业务操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在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和设计过程中,为达到教学内容设计与报关岗位工作任务实际相一致的目标,可通过与报关行业企业沟通、通关现场调研及邀请行业企业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设计研讨,并采纳建议,将行业规范和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内容体系之中,最终以采集的典型报关业务为教学载体,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构建,并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凸显了教学职业性、实践性及开发性的特点。详细建构图如表1所示。

3.2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针对性地灵活选用,突出实践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模块及职业技能培养任务的不同,灵活选用针对性强、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现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选用归纳如下:

3.2.1 项目教学法

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以项目教学为主导来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如以一般进出口报关中的进口报关为例设置一个项目,此项目由若干任务组成,包括报关单证准备、报关单录入、向海关申报、海关审核、配合查验、缴纳税费及提取货物。此项目以真实报关工作业务为基础设置,通过项目中任务逐个实施,可使学生系统了解、掌握整个工作流程,并在实施过程中起到锻炼职业能力的培养目的。

3.2.2 案例教学法与研讨互动法相结合

在专业知识模块教授过程中,可先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之后引入企业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讲的知识来解决,并留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归纳观点后逐一表述,教师与之进行探讨点评。通过案例剖析及研讨互动,学生能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了学生思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 以小组协作为主导,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或沙盘推演

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团队中才能真正完成,且更贴近企业工作实际。在项目实施中,可利用专业实训室,将学生按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每4-5人为一组,给定情境、角色,进行模拟演练整个报关流程。或通过小组分工设计,以组长以报关业务经理的角色来阐述整个报关方案,进行沙盘推演。

3.3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为构建新型报关课程体系提供师资保证

学校可通过政策优惠给专业教师提供了到企业挂职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社会培训、企业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锻炼。同时,还可聘请了报关行业企业专家、技能能手给学校兼教。

3.4 创设更加贴近报关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教学提供便利

首先,在教学中提供现实报关企业人员使用的工具书。在技能模块教学中,让学生对报关方案设计、商品归类、税费计算等技能更好掌握,可专门购买了报关企业中所使用的工具书(《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相对教材中对工具书部分节选而言,在课堂中设置情境,学生根据给出的背景材料实际查阅工具书并获取监管条件、税率、申报要素等显然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工具书的查询能力。其次,积极与海关及报关专业人士沟通联系,并邀请其进行相关方面的讲座与培训。在讲座及培训中,使学生通过行业企业人士的介绍,对未来实际工作环境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利用课程及专业实训机会,带学生到海关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海关现场申报大厅的窗口设置及业务办理的程序。

【参考文献】

[1]汪海青.报关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报关服务作业规范[M].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1.

基金项目: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院级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acmkt1106)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张琼(1982―),女,山西阳泉人,硕士,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

上一篇:论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 下一篇:不确定度理论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