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语言及其艺术探讨

时间:2022-09-16 05:35:01

化学教学语言及其艺术探讨

【摘 要】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化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化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关键词】化学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化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化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精当――准确严谨

1.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教学,选词造句讲究语法。

2.要准确阐明每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正确运用化学术语。

4.确切表达化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5.语言严谨,合乎逻辑。

因此,教师对教材要经过懂熟化的过程,认真思考教材中每一段、每一个基本概念、每一句话,甚至每个关键的字和词。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细细推敲。

二、精炼――言简意赅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精炼,拖泥带水,废话连篇,学生是最厌恶的。语言精炼还可腾出时间作为课内读、议、练、实验之用。有的老师对一些难点喜欢多讲,唯恐学生不懂。其实有的难点特别的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讲得越多越糊涂。话不在多,关键是抓住要点,采用适当修辞,使用精辟语言,容易讲清问题。

三、精巧――言近旨远

启发式教学已被普遍采用,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其首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即言近旨远。当然,教师的讲课语言,要跟当时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一致。上课时应随时接受学生情绪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灵活机动地酌情改变教学语言,力求使学生接受听讲的内容。

四、精彩――妙趣横生,比喻恰当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教学时要注意做到:

1.自然美。正确综合运用语调和速度、重音、升降、停顿诸要素,可使语言和谐悦耳动听。

2.形象美。使用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创造语言情绪使师生心灵相通,激起共鸣。学习者把听课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有所得,品有余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口语化。把教材中比较艰涩、死板的书面语言变成浅显易懂、比较活泼的口头语言,如适当运用韵语、口诀、顺口溜等,能揭示知识规律,加深理解,而且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4.非语言交流的协调配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手势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等总称为非语言交流。它是一种无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发挥着与学生相互沟通的作用。但非语言交流必须与有声语言、课堂情境等协调配合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1)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反映着其思维能力的高低。“口才”好的根源在于“脑才”好,会说在于会想。所以列宁很欣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可以探知到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提高其思维能力的水平。一般说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形象思维,理性概括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的机智言语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师的语言观点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教师的语言材料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2)影响到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且还是榜样――教师给学生做出的运用语言的最直观、最有效、有声无形的榜样。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语言习惯与能力的影响是日积月累、潜移暗化的。实践证明:学生受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3)影响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教育家马卡连柯主张教师应有美的语言表达,他说:“我们要善于这样说话:使孩子们在我们的话里感到我们的意志,感到我们的修养,感觉到我们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指出美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他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因为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本身即可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之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锻炼。

在教学中,教师最常用、最大量的信息载体便是语言。教师依赖语言以达到支配、调节学生认识活动的目的。化学教师除了一般教学语言所具有的口头语、书面语及无声语之外,还有专门的化学用语。化学教师正确使用教学语言,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可以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艺术性的语言,能把模糊的概念讲清楚,能把枯燥的原理讲生动,启发学生去探索,去追求,去挖掘,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化学课堂的语言艺术体现在它不仅仅要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合乎逻辑与语法,摒弃必须具备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等特点,并且讲究语言表达技巧。

化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其准确性、精炼性、逻辑性之中。化学术语是国际化学界统一规定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化学符号和科学缩写,具有简便、确切表达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的特点。使用化学术语首先要准确。例如化学反应中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因此要注意反应条件中“加热”与“点燃”与“高温”的区别;注意试验操作中震荡倾倒等各种操作术语的正确使用。而对所处阶段还无法准确解释或讲清楚的概念,可以加上一般,在通常情况下等词语,为今后的进一步讨论留下余地。

所谓精炼性,是指对教学语言要求突出重点、用词恰当、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罗嗦,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和要求。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要抓住重点,适当修饰,讲清问题的关键。例如为了说明原子核的大小,可比喻:原子好比是一座庞大的体育馆,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来形容。同时,切忌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使学生抓不住重点,教师应从教学计划,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对重点部分“浓墨重彩”,次要部分“轻描淡写”,有祥有略,详略得当。精炼语言不仅要言简意赅,还要体现在分析问题等有条不紊,二者依赖于教师的逻辑思维,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语序。

所谓逻辑性,使指按事物发展的顺序,语言有条理,层次分明、不紊乱。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讲清先通氢气,在点燃酒精灯,试验结束之后撤去酒精灯,,在停止通氢气。对于其中的缘由,学生会迫切了解,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各种可能进行思考核试验。至此学生不难认定: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的顺序。

只有教师语言具有科学性,才能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的语言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思维规律,还可起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作用。

教师化学教学语言要直观,生动,通俗,形象,深入浅出,这样可以是深奥的理论抽象化,抽象的知识系统化,复杂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能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激发兴趣,引人入胜。

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是富有粘合力的,有了这种语言承载信息,如同食物有了色和香,能引诱人们去品尝。教师在教学中用比喻、故事、顺口溜、谜语等方式,可创造语言情趣,激起共鸣,让学生把听课当作一种享受,让学生学有所得,品有余香。例如,当讲盐类水解规律时,可用“两军对阵看谁强,强者为王,弱者为寇,谁强显谁性。”这样生动的语言,即突破难点,又风趣。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节奏设计,教师应注意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形成富于起伏、强弱和轻重舒缓的变化,以力求既吻合学生的心理节奏,又符合学生的心理感受。在讲重点、难点时,要适当重复,既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教师合理运用自己的音调,使其富于变化,产生美感,该慷慨激昂,则斩钉截铁,犹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该舒缓逸情,则委婉含蓄,似春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该活泼轻快,则急挑快抹,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教师运用这种音乐般的旋律美才能使教学有趣生动、活泼,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生涯发展理念下民办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培养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