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16 04:19:41

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 要 当代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问题日益凸显在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下,涌现出大批农民工群体。这一群体所创造的社会经济财富比例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社会、企业及农民工本身的诸多因素,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技术技能成为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农民工的培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教学是关键。笔者根据长期从事农民工职业培训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本文就农民工职业培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指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就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农民工培训责任以及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出了纲领性要求。目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模式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国家介入的的农民工培训大型项目――阳光工程模式;二是由学校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买单的“三单模式”;三是向农民工开放职业学校和成人高校的职业学校模式;四基层组织(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向农民工提供教育培训的社区工作模式。无论哪种模式,农民工是职业培训的受教育者,承担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教育者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培训效果。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应为4:6 ,事实上,绝大多数针对农民工的培训理论学时所占比例有的高达70%。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机构师资匮乏,二是培训机构实习实训设备严重不足。

2、教学内容针对性、实用性缺乏。大多数针对农民工开展职业培训的机构,在培训开班前缺少培训内容针对性环节的调研,而是一味地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或自主编制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3、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承担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忽略甚至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有意忽略受教育者知识能力、阅历、年龄以及接受能力的差异。

4、教学手段单一。针对农民工开展职业培训,培训机构大都采取“送教上门”等服务方式,出发点是好的,让农民工在家门口、田间地头学到技能。但是教学设备往往没有“送教上门”或者打“折扣”,这样就导致了培训教学手段单一,只能依靠教育者的口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未能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导致教育者讲的口干舌燥,受教育者不名所以。

5、忽视农民工对融入多元化社会的知识需求。缺少对农民工择业、就业的心理指导、缺少对农民工进城务工沟通能力的培养,忽视提升农民工道德素质水平,加速其市民化的过程,提高其自我劳动权益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6、教师队伍不稳定,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稳定性差。很多培训机构为节约成本,采取大量聘用兼职教师来担任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教学任务的方式,这样做不但缺乏对教师的调控权力和业务指导能力,而且无法保证教学任务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甚至有些社会办学性质的职业培训学校把农民工职业培训看做是一个简单的创收渠道,经常更换同一门课程的兼职教师,使得培训往往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不够稳定的教师队伍不仅不能保证正常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还影响了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二、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教学质量的对策

1、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突出培训对象的层次性。目前,就农民工自身素质而言,主要表现在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以及观念落后、思维定势。但是培训机构也应当同时看到农民工对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改变生活现状的迫切愿望,不能“因噎废食”,而应正确面对,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坚持集中授课、分类指导、个别强化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可以把课堂开在工地、车间乃至田间地头。在开课时间上可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节假日、休息日、八小时之外,只要有需要就开班开课,使培训效果一点一滴的积累,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2、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兼顾职业素质教育的渗透。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对农民工而言,做事是第一位的,做人次之。做事属于职业能力范畴,是显性的,农民工自知其需要;做人者属于职业素质范畴,是隐性的,农民工未必知道自己需要。前者是实后者是虚。农民的见识决定了农民工就实避虚。因此,教育培训农民工,要顺势而为,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放在核心地位,让他们学了就能用,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激发参与培训的热情。但是只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不谈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改变是达不到培训目的的。针对农民工这一特定的对象,职业素质教育要尽可能渗透在职业能力培训过程中。

3、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在培训教学内容上,要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脱离教材,始终本着突出重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到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事求是、适应环境;事故案例、提疑解难,摆脱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农民工的培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教学手段上,应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努力探求成人培训教学规律,通过增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增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吸引力。

4、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自主培养,健全培训机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特别是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在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措施和方案之后,让教师进入企业通过实践来熟练掌握当今流行的技术及规范,可以有助于教师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他们指导出来的学生也会在将来的工作中较快地适应相关的技术岗位,同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弥补学校专业教师的不足。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亲其师,信其道”指的就是教师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农民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不仅拥有年龄跨度大,水平参差不齐的成人学生的共同特点,还由于身处于城市生活底层,导致内心更敏感,对学习抗拒感和不适应感较深。为增强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热情,提高农民工培训教学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三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确保农民工培训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结束语

农民工职业培训是个系统工程,这种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培训本身。积极探索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教学规律,努力提高培训教学质量,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农民工自己的生存质量,也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http:// 2006年3月27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http://.cn 2006年04月16日09:25 新华网.

[3]乔仁洁,于金翠.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的思考.职教论坛,2007(1).

上一篇: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问题研究 下一篇:老年户外交通工具设计研究